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統(tǒng)的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為保持所謂的“權威”,教師的主導作用過度夸大、強化。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專心聽講,思維活動無形中養(yǎng)成了一種依賴和定勢,學生成了單純接受的被動角色,本文主要針對美術欣賞課教學中讓學生走上講臺,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通過這種嘗試,讓學生能真正的好學、勤學、會學,才是我們的真正目的。
關鍵詞 美術欣賞 主動權 教學模式
在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模式中,美術欣賞知識是一個獨立存在的體系,通過欣賞、感受國內外名畫的藝術美,進一步提高學生藝術審美情趣,培養(yǎng)健康、高尚的情操,并能理解、接納人類文明史上豐富的文化遺產。在傳統(tǒng)的美術欣賞課教學中,老師站著,學生坐著,老師講著,學生聽著,一個界限分明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形象在我們腦海中沉淀下來,那么作為教育者的教師是否總比作為受教育者的學生要高明呢?我認為否也!我國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以電視、電腦普及為主要特征的大眾傳媒迅猛發(fā)展所導致的社會信息環(huán)境的急劇變化,使學生在知識占有方面出現(xiàn)兩個重要特點。第一,學生通過大眾傳媒可以越來越多的獲取到教師在課內外傳授的知識,教師在知識傳授方面已很難再享有壟斷地位。第二、學生通過大眾傳媒可以越來越多的獲取到教師本人尚未占有的知識,教師在不少知識方面往往不是先學于學生,而是同學于學生,乃至后學于學生。這樣一來學生可接受知識資源構成的變化及與之相伴的教師與學生知識占有關系的變化,學生常常會在實際上變?yōu)榉鞘芙逃?,并有可能在實際上充當教育者。鑒于以上事實,我們何不作一次大膽的嘗試,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將這些受教育者引上講臺,充當一回教育者呢?說不定我們會有許多收獲。
首先,在美術欣賞課上讓學生走上講臺扮演教師角色有其合理性。美術欣賞課和語數外等科目不同。語、數、外等科目需要學生理性認識多于感性認識,不但課上得全神貫注的學,課后還得常復習,而美術欣賞課在讓學生學知識的同時更注重輕松愉悅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只要在美術欣賞課上感受到了美術作品的美,讓美術作品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我認為這就足夠了。相對而言,美術欣賞課學生上起來沒有負擔,沒有壓力。如果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將自己以熟悉的美術教師的身份和大家交流,豈不是實施素質教育、讓學生鍛煉自己的極好手段?
其次,在美術課上讓學生走上講臺扮演教師角色有其重要性。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并非僅僅從責任感產生,而是從對客觀事物的愛與熱忱產生。”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敝挥小昂弥?、樂之”方能提高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學為樂,欲罷不能。學生只有對美術課有濃厚的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和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去完成學習任務。前蘇聯(lián)教育學家斯卡特金認為:教育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梢?,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而讓學生走上講臺用不同的角色學習知識,強烈的好奇心必會使其興趣大增。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抽取某校18個班部分學生的名單留給學校,并說他們都是天才的學生,8個月后,他來該校復試,結果他名單上的學生學習成績增長很快,求知欲望盛,即使是差生也進步明顯。事實上這些名單都是隨機抽取的,學生并非天才,羅森塔爾通過自己的真實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堅定了他們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在教師的信任和愛護下,學生也逐漸樹立起學習的信心。讓學生走上講臺自主學習,這首先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信任和鼓勵的基礎上,學生經常受到激勵和鼓舞定會產生愉悅性的心理體驗,從而陪養(yǎng)他們的學習信心。
由于社會的迅速發(fā)展,競爭意識在各行各業(yè)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一方面導致了GDP的迅速增長,一方面也產生了某些負面影響。在孩子們中間最明顯的就是使孩子們更孤僻、封閉和自私。他們不愿意資源共享,總是自己想辦法解決難題。這雖對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有所裨益,但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三個臭皮匠塞過諸葛亮,集體的智慧總是大于個人的智慧。在美術欣賞課上若將學生進行分組“賽課”,為了小組的共同利益,他們必會團結一致,齊心協(xié)力高質量的完成任務。
在前面我已經提到,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可能已獲取了教師不知道的知識,開發(fā)學生資源對美術教學是有益無害的。
首先作為個體的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認識基礎和獨特的個性愛好,他們對其熟悉的美術作品有著深厚、廣泛的認識與理解。
其次,學生也是一個群體的資源。這種資源可以是兩人小組,多人小組或班級等。在群體的合作中,學生的個體資源會相互影響相互激發(fā)。
再次,學生群體還聯(lián)系著一個龐大的社會資源,學生的許多經驗來字他們家庭生活,來自他們與其他孩子的游戲與交往,來自他們對社區(qū)環(huán)境的體驗與影響。這些經驗與經歷無疑都是教學的寶貴資源。
因此,讓學生走上講臺扮演老師角色,他們這種資源將被開發(fā),與大家共享。當然讓學生走上講臺,固然有很多好處,但是讓學生上講臺的頻率不能太多,否則教師可能不會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另外前面提到,一定要注意在適當的時間讓學生扮演此角色,我個人認為,在初中階段,初三的學生是最為適宜的。在這同時,老師要做到必要的點撥和引導。讓學生走上講臺,自主學習的同時,老師切勿不聞不問,點撥和引導是成功讓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法寶。讓學生走上講臺實則是將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成為過去。將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的方式還有很多,讓學生走上講臺只是其中一種而已。通過這種嘗試,讓學生能真正的好學、勤學、會學才是 我們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唐世標.淺談初中個性化美術教育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1(09)
[2]張丁龍.初中美術課中的愉快教學[J].成才之路,2011(22)
[3]白新專.《美術》教學新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17)
作者簡介:
陸葉(1982年7月-)漢族,江蘇揚州人。主要從事中學美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