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學生閱讀、觀察、體驗后之傾吐,是思維,綜合學習之具體、形象、語言之組合的具體體現(xiàn)。由于小學生年紀小,知識面不寬,而作文又是語文的組合,思想形象之表達,因此說引導小學生寫作文又是一個教學之難點。我認為小學作文教學應當順應兒童心理特征,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多年來,我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愉快說寫,起步求樂
“愉快說寫,起步求樂”即在啟蒙之始就滲透作文因素。指導上由說到寫,先“扶”后“放”,從簡單的一句話慢慢過渡到具體的一句話,幾句話和短小的一段話。內(nèi)容盡量自由,說什么,寫什么,怎么說,怎么寫,做到激發(fā)興趣樂說寫;創(chuàng)造條件多說寫;經(jīng)常堅持練說寫。訓練方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如答話說寫;仿句說寫;連詞說寫;看、聽說寫等。
二、廣開“材路”放膽求樂
小學生作文最感到難的是“無材料可寫”。廣開“材路”,放膽求樂,就拓寬了學生的生活范圍。讓學生心想什么寫什么,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去尋找材源,廣開“材”路,開展活動作文,使他們玩起來高高興興,寫起采津津有味。如:參觀訪問、春游、野餐、游戲、演講、體育競賽、班隊會、小實驗、小制作、表演等促進樂寫。讓學生親自參加家務勞動,體會勞動的辛苦,利用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發(fā)展他們自己的愛好特長,在活動中認真觀察,自我體會、自我表現(xiàn),聚材求樂。還可指導搜集信息,使學生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閱讀書報、聽廣播、看電視、看電影、留心觀察學校、社會、家庭發(fā)生的事和社會活動等)廣泛搜集信息,積累素材。
三、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求樂
為調(diào)動小學生作文的興趣,針對學生感情豐富,善于想象,易受感染特點,運用各種方法和教學手段在作文指導導人新課時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引趣求樂。如:情境引趣,導語引趣、音樂引趣、小品引趣、實物引趣、操作引趣、音響引趣、猜迷引趣等。例:在教學小語教材訓練項目“觀察仔細、注意細節(jié)”一組課文時,就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上作文指導課。課前挑選一名能歌善舞學生打開配有舞蹈音樂的錄音,同學們邊看優(yōu)美舞姿、邊聽美妙的音樂,融人了音樂的情境中,爾后,讓學生自擬題目,進行作文。學生進入了情境之中,無聲的文字變成了有聲的畫面。
四、指導作文,輔中求樂
要還給學生寫作的自主權(quán),必須改革作文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使作文指導,輔中求樂。命題做到“三要”“一活”“三變”。一要“愛心”,命題作文要從關(guān)心,愛護學生出發(fā),使學生通過作文,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寫作水平。二要“知心”,命題作文前要調(diào)查研究了解,摸清哪些事物是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命題命在學生的心坎上,從小處著手,小中見大。感到易寫而不畏懼。三要“動心”,一見題目就引趣激情,產(chǎn)生寫作動機。命題不落俗套,令人耳目一新。一“活”,命題手法要活,或選擇題、補充題、層次題;或統(tǒng)一題、范圍題、自命題、多樣訓練。把以往作文指導課“審題——選材提綱”的模式,變傳統(tǒng)的教師命題為學生集體獻題,變文題的大而空為小而實,變單一的回憶再現(xiàn)命題為臨場體驗式命題,變常式性命題為變式性命題,變單一教師指導為學生參議討論。
五、實踐練筆、創(chuàng)寫求樂
“實踐練筆,創(chuàng)寫求樂”要切合不同年級學生的實際而運用。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動,善于表現(xiàn)自己,針對他們的心理特征,利用低年級作文(說話)課,可采用剪一剪、擺一擺、聽一聽、看一看、玩一玩、做一做、比一比、想一想等,操作程序,進行實踐練筆,讓學生在玩中、樂中去創(chuàng)寫。比如:一節(jié)以“剪紙”為內(nèi)容的作文訓練課。先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剪出自己所喜愛的東西,接著歸類,然后引導學生以這些東西為材料,選擇說寫內(nèi)容,最后說寫成一段完整的話。老師可啟發(fā)學生按“先……接著……然后……最后……”順序把上課的過程說寫完整。中年級學生可結(jié)合教材中的“習作例作”進行實踐練筆,根據(jù)實際,可采取觀察——思維——表達這一過程,把學生的認識和感受開掘出來,寫出具有特點的文章。
六、欣賞品味,講評求樂
為了使作文由無趣為有趣,由難學為易學。重視改進作文的評講方法,以欣賞品味,講評求樂的最佳教法。①根據(jù)每次習作要求,有時欣賞品味具體生動的開頭和結(jié)尾,有時欣賞文中精華的段句,使學生在評中領(lǐng)會交流、學習、品味,取長補短,提高辯別力。②示例文,選兩三篇各有特點的文章片斷,調(diào)動學生參評,剖析文章的優(yōu)缺點,有目的引導學生分析,比較,評論,深化認識,擴展思路,在各抒己見中,鑒別優(yōu)劣。③擇優(yōu)示范。選擇好的或有進步的文章,讓學生欣賞思考,圍繞寫作要求進行講評,從中受益,吸取自己需要的知識營養(yǎng)。④群議群評。根據(jù)不同年級要求和每次作文普遍存在的問題,定講評重點,群評群議,自我賞評,自我認識,自我領(lǐng)悟,自我品味。
為解決學生作文“難”,作文“死”,采用上述作文快樂系列教法,能激發(fā)寫作的興趣,建立起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層次、多渠道、立體化、開放式的作文訓練新格局。
人類創(chuàng)造了生活,生活創(chuàng)造了作文,作文又反映了生活。言生活中的事,說心里的話,用文字表達出來,就是作文。其實作文就在自己的心中,就在自己的手中,并非圣人的經(jīng)典。認識這一點,用以破除學生作文“神秘難為”的思想束縛,解放“作文”思想,把自己變成作文的主人,主動地敘心中之事,言人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