要提高小學文課堂討論的效果,教師需拓展討論的廣度和深度,提高討論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充分發(fā)揮課堂討論既體現(xiàn)教師對知識的優(yōu)化組合,又承載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及合作精神的優(yōu)勢。那么,教師應如何針對存在的問題并做出對策呢?
一、課堂討論出現(xiàn)的問題
(一)課堂討論往往流于形式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數(shù)課堂討論往往流于形式,不注重效果。老師一宣布討論,前排同學回過頭來與后排同學圍成一個小組,每個人都在說,誰也聽不清誰在說什么,滿教室都是激烈的討論聲,當老師喊“?!钡臅r候,聲音戛然而止。在小組匯報時,發(fā)言的同學也只是代表了自己的觀點,而不是小組的意見,這樣的小組討論也就成了形式。
(二)課堂討論時間不夠
教師設計了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學生討論之后,在全班交流、匯報時,往往一、兩個學生發(fā)言后,由于課堂教學容量和時間的限制,教師只好匆匆收場,很多有不同意見的同學沒有機會交流,失去了合作學習的意義。
(三)少數(shù)學生參與課堂討論
由于學生學習上的差距,在小組討論時,學習好的學生不會等其他學生發(fā)言,而是先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這樣一來,學困生無所事事,甚至說閑話,不參與討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因此,在課堂討論時,教師應該給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造討論交流的機會。
二、合理地進行課堂討論
針對以上課堂討論中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可以合理安排課堂討論,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一)充分備課
認真鉆研《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深入了解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經驗。
(二)設計有價值的討論題
設計的問題要有思考性、藝術性,選取能突出本課重點、難點的問題,在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同時,還要完成教學任務。
(三)創(chuàng)設平等寬松的討論環(huán)境
教師應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組合作規(guī)則。討論前,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后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
(四)留有足夠的討論時間
討論中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討論交流,然后全班展示匯報。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理念,課堂中的討論交流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五)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
教師要深入到小組當中,了解學生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和認知的進程,使學生明白,小組成員之間是一個學習的共同體,只有各自發(fā)揮最大潛力,才能實現(xiàn)小組討論的成功。在他們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合作學習的方式、團結合作的精神,避免出現(xiàn)個人英雄主義、小組歧視現(xiàn)象。
總之,開展課堂討論是實現(xiàn)合作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提高課堂討論的效果,才能真正地實現(xiàn)合作學習。教師只有不斷地探索課堂討論的新思路,才能使合作學習在課堂中真正發(fā)揮作用,而不是熱熱鬧鬧地走過場。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