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簡要的描述了幾種測繪方法在地形測量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在內業(yè)處理過程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及方式方法。
【關鍵詞】地形、地形點的測定;解決措施;內業(yè)成圖;礦山地質需求
0.前言
地形測圖時應盡量利用各級控制點作為測站點。地表上的地物、地貌有時是極其復雜零碎的,若要真實準確的顯示它們,在測圖時,一個測站測繪的范圍就不能太大,否則點位和高程精度就會大大地將低,所以規(guī)范對不同比例尺地形圖按不同情況對最大測距有明確規(guī)定。要全部在控制點上測繪出所有碎部點往往也是困難的,因此為了保證碎部點的精度,除了盡可能利用控制點作測站點外,往往還須增設測站點。
地形測量包括控制測量和碎部測量。①控制測量是測定一定數(shù)量的平面和高程控制點,為地形測圖的依據(jù)。首級控制以大地控制點為基礎,用導線測量或GPS測量方法在整個測區(qū)內測定一些精度較高、分布均勻的控制點。圖根控制測量是在首級控制下,用圖根導線小三角測量、交會定點方法等加密滿足測圖需要的控制點。圖根控制點的高程通常用三角高程測量或水準測量方法測定。②碎部測量是測定碎部點的位置。地物特征點、地形特征點統(tǒng)稱為碎部點。碎部點的位置通常用全站儀或GPS(RTK)測定。③地形成圖是將碎部點的信息及控制信息等傳輸給計算機并利用專用測繪軟件繪制地形圖。下面簡述幾種地形測繪儀器,方法及內業(yè)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
1.全站儀測定地物、地形點
存在問題:全站儀棱鏡有傾斜問題,它包括兩個誤差來源:鏡高和圓水準器有關解決措施:儀器一般高度為2~5(m),測主要地物時,不超過圖上(≤5cm)內可以。由于鏡偏引起了點為誤差,包括:系統(tǒng)誤差和測量誤差。這些誤差不超過總誤差的40%,而影響就不超過10%。由于系統(tǒng)誤差一般是無法消除的規(guī)定在2cm之內,而測量誤差可以減少,所以在工作中要避免對這些誤差的影響。對地形點而言,可達到0.1m即可。 圓水準器,氣泡誤差在10′以內,由于在測量過程中,存在圓水準器氣泡偏移,地形點的偏移與圓水準器氣泡的格值有關,當測量時,一定對氣泡做到隨時檢核。
2.交會測定
2.1測角前方交會存在問題
如圖4-5測角前方交會所示,在實際工作中,對重要地物不能兩點交會,一定要三點交會,比較△S的是否超過限差?!鱏≤限差5cm。
2.2測邊交會
如圖4-6測邊交會所示,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
(1)直接不量取同一點,而是用交會角測出γ。
(2)S1,S2是必要條件,還要測一個多余條件S3,做到檢核。
(3)進行檢查。
2.3支距法
如圖4-7支距法所示,存在問題: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測量a的距離和(1-L),避免用短邊定長邊來測量。
解決措施:在測量過程中,一定要測a和長邊L。來減少誤差。
3.內業(yè)處理
3.1地物符號庫
存在的問題:
(1)代碼庫不完整。
(2)有些軟件庫符號不穩(wěn)定。
解決措施:
由于水平有限,待解決。
3.2等高線生成
CASS7.1種給實體賦屬性一樣方便、快捷。當熟練以后,可在很大程度上縮短內業(yè)工作時間。在地形圖中,等高線是表示地貌起伏的一種重要手段。常規(guī)的平板測圖,等高線是由手工描繪的,等高線可以描繪得比較圓滑但精度稍低。在數(shù)字化自動成圖系統(tǒng)中,等高線是由計算機自動勾繪,生成的等高線精度相當高。CASS7.1在繪制等高線時,充分考慮到等高線通過地性線和斷裂線的處理,如陡坎、陡涯等。CASS7.1能自動切除通過地物、注記、陡坎的等高線。由于采用了輕量線來生成等高線,CASS7.1在生成等高線后,文件大小比其它軟件小了很多。在繪等高線之前,必須先將野外測的高程點建立數(shù)字地面模型(DTM),然后在數(shù)字地面型上勾繪出等高線。
存在問題:
畫等高線時,存在有三個問題:等高線會相交,斷裂,及失真等問題。他們是由于(1)地形復雜 (2)點密度的不夠(3)渠、溝等,等這些原因引起等高線的繪制。(4)用CASS網(wǎng)的選擇性不好。
解決措施:
由于DTM 是根據(jù)外業(yè)采集的離散地形點數(shù)據(jù)生成的,因此,外業(yè)采集的特征點的位置是否合理以及疏密程度,都直接關系到生成的等高線的質量。因此,在地性線上要有足夠密度的點,特征點也要盡量測到。另外,在溝底、山脊測了一排特征點后,還應該在溝底、山脊兩側各測一排點,這樣生成的等高線才真實。
由于利用TIN模型建立DTM 時,是根據(jù)鄰近的三個點聯(lián)接成三角形,對于陡坎就有可能出現(xiàn)與沒有關聯(lián)的點生成三角形,從而使生成的DTM 與實際不相符。因此,在測量陡坎時,最好坎上坎下同時測點,陡坎邊必須測出并連線,這樣生成的等高線才沒有問題。
3.3地圖檢查
存在問題:
(1)沒有實地檢查,只看質量。
(2)圖幅質量,等高線不均、點位注記不對、地形圖符號錯亂。
解決措施:
(1)檢查圖時,做到實地與圖相結合。(2)圖幅質量要做到全面檢查。
4.礦山地質探礦對地形測繪精度的需求
在前期的地質普查到中后期的坑道探礦過程中,前期的地質普查越為準確,對中后期的地質探礦越為有利,因此,對于前期地質普查所用地形圖越為準確,精度越高越好。 [科]
【參考文獻】
[1]李洪蓮.大比例尺數(shù)字化測圖測繪技術問題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
[2]許捍衛(wèi),何江,楊艷飛.星站差分GPS在水下地形測量中的應用[J].水利水電科技進展,2008,(02).
[3]張軍,徐景田,孔利明,馮剛.一種滑坡變形監(jiān)測綜合技術的應用[J].北京測繪,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