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程改革,帶給我們音樂教師許多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方法,在教材中出現(xiàn)的生動、形象的圖形譜讓我深受啟發(fā)。浙江省長興縣林城鎮(zhèn)中心小學因此,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也運用了一些圖形譜,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把握音準、節(jié)奏和旋律的走向,更科學地走進音樂。
一、緣起
為了更好地推進“質(zhì)量建設深化年”,不斷提高教學教研質(zhì)量,林城鎮(zhèn)中心小學開展了“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的活動?;顒又杏姓n堂教學比武這一環(huán)節(jié),本人執(zhí)教的人音版義教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四課《快樂的舞蹈》獲得一等獎,其主要內(nèi)容是欣賞《加伏特舞曲》、學唱《哈里羅》,通過聽、唱、動感受樂曲和歌曲的舞蹈性,能跟隨音樂用手劃動《加伏特舞曲》的旋律線圖形譜,能跟老師唱準七個音“do、re、mi、fa、sol、la、si”,用輕快、圓潤的聲音正確演唱歌曲《哈里羅》,并用律動為歌曲伴舞、用樂器為歌曲伴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二、實錄(部分)
實錄一:發(fā)聲練習
師:請小朋友們跟著電子琴一起來唱一唱。
4/4 1 2 3 4 5 — | 5 4 3 2 1 — ||
小 貓 愛 吃 魚, 魚
生:唱。
師:小朋友的聲音很整齊、圓潤,如果音準能再準一些就更好了。(老師在黑板上畫出發(fā)聲練習的旋律圖形譜)老師這有一個方法可以幫到你們,請你們拿出右手的食指,跟著老師一起邊劃邊唱。
生:拿出右手食指跟老師一起劃旋律的走向。
師:有進步,表揚你們。(拿出準備好的笑臉獎勵給部分學生)
實錄二:欣賞《加伏特舞曲》
師:請你們帶著這份自信來聽下面這首《加伏特舞曲》?!保ǔ鍪镜谝粯范涡删€圖形譜,播放《加伏特舞曲》,引導學生用手勢法體驗全曲。)
生:學生邊聽邊劃。
師:誰能說說這首樂曲的音樂情緒?
生:活潑、明快、幽默……
師:你為什么會這樣認為?
生:我在劃線(圖形譜)的時候感覺到的;我在聽的時候很想跳舞;速度有點快,我的手好像來不及劃。
師:同學聽得很仔細、很認真,回答全部100分。剛才有同學說速度快來不及劃,可能是因為對這首曲子還不夠熟悉。那讓我們再來聽一聽,跟著老師一起來劃。
生:邊聽邊跟著老師一起劃圖形譜。
師:看著你們?nèi)绱送度?,老師就知道你們已?jīng)喜歡上這首曲子了,這么好聽的樂曲,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呀?(出示單簧管及演奏姿勢圖片)讓我們一起來學著演奏《加伏特舞曲》的第一樂段,你們的嘴巴就是單簧管的發(fā)音孔。
生:學生模仿單簧管演奏,嘴巴哼唱。
師: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你們的配合,這首《加伏特舞曲》就顯得更完美了,讓我們給自己鼓鼓掌,同時也讓我們用最熱烈的掌聲感謝荷蘭作曲家戈塞克,為我們創(chuàng)作了這么美妙的樂曲?!?/p>
實錄三:學唱《哈里羅》
師:荷蘭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是世界著名的風車之國。今天,朱老師也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充滿智慧的音樂風車。這美麗的風車會轉(zhuǎn)出什么來呢?(依次點擊出示do、re、mi、fa、sol、la、si)
生:唱音階。
師:音樂風車給我們還給我們轉(zhuǎn)出了一首快樂的舞曲,一起聽聽里面都唱了些什么?(點擊播放《哈里羅》)
生:聽。
師:檢查一下你們掌握的情況?(各小節(jié)依次出現(xiàn)33 33 1 3 ︱ 2 3 4 4 0 ‖2 2 2 6 7 ︱ 1 3 1 1 0 ‖,出示此條旋律的圖形譜。)
生:唱。
實錄四:拓展
師:同學們,唱到這老師還不過癮,相信很多同學跟我有一樣的感受,那怎么辦呢?要不讓我們一起來將歌曲改編一下。
生:加入舞蹈動作;加進打擊樂器……
師:都可以。老師是這樣想的,這首歌曲比較短,在我們加入舞蹈和器樂之前,先來把曲子“變長”。在歌曲的前面和后面加進“33 33 1 3 ︱ 2 3 4 4 0 ‖2 2 2 6 7 ︱ 1 3 1 1 0 ‖”這一句,要求唱簡譜。
生:唱。
三、剖析
在發(fā)聲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4/4 1 2 3 4 5 — | 5 4 3 2 1 — ||
小 貓 愛 吃 魚,魚
當學生沒有唱好的時候,老師馬上在黑板上畫出了旋律圖形譜,并拿出右手的食指帶著學生邊劃邊唱,這樣一來,學生有意識地注意到了旋律的走向,因此音準馬上就好了很多。有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做鋪墊,學生在聆聽《加伏特舞曲》的時候就能自己動手劃圖形譜了,雖然在聆聽第一遍的時候劃的不好,但是學生能自己劃這是我沒有想到的,同時也說明了看圖形譜可以給同學們帶來方便。另外,學生在模仿吹奏單簧管這一環(huán)節(jié),真的是做到了用自己的嘴巴當單簧管的發(fā)音孔,學生自己哼唱了《加伏特舞曲》的第一部分,這是我想要的效果,我想圖形譜肯定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原本沒有想到在發(fā)聲練習的時候就讓學生劃圖形譜,但是意外出現(xiàn)的音不準的情況,讓我在情急之下先用了圖形譜,反而出現(xiàn)了較好的效果。這樣一來,這堂課我就更有信心了,《哈里羅》這首曲子朗朗上口,比較容易演唱,只要能把空拍唱準,整首曲子肯定沒有問題。于是就出現(xiàn)了實錄四中把曲子“變長”這一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臨時加入的。因為我想,學生如果能利用圖形譜來唱簡譜,這將會成為本課的一個亮點。事實證明,學生唱好了這一樂句“33 33 1 3 ︱ 2 3 4 4 0 ‖2 2 2 6 7 ︱ 1 3 1 1 0 ‖”,并且對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很有成就感。
四、反思
從06年工作至今,我一直感覺自己上課平平,激情已過棱角已磨。但是圖形譜的“出現(xiàn)”,讓我對我的音樂課堂有了重新的認識。這種能使學生在富有童趣的基礎上有學習音樂的興趣的圖形譜,我們需要采用,甚至是必須采用。
其實,要上好一堂音樂課是需要準備很多東西的,首先是要鉆研教材,教師自己要不斷地聽,聽到自己感動了才知道怎樣去上這堂課。然后要找到一個切入點,讓學生比較容易地接受,跟教師能有互動,一起將復雜的“旋律”簡單化。還要精心準備課件等。但是由于學生本身年齡及知識面的限制,他們對音樂課的興趣不高,我又怕學生聽不懂、又怕時間來不及,所以經(jīng)常會采用“教師講、學生聽記”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上課。我知道很多作品應該讓學生具體地去了解,使他們充分領略作品的美,讓他們主動去喜歡“聽”,但是由于講的多反而使學生對音樂作品產(chǎn)生了相對一致的體驗, 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接受知識,禁錮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有的時候我也會采用“學生自聽、自學”這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因為我也知道應該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來充分感受音樂,但是學生似乎更難接受這種教學方式。那究竟應該怎樣去上音樂課,并取得較好的效果呢?這是我們音樂教師責無旁貸、任重而道遠的課題。上的好,它既能夠豐富學生對音樂的聯(lián)想力和想象力,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覺能力和音樂記憶力,而且還能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驗能力及音樂直覺能力,使學生的音樂興趣得到發(fā)展,音樂視野得以開闊;上的不好,學生連僅有的一點興趣都會被抹殺掉。在我參加的長興縣中小學音樂教師90課時培訓的過程中,有“課堂教學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當時就有老師使用了圖形譜,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評課的過程中,得到了導師和聽課教師的一致認可。當時我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地補一補這一課。
我特別喜歡音樂教育家奧爾夫所說的一句話:“音樂并不是我的目的,音樂是我達到散發(fā)心靈力量的一個手段罷了!”這正如圖形譜,它也不是目的,而是了解音樂的一種手段。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設計出更多使用的圖形譜,也將有更多的了解音樂的手段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繼續(xù)和學生一起設計出適合我們自己的圖形譜,繼續(xù)需找音樂帶給我們的成就感,讓我們一起在音樂實踐活動中積極、愉悅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體驗音樂和享受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