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jù)藥物分離工程的內容,結合藥學專業(yè)的特點,對藥物分離課程的開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要端正教師的教育思想,改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突出教學內容的專業(yè)特色,增強課程學習的趣味性、實用性和先進性;開設專題和課堂討論,豐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采用多媒體教學,與學生積極互動,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效果。
關鍵詞:藥物分離工程 教學研究 藥學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4(a)-0165-01
藥物分離工程是利用待分離物系中有效活性成分與共存雜志之間在物理、化學及生物學性質上的差異進行分離純化的工程技術學科,是制藥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技術課程,也是藥學專業(yè)學生需要熟悉和了解的一門課程。藥物分離廣泛地應用于藥學各方面研究中,是生產(chǎn)藥品的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技術方法。但是藥物分離工程課程由于本身的特點,內容較為枯燥和抽象,藥學專業(yè)的學生普遍會覺得課程內容偏難,和自身專業(yè)的距離較遠。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在教學中根據(jù)藥學專業(yè)的特點,抓住藥學專業(yè)學生需要掌握的重點,結合藥物分離工程的進展作了一些探索,以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為抓手,通過開設多個專題,介紹大量實例,使教學內容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和前沿性,經(jīng)過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端正教育思想,改善教學理念
高校教師不僅要有好的業(yè)務素質,更應具有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理念。這是因為,大學本科的教育不再是僅僅傳授知識,而更著重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就要求老師既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原理的講授和基本技能的訓練,更要注重啟發(f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多去思考,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釋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授課老師要具備科研背景,能夠以科研中的收獲作為課堂教學中最生動的教學素材,使學生在課堂上就能了解科研的基本過程及具有進行科學研究所需具備的基本素質。例如,高效液相色譜法是一種廣泛應用的分離分析方法,其原理、儀器構造等基本理論在課本中都有詳細的介紹,但是在儀器的操作中,會遇到許多實際問題,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法是在課本中學不到的,需要從老師的科研經(jīng)歷中歸納出來,傳授給學生。如,色譜泵中進入了氣泡,就會影響泵的性能,使流動相流速發(fā)生變化,從而改變HPLC分離性能,這就需要我們在使用中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系統(tǒng)中不連接色譜柱時,使用較大的流速,將色譜泵中的氣泡趕出,恢復色譜系統(tǒng)的性能。
2 優(yōu)化教學內容,突出專業(yè)特色
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保障。對于藥學專業(yè)的學生,只需要去學習相關領域中的分離知識,而對于一些工程性很強的內容是沒必要掌握的。因此,要精選教學內容,強化分離技術基礎,并將新的科研成果適度適時融入課堂教學,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藥物與人類社會聯(lián)系緊密,而無論是哪種藥物,在其生產(chǎn)的過程當中,都離不開分離這一過程。教學中,要使講授內容能夠緊密聯(lián)系生活、生產(chǎn)和科研,這樣就增強了課程學習的趣味性、實用性和先進性。例如,在介紹分離這個抽象的概念時,舉了一個很貼近生活的實例——整理房間,這本身就是一個簡單的分離過程,分離工作者(人)要通過做功(收拾、打掃)將混亂、無序的空間(凌亂的房間)歸為分類、有序的空間(整齊的房間),通過大家熟悉的簡單例子讓學生看到了分離的本質。又如,在講授相平衡分離的時候,介紹了在科研中經(jīng)常會用到旋轉蒸發(fā)儀,讓學生在課堂上掌握旋轉蒸發(fā)的原理、熟悉儀器的結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項,使學生在科研中不再是簡單地操作旋轉蒸發(fā)儀,而是能有效地進行使用。
此外,在強調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還要力求使課程內容能夠反映學科前沿,具有先進性和時代感。為此,授課老師可精心組織膜技術、手性技術、超臨界流體技術、模擬移動床技術等學科前沿的教學內容。通過實例分析和深入淺出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分離技術的研究前沿和最新研究成果,既滿足青年人的好奇心,又拓寬了知識面。
3 豐富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興趣
根據(jù)藥學專業(yè)的特點,《藥物分離工程》這門課程在前面主要介紹分離的基礎知識,而后將各種分離技術歸納總結形成專題。對于每種不同的分離技術,選擇多個實例對分離的基本原理進行闡釋,以流程、圖片、動畫等更加形象生動的方法來說明問題。在教學中,授課老師還將科研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科研的成果帶人課堂,將承擔的科研項目的內容引入教學,作為教學案例,并且盡可能帶領學生到科研室中去,看到一些實際的分離工作,使學生通過實實在在的項目、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加深對理論概念和課堂知識的理解及實際應用,并將相關的研究論文作為課外閱讀資料,把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傳遞給學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培養(yǎng)了學生求知創(chuàng)新的意識。例如,在講授膜分離時,讓同學們看到了實驗室最常見也最簡單的濾紙過濾;了解了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如何用液膜法處理酸性含酚廢水;知道了在進行海水淡化時,所用到的電滲析技術;也給同學們介紹了海帶(生物膜)富集碘的原因。
此外,授課老師還開展了課堂討論,讓學生們根據(jù)學習到的分離原理,就某一實際問題來進行討論,找到合適的方法,并給出自己的分離方案。要培養(yǎng)學生去接觸課堂外的一些分離技術領域,通過查閱書籍和文獻,自學其中的原理,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并對自學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通過交流和討論予以解決。
4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并且注重課堂教與學的互動。課件的制作盡量符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課程中的重要內容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總結,避免呈現(xiàn)過多的文字;并在演示課件的同時,巧妙地留有足夠的時間,便于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問與答的互動,使同學們能夠有效把握老師講授的內容,而老師也能了解學生們汲取了哪些知識。課堂上,學生只需認真的聽講,緊跟教師的思路,搞清重點和難點問題即可。課后,同學們可利用課件自行進行復習,并在復習和文獻查閱的基礎上,將知識領域進一步拓寬。
除了通常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外,還增加了學生撰寫小論文一項。同學們可以從老師上課未曾介紹到的分離技術中進行選擇,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分離方法;要求同學們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給出一個或多個實例,通過實例來闡明這項分離技術的原理、方法路線、相關儀器及應用,并且制作ppt,在討論課上,將自學的知識與大家分享。
對于本科藥學專業(yè)來說,藥物分離工程是一門選修課,但是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同學選擇了這門課程,喜愛上了這門課程。在學校的網(wǎng)上教評中,本課程得到了絕大部分同學的好評,授課老師也連續(xù)多年獲得了鄭州大學網(wǎng)上教評優(yōu)秀教師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