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案就是教師在課前為了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而設計的方案。導學案的內容設置既有知識的預設,又有知識的生成;既有知識的應用,又有知識的拓展。使用“導學案”既保證了學生自由學習的時間,又留給了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教學實踐證明:若想打造高效課堂,縮短教師講授時間,在規(guī)定的課堂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學任務,以導學案為抓手,發(fā)揮導學案的導學、導教功能,是提高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氛圍的一劑良藥。那么,作為一線的歷史教師,該如何把歷史導學案的“抓手”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呢?
一、在導學案設計上要不斷優(yōu)化,讓導學案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探究的“抓手”
學案設計作為課堂引領的“抓手”,模式切忌過于單一,要根據教學需要,有效整合知識網絡和自我檢測,細化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模塊,并添加必要的學習資源,使學生能按照學案索引了解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找到相關學習任務,并能通過自我檢測來檢查自己任務掌握的情況。對于那些難度較小,可以在教材中找到適合的答案的問題,決不能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對于那些雖難度偏高,只要小組成員集思廣益便可解決的問題,教師只能點撥,不可代勞。這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逐步完善。
以下是經過多次完善后的《明朝君權的加強》一課部分學案內容如下:
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
自主學習:
1.在地方:廢除 ,設立直屬中央的 ,分管 政、 和 政。
2.在中央:廢除 ,撤銷 ,由 、 、 、 、 、 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對 負責。全國的 大權,都集中到了 手里。
3.建立: 機構—— 。
4.科舉制:利用“ ”,束腹人民的思想,加強君主的統治。
合作探究:
明朝加強君主專制有什么特點?
改編后的導學案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對明朝君權的加強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探究其特點,每個人能有話可說。學生為了能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也變得越來越嚴謹,這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提升了學生交流的勇氣,使師生在分享觀點的同時,情感得到升華,能力得以提升。
二、在導學案運用上要科學合理,讓導學案成為學生課本標識的“抓手”
導學案是課堂主導的“抓手”,教學實踐中,有些教師過于依賴導學案,無法將課本和學案科學的結合;有些學生對照課本機械地完成學案問題,忽視對課本的標識,一節(jié)課下來,導學案寫的好好的,而課本沒做任何標記。為更好地處理好導學案與課本的相互關系,教師要嚴格課堂規(guī)范。首先師生快速瀏覽課本,然后根據導學案的提示完成學習目標,并在課本中找到相關答案(答案不是填寫在學案上,而是標志在課本上),當所有的知識點都有明確標識后,再試著去把答案默寫在學案上,這樣自主學習的過程為順利通過“自我檢測”打下基礎。
如《鄭和下西洋》部分學案
自主學習
1.背景: 前期,我國是 的國家。
2.目的:為了加強同 的聯系。
3.時間: 年,明 派 率27000多人第 次下西洋, 年—— 年, 先后 次下西洋,到過 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4.航線: 港—— 峽—— 洋——
(最遠)
5.影響:促進了 和 各國的 ,加強了我國和 各國的 。鄭和遠航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了大約 。
自我檢測
1.研讀《某航海家遠航示意圖》說說這是哪位航海家遠航的路線?
2.這一遠航比歐洲航海家的遠航早了大約多少時間?
3.這一遠航反映了明朝哪位皇帝的外交思想?遠航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這一遠航有何歷史意義?
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對新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這樣在自我檢測階段就會充分發(fā)揮個體的主體地位,而且游刃有余,同時學生還會有一種很強的成就感和滿足感,課堂上更能充分發(fā)現自己,展現自己,推銷自己。
三、在復習課導學案設計上實施讓學生參與性原則,讓導學案成為學生自我學習的“抓手”
歷史課堂在每一單元結束后都有一節(jié)復習課,導學案是落實復習內容的“抓手”,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要充分發(fā)動學生,鼓勵人人參與設計單元復習導學案,教師要博彩眾家之長,篩選經典之作。學生設計的復習帶學案常常使我耳目一新,甚至為之震撼。
如《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一課,學生利用書中的一段材料設計了這樣的材料題:
“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也沒有完全搞清楚??赡芰袑幍乃悸繁容^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但是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 ——鄧小平
1.材料中提到列寧的新經濟政策,請問新經濟政策實施的目的、時間、及內容是什么?
2.材料中提到“后來蘇聯的模式僵化了”,請問這個“模式”指的是什么?模式“僵化”的原因又是什么?
3.同樣是探索社會主義道路,蘇聯最終解體,中國卻走出自己的道路,這給我們哪些啟示?
這是一道中外結合的歷史問題,學生能結合現有知識,融會貫通,實在難能可貴。類似這樣的意外收獲,只要我們教師肯放手,充分相信學生的智慧和潛能,就能涌現出更多精品,師生都能收獲驚喜。
四、家長借助導學案檢查孩子學習情況,讓導學案成為校外家長協助的“抓手”
導學案要“雙批雙改” 導學案有發(fā)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糾。讓導學案不僅成為課上學生學習的助手,也要成為課后學生反思的“抓手”,我們不能只注重課內的作用,而忽視對學生課外知識延續(xù)性的促進。尤其是家長可以利用導學案有針對性地檢查、督促孩子溫故知新。
總之,輕負高效是教育的一條高速公路,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多年的教學實踐也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能更科學、更有效、更具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導學案,導學案就能成為我們構建高效課堂的助推器;如果我們能在實踐中及時反思,有效規(guī)避使用導學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一定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浩瀚的歷史沒有止境,追求真理的腳步永不停息,愿我們每一位歷史教師都能在高效課堂的海洋中劈波斬浪,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