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聽說讀寫的實踐,重視在實踐中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要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鼓勵他們采用適合自己的方法,主動地進行學習……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作家肖復興說:“能夠熱愛讀書并能懂得怎樣讀書,對于一個孩子真是最大的財富?!比绻覀兿氚褜W生教育好,讓他們能學到真正的學問,而且學得比我們強,我想首先我們需要并且能夠做到的,就是加強學生的閱讀指導,幫助他們從學習熱愛讀書和怎樣讀書開始。
一、激發(fā)學生的自學興趣
興趣是人樂于接觸、認識事物,并力求參與相應活動的一種積極的意識傾向。它能推動學生去尋求知識,開闊眼界,激勵學生用心去鉆研、學習,提高學習質(zhì)量。對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產(chǎn)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狀態(tài),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為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下列方法來激發(fā)學生自學的興趣:
1.設疑激趣:學生只有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疑問,才能激起自學的欲望和興趣,所以,在指導學生自學課文時,我強調(diào)學生要一邊讀一邊想,尤其在“想”字上下工夫,學會設疑,釋疑。
2.以境引趣:只有帶學生進入課文所講的境界中,才能引起他們自學的興趣。我在教學時,充分利用掛圖,投影片,再現(xiàn)書中所寫的情境,播放配樂課文錄音,視聽結(jié)合。讓學生從具體、鮮明的畫面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中產(chǎn)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大大提高。
3.以讀生趣:只有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以讀激情,才能使他們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去自學課文。
二、因勢利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于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主要是課內(nèi)閱讀的任務。但是,一些閱讀習慣是否真正形成,是否得到鞏固與發(fā)展,還要靠課外閱讀實踐。
優(yōu)良的閱讀習慣包括:認真讀書的習慣,即能夠堅持在一定時間內(nèi)進行認真閱讀。有的學生坐下來讀書,連5分鐘也坐不住,這樣就沒有辦法去讀。這種堅持讀書的習慣從小就要認真培養(yǎng)。開始可以要求讀的時間短一些,逐步增加閱讀時間。到了初中可以讀半小時以上。這個要求看來不高。但若能在要求的時間內(nèi)認真、仔細閱讀,不走神,能基本上理解和記憶閱讀內(nèi)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能這樣堅持下去,就會養(yǎng)成學生的讀書習慣。同時,還會鍛煉學生的意志。
學生除了能在一定時間內(nèi)堅持閱讀之外,還應有定時讀書習慣、讀書作筆記的習慣、愛護書籍的習慣,以及閱讀健康習慣等等。對于閱讀問題,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F(xiàn)在有相當數(shù)量的學生,閱讀不合乎健康,不能做到“眼離書一尺”的要求,讀書時的姿態(tài)不講究,對環(huán)境、光線也不太注重,如長久下去,對學生的視力會有不良影響。教師要更正指導。
三、指導課外閱讀活動方式要多樣化
課外閱讀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除了讀物內(nèi)容要使學生喜看樂讀外,在活動方式上還必須多樣化
課外閱讀,可以個人讀,也可以組織讀書小組。初中可以組織班級圖書角、圖書箱之類,把學生自己的書拿出來,供全班或全年級交換,可由學生自己管理。
課外閱讀,事先要有布置,有計劃地讀課外讀物。讀后要有效果檢查。檢查方式有以下幾種:(1)組織讀書會。閱讀內(nèi)容可以由學生自己選擇,也可以由教師選擇,讀后展開討論,報告閱讀的心得體會。(2)舉行朗誦會。個人選擇喜歡的詩歌,經(jīng)過熟讀、背誦,在會上朗讀。(3)寫讀書筆記。如寫書的內(nèi)容簡介、書評、讀后感、內(nèi)容摘要等。(4)舉辦墻報、板報等。(5)組織演講會。
四、憑借教材,指導方法
如果說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解決閱讀內(nèi)在動力的話,那么,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則是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要把握教材特點,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更重要的是注重在學法上的探討,力求教法與學法有機地結(jié)合,使學生學會閱讀。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主動地參加到閱讀中去,自己去看書,去思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終掌握自學的方法,自己去探索知識的奧妙和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