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個月,如電臺主播、投行保代、網(wǎng)店店主,解說員陶偉等一系列“猝死”案件不時地映入人們的眼簾,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以及年輕一族對健康的高度重視。在為突然離去的他們感到痛心的同時,不免也會想到如何保證在死神突然降臨時我們可以對親人們盡一份最后的義務,把握住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權利。
悲劇已成事實,一切都無法改變,在面對這樣的“猝死”事件時,選購何種保險才能讓家人可以不費吹灰之力的獲得理賠成為關鍵,對此,我們一一探究。
意外險不予賠付
日前,三門峽市陜縣居民張某的丈夫打乒乓球不慎摔倒猝死,張某為其申請之前投保的新華人壽意外傷害險理賠時,沒想到新華人壽股份有限公司三門峽中心分公司(以下簡稱新華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是“猝死就是疾病死亡”,不是意外傷害,不在保險保障的范圍。
本以為是“很順利”的一次理賠,卻因為對“猝死”這個醫(yī)學名詞的理解爭議備受阻撓,張某很是郁悶與不解。張某說,當她丈夫快下葬時,她詢問業(yè)務員鄭某是否要前來拍照尸檢或查勘取證時,鄭某回應不需要。而她將相關手續(xù)交給保險公司的鄭某希望獲得相應的理賠時,卻一直未接到公司任何理賠進展信息,而后竟得知該公司拒絕賠付。后來從新華保險公司出具的《拒賠通知書》上看到,該公司拒賠的依據(jù)是“出險人死亡原因為猝死,根據(jù)保單條款規(guī)定,只有因遭受意外傷害導致殘疾或身故的,保險人才根據(jù)約定承當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故“出險人身故不在保險條款保障的范圍”??吹竭@個通知后,張某真的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自認倒霉了。
針對以上情況,安邦保險理財師也指出,猝死不屬于意外傷害。意外產(chǎn)品中的保險責任只是保障被保險人因意外事件發(fā)生且因該意外事件為直接且單獨的原因而導致的保險事故,因此,發(fā)生猝死的情況下意外險是不具有保險賠償責任的,即從嚴格意義上說,猝死不屬于意外險的保障范圍內。所以,投保人在投保時要認清這一事實。而對于“猝死”這一情況,有一下兩種保險項目可以考慮。
重疾險酌情賠付
重疾險保險責任根據(jù)重疾險類別的不同而不同,重疾險一般分為“提前給付型”和“額外給付型”。有關業(yè)內人士指出,盡管“猝死”病因可能屬于重疾險規(guī)定的重大疾病類別,但是在發(fā)病一小時內死亡不符合“額外給付型”重疾險規(guī)定的生存期條件,因此“額外給付型”重疾險不會賠付重疾保險金,但如果包含死亡責任,則會賠付死亡保險金。
人壽保險給予賠付
人壽保險均包含疾病身故保險責任。如果被保險人猝死,滿足身故保險金的給付條件,壽險對“猝死”被保險人會進行賠付。
不過根據(jù)“猝死”與意外傷害的區(qū)別、死者分布情況及各險種的保險責任來看,相比重疾險,投保人壽險則更為明智,而人壽險中的終身壽險是最優(yōu)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