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chuàng)設的國際儲備資產。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成為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一種主要思路。在目前的情況下,建立以SDR為基礎的超主權國際貨幣體系仍是一個遠景目標,但是擴大SDR的使用,使之成為主權信用儲備貨幣的有效補充,還是可行的。
關鍵詞: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中圖分類號:F8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3-0056-04
SDR①為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的縮寫,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于1969年創(chuàng)設的一種國際儲備資產。但是SDR自創(chuàng)設以來并沒有發(fā)揮出其應有的作用,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主要儲備資產的目標也未實現。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根本缺陷受到了廣泛關注,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減少對美元等主權信用貨幣的依賴成為了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一種主要思路。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SDR及其在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中的作用。
一、SDR的主要內容
根據IMF的解釋,SDR既不是貨幣,也不是IMF的債務,而是IMF分配給成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在一定的條件下,IMF會根據成員國繳納份額的比例將SDR分配給各會員國。
(一)SDR的用途
在創(chuàng)設SDR時,IMF規(guī)定了三種用途:成員國發(fā)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SDR向IMF指定的其他成員國換取外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成員國之間可根據協(xié)議用SDR換回對方持有的本國貨幣;成員國可用SDR償還IMF提供的貸款及相關的利息費用。20世紀70年代后期,牙買加協(xié)議的《IMF協(xié)定》修正案中加入了讓SDR成為國際貨幣體系主要儲備資產的目標。20世紀80年代以后,SDR的用途逐步增加,包括交易安排、遠期業(yè)務、捐款、補貼賬戶、信托基金等。
(二)SDR的分配
SDR的分配過程就是SDR的發(fā)行過程。由于IMF的所有成員國都是SDR制度的參加國,因此全部成員國都有資格按照份額比例分配獲得SDR。SDR的分配方式共有兩種:一般性分配(General allocation)和特殊性分配(Special one-time allocation)。IMF每隔五年審核一次,根據是否存在補充現有國際儲備資產的長期需要,決定是否進行一般性分配。迄今為止,IMF一共進行過三次一般性分配。第一次是SDR創(chuàng)設后不久,1970—1972年間,共分配了93億SDR。第二次是1979—1981年間,IMF認為各國的國際貿易額增加迅速,因而需要增加各國的儲備,共分配了121億SDR。第三次是在2009年8月28日,為了減輕全球性金融危機的影響,共分配了1612億SDR。2009年8月10日,《IMF協(xié)定》第四次修正案生效,同年9月9日IMF一次性特殊分配215億SDR給其成員國,旨在讓所有成員國都可以平等地參與SDR制度。②目前,全球共有2 041億SDR。
(三)SDR的定值
在創(chuàng)立之初,SDR與美元等值,其價值等于0.888671盎司黃金,因此又被稱為“紙黃金”。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之后,SDR與黃金脫鉤,以一籃子貨幣作為SDR的定值標準。當時SDR定值籃子貨幣的入選標準是截至1972 年的前五年中在全球商品和服務出口總額中占1%以上的IMF成員國的貨幣,共有16種貨幣入選SDR定值籃子。1980年,IMF決定簡化SDR的定值方法,將定值籃子貨幣減少到5種最主要的自由使用貨幣。③ 1981—1998年間,SDR貨幣籃子貨幣始終為美元、聯邦德國馬克、日元、法國法郎和英鎊。1999年,歐元取代聯邦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成為SDR定值籃子貨幣,并沿用至今。目前,IMF每五年對籃子貨幣審核一次。定值籃子貨幣的入選標準為:該貨幣的發(fā)行國(或貨幣聯盟)在審核年之前的五年內商品和服務出口額位居前列;IMF認定該貨幣為自由使用貨幣。定值籃子貨幣所占的權重由貨幣發(fā)行國(或貨幣聯盟)的商品和服務出口額及該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中所占的數額決定。
(四)SDR的利率
SDR的利率經歷了由非市場化到市場化的過程。SDR創(chuàng)設之初,IMF認為SDR僅會用于少量的官方交易,給SDR設定一個較固定利率有利于促進各成員國使用SDR。因此,SDR最初的利率被設定為1.5%。1974年6月,IMF將SDR利率調整為5%,并規(guī)定以后將定期調整SDR利率,該利率相當于5種主要貨幣美元、日元、英鎊、德國馬克和法國法郎的短期貨幣市場利率加權平均值的50%。1976年,IMF決定將利率調整期限由半年縮短為三個月,并將SDR利率設定為5種主要貨幣的短期貨幣市場利率加權平均值的60%;1978年,這一比例被調整為80%;1980年,這一比例被提高至100%。目前,SDR利率每周調整一次,相當于SDR籃子貨幣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的貨幣市場短期負債利率的加權平均值。
(五)SDR替代賬戶
SDR創(chuàng)設之后的推廣并不成功。為了增加SDR方案的吸引力和可行性,穩(wěn)定當時已經陷入危機的國際貨幣體系,IMF在1970—1980年間兩次提出替代賬戶方案。替代賬戶的運行機制如下:各國自愿將美元資產存入IMF設立的替代賬戶,換取SDR;替代賬戶將這些美元資產投資到美國政府的長期債券上,投資所得的利息用于支付各成員國持有的SDR的利息。遺憾的是,兩次設立替代賬戶的努力均無疾而終。一方面是因為各方無法就替代賬戶的風險和損失分擔問題達成共識,另一方面是因為遭受到來自美國的強大政治阻力。
二、SDR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
在2007年次貸危機演變?yōu)槿蚪鹑谖C之后,國際社會要求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呼聲日益高漲。針對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不穩(wěn)定性和內在缺陷,來自各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學者和政策制定者紛紛提出了不同的改革方案。
(一)涉及SDR的國際貨幣體系改革方案
一部分學者和政策制定者認為可以建立以SDR為基礎的超主權國際貨幣體系,以SDR取代美元的特權地位。2009年3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央行官方網站發(fā)布了《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一文,提出應創(chuàng)造一種與主權國家脫鉤、并能保持幣值長期穩(wěn)定的國際儲備貨幣,從而避免主權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貨幣的內在缺陷,是國際貨幣體系改革的理想目標。文中指出,SDR 具有超主權儲備貨幣的特征和潛力,并對如何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建議,包括推動SDR的分配,拓寬SDR的使用范圍等。周小川的觀點在國際間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和積極的討論,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學者專家也紛紛撰文提出各自的觀點。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認為,建立一個新的國際儲備體系對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是有益的。建立新的全球儲備體系的最保守的方法是IMF定期大量發(fā)行SDR;最激進的方法是根據全球經濟的現狀發(fā)行SDR,使得全球儲備的發(fā)行成為全球宏觀經濟穩(wěn)定政策的有效工具。奧坎普(Ocampo)認為,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較好方法是將SDR改造為最重要的國際儲備資產和危機發(fā)生期間為IMF緊急融資提供資金的工具,并提出了包括擴大SDR的使用、開設替代賬戶等一系列改革建議。IMF的一項研究中也指出,SDR正在復興,如果能讓SDR成為主要儲備資產,可改變現行的以美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體系。
另一種主要觀點認為,有必要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發(fā)揮的作用,提升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所占的比重,但并不認為SDR可以取代美元的地位??幔–arney)認為,金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和當前貨幣體系的經驗教訓反映出國際貨幣體系的關鍵在于調節(jié)機制,而不是選擇何種貨幣作為儲備資產,擴大SDR的使用可鼓勵現行國際貨幣體系轉型,但SDR不可能成為全球貨幣。庫珀(Cooper)認為,定期發(fā)行SDR有助于改善全球失衡問題,但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內沒有任何一種貨幣能取代美元的國際地位。伯格斯坦(Bergsten)認為,加強SDR的作用可減少各國對美元資產的依賴,減輕主要美元儲備國突然拋售美元資產對美國金融體系的沖擊。威廉姆遜(Williamson)認為,在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國過度負債,一旦市場對美國的信心崩潰,會嚴重影響美國金融市場的穩(wěn)定,加強SDR的作用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除了上述兩類觀點之外,SDR替代賬戶機制被認為是一種既可以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又可以保持美元現有國際地位的一種“折中方案”。凱南(Kenen)建議由IMF設立替代賬戶,允許IMF成員國將部分美元資產置換為替代賬戶中的SDR資產,IMF將替代賬戶中的資產投資于美元計價資產,取得的收益用于向SDR資產持有國支付利息。這一創(chuàng)新既可以使原美元儲備持有國實現儲備資產多元化,又可以防止原美元儲備持有國將美元儲備大量轉化為其他貨幣,從而達到改善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和維持美元現有國際地位的雙重目的。但是替代賬戶存在制度性缺陷,即由誰來承擔風險和損失的問題始終未能達成明確的共識。
從上述涉及SDR的國際貨幣體系方案來看,可以發(fā)現支持SDR使用的各國和國際組織的學者專家之間存在一個基本共識,即擴大SDR的使用,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穩(wěn)定性。但是由于各利益相關方存在各自的政治、經濟利益,如何推動SDR方案的實施仍需要進一步的討論與談判。
(二)對SDR的評析
盡管從理論上看,SDR是一種超主權儲備資產,其發(fā)行與單個主權國家利益脫鉤,可以避免主權國家信用貨幣作為儲備資產的內在缺陷,從根本上克服特里芬兩難的問題;但從實踐角度來看,SDR仍存在許多需要解決和突破的問題。
1.價值。與美元相比,SDR是一個更加穩(wěn)定的儲備價值載體。SDR的價值由一籃子貨幣確定,比單個主權國家信用貨幣穩(wěn)定,不會受到某一個國家內外部經濟失衡的嚴重影響。但是目前SDR的價值僅由四種貨幣決定,其中美元所占的比重高達41.9%,且四種貨幣均為西方發(fā)達國家貨幣,不能反映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和金融格局中的作用日漸增強的現實,SDR定值籃子的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尚有待解決。
2.供給。SDR的供給即為SDR的分配過程。IMF分配SDR相當于向其成員國提供了無條件的信貸限額。從復式記賬原理來看,IMF成員國獲得SDR分配會引起其中央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同時增加,增加的資產是該成員國持有的SDR,對應增加的負債僅是一筆或有負債,只有當IMF取消SDR或者該成員國退出IMF的SDR部門(SDR Department)時才需要償還。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性非常小,基本上無須償還。這是一種無條件提供的流動性,不需要以國際收支調節(jié)為代價。
但是,從IMF現行規(guī)定來看,SDR的供給存在制度問題。首先,SDR的一般性分配由IMF每五年審核一次,這種方式比較僵化,會影響SDR分配的政策效果。其次,SDR的特殊性分配需要得到85%以上的投票權通過,容易受到少數投票權數量占優(yōu)的大國的干擾。① 再次,SDR按照IMF各成員國繳納的份額比例分配,發(fā)達國家分得SDR要多于新興市場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而后者顯然比發(fā)達國家更需要國際儲備資產。此外SDR也存在供給規(guī)模不足的問題。迄今為止,全球共有2 041億SDR,在國際儲備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以目前的情況來看,SDR的供給規(guī)模過小,供給制度僵化,無法滿足各國對儲備資產的需求。如能輔以替代賬戶機制,每個各成員國可以根據本國的需要將美元資產存入替代賬戶換取SDR,在將來需要美元資產時可用SDR換回美元資產,則有可能改善SDR供給制度僵化的問題。
3.吸引力。各國是否愿意持有某種儲備資產取決于這種儲備資產的吸引力。從功能來看,SDR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為持有SDR有助于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減少對美元等少數主權信用貨幣的依賴,有助于分散風險。目前新興市場國家持有大量的預防性外匯儲備,如果有優(yōu)于美元或其他主要國家信用貨幣的儲備資產,新興市場國家會有兌換的意愿。從用途來看,由于目前SDR的數量有限,無法直接用于干涉外匯市場,且根據SDR的機制設計,SDR也不太適合作為交易媒介。官方SDR只能通過IMF分配發(fā)行,在IMF、IMF成員國以及有限的其他持有者的交易中使用。要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必須擴大SDR的使用范圍,繼續(xù)增加SDR的吸引力。
4.政治意愿。國際貨幣體系改革不僅是從技術層面設計國際金融制度的問題,更是各利益相關方政治力量的博弈。由于美國在IMF中擁有一票否決權,SDR能否推廣關鍵還是要看美國的政治意愿。美國并不反對擴大SDR的使用。加強SDR的作用可減少各國對美元資產的依賴,避免美國過度負債。美國傾向于使用替代賬戶機制,因為它可以減輕美元作為其他國家外匯儲備的壓力,又可以確保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當然,推廣SDR的過程中一旦出現有損美國利益的情況,美國一定會采取措施進行阻撓。相比之下,其他國家尤其是擁有大量美元儲備的國家則更希望能夠出現替代美元的國際儲備資產,減少對美元儲備的依賴,少受美元幣值不穩(wěn)的負面影響,但是這些國家也有各自的利益和訴求,能否形成有效的合力也有待考察。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和政治上的阻力,SDR在短期內不可能挑戰(zhàn)美元的主要國際儲備資產地位,建立以SDR為基礎的超主權國際貨幣體系目前只是一個理想的遠景目標。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擴大SDR的使用,加強其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使之成為主權信用儲備貨幣的有效補充,還是可行的。因此當前可考慮從一些相對容易達成國際共識的措施入手推廣SDR的使用,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如定期進行SDR的分配,并有規(guī)律增加分配數量,增加SDR在國際儲備中所占的比重;發(fā)行以SDR計價的債券;進一步擴大SDR的使用范圍,改變其只能作為政府或國際組織間結算貨幣的現狀等。改革國際貨幣體系必須在利益相關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才有可能實現,加強SDR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作用僅僅是改革的第一步,后續(xù)的道路仍然艱難而漫長。
參考文獻:
[1] Bergsten,C.F.The Dollar and the Deficits: How Washington can Prevent the Next Crisis[J].Foreign Affairs,2009,(6).
[2] Boughton,J.M.Silent Revolution: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1979-1989[M].Washington,DC: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1.
[3] Carney,M.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Z].Governor of the Bank of Canada to the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New York,2009.
[4] Cooper,R.N.Does the SDR Have a Future?[J].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1(2).
[5] IMF.Factsheet: Special Drawing Rights[EB/OL].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12.
[6] IMF Policy Strategy and Review Department.The Debate o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9.
[7] Kenen,P.An SDR Based Reserve System[J].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2).
[8] Ocampo,J.A.Building an SDR-Based Global Reserve System[J].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2).
[9] Stiglitz,J.E.and Greenwald,B.Towards A New Global Reserve System[J].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2).
[10] Williamson,J.The Future of the Reserve System[J].Journal of Glob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2010,(2).(下轉134頁)
(上接58頁)
[11] 黃梅波,熊愛宗.特別提款權與國際貨幣體系改革[J].國際金融研究,2009,(8).
[12] 周小川.關于改革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J].中國金融,2009,(7).
SDR and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SHI Qing a,b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a.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Commerce;
b.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Diplomatic Affairs, Shanghai 200083,China)
Abstract:The SDR is an international reserve asset created by the IMF.Enhancing the role of the SDR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o reduce the reliance on the US dollar has become a significant suggestion for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Given the current situation,a SDR-based super-sovereign monetary system still remains a distant ideal goal.However,it is feasible to expand the use of the SDR and make it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the international reserve currencies.
Key words:SDR;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reform
[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