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督教認為上帝的博愛是最大的善,因此主張信徒對待無論對待信仰上帝還是對人要“博愛”?;浇獭安邸憋@示了不一樣的管理哲學,無疑就是一種神圣的管理之道。
關鍵詞:基督教;博愛;管理哲學
作者簡介:鄒增文,男,1986年9月生,貴州黎平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
[中圖分類號]: B9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2)-17-0-01
一、性惡與救贖
在基督教看來,上帝是最偉大、絕對的善,而關于“惡”,基督教認為,惡是善的缺失。人的惡是人濫用了人所具有的自由意思背離了上帝的至善?;浇陶J為人類之所以生下來就是惡的是因為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當年違背了上帝的意思,受魔鬼和自己肉欲的引誘而偷吃了禁果,所以他們的子孫一生下來就具有亞當夏娃的“罪”,因為他們的后代的人的本性也就是“惡”的,“人濫用自由意志,才把自由意志與自己都毀滅了”。
基督教認為,正是人類在伊甸園中違背了上帝的命令, 因此而落入“原罪”狀態(tài),人的智力被遮蔽, 意志被削弱, 并且發(fā)展了一種惡的傾向,而正因為人是原罪的。
二、救贖與博愛
人需要一個完善的上帝來救贖,這即是上帝“善”的所在。
人類需要上帝來救贖,人類要達到生命的目標, 就不能只靠信, 而要通過“信與向善的工作”,才能上升到天堂。人類要救贖自己的“原罪”取決于人類是否熱愛上帝,并遵循上帝的要求而愛人如己。即要“博愛”的救贖,要把它當做信仰的核心內容和道德的最高境界,提出愛來自上帝,有愛心的人就能夠認識上帝;沒有愛心的人就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這里的我們可以得出的啟示是:救贖的關鍵取決于人是否信仰上帝;
在戰(zhàn)亂的年代,基督教的教徒都認為:基督教徒都是兄弟,他們的聚會常被稱作“阿加比”,意為希臘語中的“愛”這個愛不是狹義的愛,而是“博愛”,是上帝的愛。 基督教試圖用一種新的“博愛”的生活原則把人重新聯(lián)合起來,并通過對上帝的愛表現(xiàn)出來。耶穌用愛來制約人的自由,使人得救。因此“當愛人如己”即是基督教博愛之具體體現(xiàn)。
這里,基督教的博愛思想,有點類似于我國儒家的“仁愛”思想,儒家也是要求以“仁愛”待人待事。但二者“博愛”與“仁愛”不論是范圍上還是內涵上也是有區(qū)別的?;浇痰膼凼且环N先于理性的精神活動,它是以上帝的名義的愛,基督的這個“愛”具有超越性,范圍上也是為他人和世界為服務的。具體說來,基督教的愛突出了宣揚上帝作為慈愛的、寬恕的、廣施恩惠的博愛形象。在基督教看來看來,只有愛才是維系人與上帝、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紐帶,只有自己體會到了上帝對人們的無限慈愛,才會報以發(fā)自內心的熱愛,去愛上帝和他人。
三、博愛思想與管理
基督教的愛是超驗的,他超乎感性與理想之愛之外,對此他的服務對象也具有非常大的超越性。總體而言,基督教的愛突出了宣揚上帝的慈愛、寬恕、廣施恩惠之美德,認為愛是維系人與人與人、與上帝之間紐帶,作為人也只有從他自己的內心深處體會到上帝的博愛,才能去愛自己和他人。這對于當代組織的管理是極具啟示的。
一是要有自己獨具特色的內部文化體系,具備文化向心力?;浇痰慕掏蕉颊J為基督教徒都是兄弟,他們的聚會常被稱作“阿加比”,意為希臘語中的“愛”,這個愛是上帝的愛。基督教之所以在世界上廣為流傳,不是因為他的組織機構多么的好,而是一種“愛的信仰”,基督教徒認為通過信仰上帝,就可以得到上帝的解救,著是一種“愛”的救贖文化和價值觀。同樣,任何組織,一個組織之所以吸引大家,在我們看來最重要的也不是這個組織的制度、資金、硬件設施等等有多么的完善,而是一種向往的文化價值觀。誠如管理是一種社會職能,并植根于一種文化,一種價值傳統(tǒng)、習慣和信念之中。
二是愛人如己方為高效團隊。任何一個組織中的個人不僅僅是一個泰勒似的“經(jīng)濟人”,更是一個組織中的社會人,人也不僅僅有物質需要,更有社會需要,應更多地重視團隊中每個人安全感歸屬感、個人尊重、價值觀等。因此管理者需要善于傾聽下屬的意見,善于和員工溝通,肯定他們的存在價值和需要。真正把他們作為高效團隊中的一員,通過提高職工的滿足感來提高效率。必須認識到,基督教提倡尊重并愛護人是對每一個人而言,即對每一個人都要給予尊重和關愛。
三是以人為本,爭創(chuàng)和諧 ?;浇獭皭廴恕边\用到管理學上,就是要求管理者人組織的每個人為本,以德服人。一個組織如能將以人為本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核心,彰顯人民的地位,組織管理者把人民的地位提高了,人民也就擁護你了。正如哲人所言“把我的團隊拿走,留下我的企業(yè),我將一無所適;把我的企業(yè)拿走,留下我的團隊,我將同樣打下一片天下”。管理者通過以德服人,建立組織內部道德教育,重建組織“以理服人”“以禮服人”的德行管理,使得工作人員深切感受組織和諧的文化氛圍。
結 論
基督教關于人性“惡”的觀點和“博愛”的救贖,無時不透了不一樣的管理哲學,無疑就是一種神圣的管理之道。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關于基督教中蘊含的管理之道的研究尚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基督教理論中蘊含的管理哲學神秘的面紗將逐步地被研究出來,給當前各界單位、組織與新的管理啟示。
參考文獻:
[1]、摩西十誡,摩西十誡與法律,基督教與西方文化的會通.百度百科
[2]、泰勒.科學管理原理. [M]北京.機械工藝出版社.2007.
[3]、《圣經(jīng)·馬太福音》[M]第18章第10-14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