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是行業(yè)類、藝術類為一體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展品類型、陳列手段類型多,集場景、多媒體、沙盤、圖文等多種展示手段,館內(nèi)展品以大型船模、航海儀器為主,這些展品具有體量大、質(zhì)量重、材質(zhì)混合的特點,這對于設計師在設計展示手段與布展方式上都帶來很大的困難,這就需要設計師們利用積累的經(jīng)驗與各專業(yè)知識來支撐。本文從對大型展品的認識展開,分析了大型展品的特點與陳列手段,筆者運用了大量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的實例與大家初探大型展品在博物館中的陳列手段。
【關鍵詞】航海;大型展品;陳列手段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是行業(yè)類、藝術類為一體的博物館,博物館的展品類型多樣,以大型船模、航海儀器為主。展品從體量上分可分為大型、中型、小型,從材質(zhì)上分為金屬、木質(zhì)、紙質(zhì)等。而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的展品以大型展品所占展品比例大,金屬類、紙質(zhì)類展品占多數(shù),這就對展示空間的承重力與空間布展上提出很高的要求,筆者就以大量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陳列展示中的實例與大家初探大型展品在博物館中的陳列手段,不足之處請大家給予指正。
1.對大型展品的認識
作為行業(yè)類性質(zhì)的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展出主體為一切圍繞航海展開的展品。而眾所周知,凡是與船有關系的多數(shù)為龐然大物,不僅從體量上還是重量上,形式設計師們就要探索大展品的展示手段。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中大型展品所占展品比例也不小,比如一踏進博物館映入眼簾的就是頂天立地的明代福船,它總長31米、型寬8.2米,它船首尖,船尾寬,兩頭上翹。三桅三帆,主桅高26.6米,整船全用木結(jié)構搭建而成,此船重量也不可小覷,可以這么說此船既是展品亦是可下海的真船;另外如我館航海歷史館所展的蕭山獨木舟,殘長5.6米,春秋時期的獨木舟,殘長4.22米;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還展出了若干制作精細,等比縮放的船模,船模的長2米到5米不等。這種大型展品的展示手段在定位、燈光效果、布展方式上都給設計人員與布展人員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設計人員在保證展品安全的基礎上,還需要在考慮展品形式美規(guī)律使展品在空間中展示得有美感而不讓觀眾覺得突兀與壓抑,設計師就要利用力學、人體工程學、設計學的理論與實踐來完成。
2.大型展品的特征
首先,遵循形式美規(guī)律中的主從與重點的特點,就是在由若干展品組成的整體中,每一要素在整體中所占的比重和所處的地位,將會影響到整體的統(tǒng)一性。倘若所有要素中都要競相突出自己,或者都要處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不分主次,這些都會削弱整體的完整統(tǒng)一性[1]。而大型展品通常在一組展品中充當主與重點的位置,有了大型展品在展示中壓軸,觀眾的注意點首先會聚集到此類展品上,之后會對與之匹配組團的展品一一鑒賞。因此,大型展品有主體性的特點。
其次,從展品的體量與尺度在展示空間的展示效果來看,大型展品在藝術上講具有宏偉的氣氛、博大的特點,這樣的展品都要求有巨大的展示空間,更好的承重界面、更牢固的固定方式來支持。若博物館展示空間不夠的話,而用大型展品來展示,往往會給人以壓抑或感到局促的感覺,基于此大型展品的展示對空間的尺度上要求非常大,設計師就需要把握好整體感的前提下,控制好大型展品的展示效果,需要考慮展品布展的方式,從更細層次上講就要考慮展品是斜放還是正放,周圍是否需要用展品來襯托。筆者認為無論如何大型展品在有限的空間中放置需要謹慎,當然了,倘若博物館的空間夠大,層高夠高,在展區(qū)中放置大型展品無疑會給觀眾以震撼的視覺沖擊從而使觀眾對博物館印象深刻,這就是大型展品所具有與展示空間有沖突特點。
再次,從觀賞性角度看,大型展品能更突出細節(jié)而使觀眾觀賞展品更全面、更具體的特性,這樣的展品能與觀眾不僅在視覺上親密接觸,也可使觀眾深刻了解展品,體驗展品,比如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的明代福船每天都接待著眾多游客在船上體驗明代福船的魅力,體驗著船員在船上如何開船,如何升帆,如何操作船上錨、舵……,更甚者大家可以觀察明代的裝飾風格,每個細節(jié)大家都可以觀察得很仔細,體驗得很真切,這就是大型展品所具有的真實性強、觀眾的體驗感強的特點。
3.大型展品的展示手段
3.1大型展品應放置展區(qū)一層展示
由于大型展品的體積重量的因素,對于展區(qū)的承重要求頗高。所以筆者認為大型展品在展區(qū)一層展覽是最安全的。一方面一層不需要特別考慮樓板的承重,另一方面也不需要考慮展品與地面的固定方式比如在地面打洞對地面承重的影響。例如,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的船舶館的三段大船、 此船模是以1:6的比例制作;船舶古代造船中的,明代快船以的1:2比例制作。這些大型船模只能放置展區(qū)一層,倘若一定要放置二層的話,此類船模的安全性建筑結(jié)構設計師無法保證了。
3.2圍繞展柜、地臺展示展品的展示手段
以體量大的展品為中心,其他附屬或輔助展品圍繞它的四周展出。這種展示組團的形式特點是:主體展品十分突出、主從關系異常分明,另外,由于輔助展品都直接依附于大型展品上,因而與主體展品的關系需要十分密切[2]。這樣的展示方式就需要設計者從自身的審美觀、自身設計經(jīng)驗出發(fā)也需要內(nèi)容設計人員的深刻挖掘展品的組團關系,從而使展品在展柜或地臺中的展示不顯得突兀而更有層次感和美感。筆者從展品的保護級別來分,需要恒溫恒濕條件保護環(huán)境的就需要恒溫恒濕柜來展示,倘若對濕度溫度要求不高但不被允許觀眾觸摸的展品就需要用一般大展柜來展示,倘若展品希望與觀眾互動、而不怕被觀眾觸摸的展品可配合地臺與圍欄以裸展的方式來展示。這些展示載體都可以遵循以上展示手段,例如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大明混一圖,長4米,高5米,放入恒溫恒濕柜中;再如館內(nèi)“收回航權--伊敦輪開創(chuàng)我國第一條近洋航線”主題中放置的我國第一艘機動輪船伊敦輪船模,長4米,寬0.6米,高1.5米,此類中大型船模的展示就是放置一般展柜或壁龕中展示;另外,筆者設計的《海上兩萬里—館藏西方航海文物展》中舵、磁羅經(jīng)、螺旋槳、車鐘的展示手段就是運用展品配合地臺的展示手法,這樣展示使展品錯落有致、展品分類明確清晰。此類展示方法已在博物館陳列設計中廣泛應用,尤其是行業(yè)博物館中。
3.3整體照明,局部補足的照明方式
基于大型展品體積大的特點,設計師需要把大型展品看成大空間來照明,為了使觀眾對展品有充分認識與體驗,需要充分考慮整體照明與局部照明的關系。整體照明上可利用大鹵素燈隱蔽地在遠處照明后再利用射燈在展品細部照明。近處需要用小鹵素燈來完成細部照明。在照明上,整體與細部需要拉開暗亮度而更能營造氣氛。這樣遠近相宜,亮暗相呼應的手法,使得展品看上去亮而不亂,細節(jié)又能表現(xiàn)清楚。如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的明代福船照明方式就是利用大環(huán)境照明與細部照明相結(jié)合的方式,使得福船的氣氛躍然觀眾眼前。另外筆者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美觀角度出發(fā),無論整體照明還是細部照明的電線都需要暗藏在觀眾看不到的區(qū)域。
現(xiàn)今行業(yè)型博物館越來越多,而大型展品在行業(yè)型博物館中所占比例大,設計師在考慮大型展品的布展時要考慮其展示的形式美,更要考慮展品的安全性,使得觀眾能更多地與大型展品接觸并體會到她的魅力所在。 [科]
【參考文獻】
[1]彭一剛著.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P35.
[2]彭一剛著.建筑空間組合論(第三版).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