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分辯版式、欣賞品相、探討生產(chǎn)工藝、挖掘歷史,描述和傾聽名泉背后的故事,感觸百年前先人的社會和生活。如今我們收藏的難道僅僅是版式和品相么,更是收藏一種文化,收藏一種精神。
—— 李平文
飛入尋常百姓家
李平文說他之所以喜歡收藏,來源于天生的好古情結(jié)。江西老家家家戶戶都會有些家傳的老東西,什么銀簪子、銅板、古錢,李家太爺爺輩家境比較富裕,這些東西自然會有些,兄弟姐妹們都看不上,小時候的李平文卻興致盎然地都收集起來。
在郵票和電話磁卡收藏風靡一時的年代,他也都跟過風。但是比起那些在后來炒作泡沫破滅時痛失身家的同好,在這兩個市場都摔打過的李平文早早就認清了形勢:限量版除外的郵票,其無限印制的事實讓后來的藏家很難有出頭之日;電話磁卡雖然以其花樣繁多地反映人文地理和歷史的圖案成為收藏的理由,但僅憑生肖卡的肖牛式樣,價最高時一張就要八百塊,一套梅蘭芳幾千元,一張中國地圖試機卡最高能炒到幾萬塊,甚至上海地方郵政發(fā)行的一個圖案簡單的“紅聽筒”就能炒到十幾萬一張。李平文覺得價格虛高終不是長久之計,其結(jié)果果真如此。
他之所以選擇以銅幣作為收藏主體,還是經(jīng)過了理性的權衡。首先,銅幣作為古玩,它的歷史內(nèi)涵與價值更為豐富;其二,銅幣的版式(術語,意指圖案和字體)有兩三千種之多,目前國內(nèi)外出版的銅幣目錄或大綱之類的專業(yè)書籍都無法將其收錄齊全。這也決定了收藏銅幣無論從鑄造地點、歷史考據(jù),還是從版式、品相的分級等多種收藏方向,都能有不同層次的玩法;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銅幣相對于時間跨度長、真假難辨的古幣和收藏代價高昂的貴重金屬貨幣如金銀幣之類幣種,不僅假貨相對較少,而且入門費用較低。在1990年代以前,鄉(xiāng)下收銅幣是以十幾二十元一斤的價格按斤算的。即使是現(xiàn)在,如果一開始對品相要求不太高的話,從三五塊到十幾二十塊就能買到一枚,一般工薪族完全消費得起。并且,普通價位的銅幣也可按不同收藏方向有其收藏價值。李平文從這三點認定,如果要在收藏領域“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銅幣自然是其最佳選擇。
到了1998年,銅元收藏方面的信息傳播還相對閉塞的時候,李平文聽說父親在江西贛州的幼時同學在建宅基地時挖出400多枚銅幣,于是就托父親帶去1,000元全部買下,拿回來從中挑出一枚稀有程度約有六級的“江西壬子大漢”,雖然現(xiàn)在看來并無太大收藏價值,但當時已經(jīng)讓他興奮不已。
慢慢地,李平文的收藏癮越來越大,常常利用在全國各地出差的機會,到鄭州、蘭州、武漢、南昌、北京、四川各地的錢幣會和古玩市場收銅幣。直到現(xiàn)在,盡管在本職工作之外還有副業(yè)可以支撐收藏的他,每月除了家庭生活開支之外,全部收入都用于購買銅幣,每年投入超過20萬元,卻連輛代步車也沒買,出門還是騎自行車。他說銅幣收藏于他,除了那份與生俱來的好古情結(jié),還在境遇不順精神大受打擊的幾年艱難時期,成為其唯一能給他帶來內(nèi)心寧靜和朋友情誼的東西,陪伴他走過了人生的低潮,這也算是收藏之外的衍生收獲。
兩極分化各有玩法
李平文如今一說起銅幣就滔滔不絕。十幾年的專項收藏早已讓李平文從一位普通收藏者成為練就一雙火眼金睛的鑒賞專家,他甚至和朋友合作出版了自己編寫的圖錄《中國機制銅元目錄》。
據(jù)他介紹,銅幣收藏有巨大的兩極分化差異,按照稀少度、歷史價值、受追捧程度、市場情況等多種因素設定的評級來區(qū)分,品相好的少之又少,甚至不到千分之一。只有像湖北省這類當年銅幣生產(chǎn)做工好、產(chǎn)量大的省份能撿漏挑到好東西的幾率稍高些。但是,正如前文所述,銅幣收藏的玩法很多,各有樂趣。例如,可以按幣種收集,有蘭花、獅子、仙鶴等精美圖案的四川馬蘭錢、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流通時間只有50年的機制幣、抗日戰(zhàn)爭時期江蘇常州發(fā)行的數(shù)量極少的代用幣“常臨幣”,還有三五十元一枚的四川“軍政府”系列和湖南“嘉禾”系列等在特定歷史時期鑄造的貨幣,都有其各自的收藏價值;還有的人偏好專門收集龍圖案,就可以按省份和各個省份出產(chǎn)的各種成套系列來收集;也可以專門研究版式的演變,只要收藏經(jīng)驗達到一定程度就能明白不同版色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比方說,同樣是四川龍身上的圖案“三叉火焰”就可根據(jù)字體不同、材質(zhì)不同、或修改模具、雕刻師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版式。
收藏并不是秘藏
盡管李平文一開始收藏銅幣是出于單純的愛好,并沒有考慮太多功利的需求,但他也坦言,當收藏達到一定程度,就不得不考慮各種問題了。因為如果作為工薪族要想能收藏到一流甚至頂級的藏品,完全不出貨是不現(xiàn)實的。并且,對于出貨,新一輩藏家與老一輩藏家有截然不同的觀念?!袄弦惠叢丶蚁矚g一輩子秘藏,現(xiàn)在的藏家只要有機會能夠提升藏品檔次或者為了開闊眼界學到更多,就會選擇出貨,要流通,要變化?!彼J為:“吐故納新,進出自然,才能漸入佳境?!?/p>
相比銀幣的樣幣和古泉的頂級珍品,銅幣除了2010年在香港拍過價格高達300多萬人民幣的一級品“四川當三十”之外,其他的頂級樣幣一般只有50萬元左右,算是相對價廉,但數(shù)量極少。就像他早年買到的二級樣幣“東三省大寫壹分小字版”存世僅有10枚左右,當年他以2萬元的價格買了不止一枚,如今已漲到每枚30-40萬左右的高價。但是如何出貨就又是一門學問了,這跟每個人的收藏思路有關。比如,李平文如今以收藏中高檔名譽品(術語,意指稀有程度評級六級以上、具有廣泛知名度的極美品相幣和樣幣)為主,數(shù)量已經(jīng)達到近150枚,所以他就會把早年收藏的一些四川馬蘭錢、代用幣、人像章、紀念章出售,集中火力收藏名譽品;而他也有朋友是先收集四川銅幣,待到把其中的門道摸透之后,就留下照片和資料瀟灑地出貨了,用這筆收入去玩別的省份出產(chǎn)的銅幣。這也不失為一種玩法。
不過,和所有收藏家一樣,李平文也有過令他捶胸頓足后悔不已的出貨經(jīng)歷。最讓他痛心的一次是2010年年底為了銅幣宣傳、將一枚名氣不大的罕見珍品 “直二文大清銅幣”送拍到北京華夏國拍,原本設定底價50萬,以為不會有人重視,誰知遇到有心人最終以45萬元拍走,現(xiàn)在這枚樣幣花再多錢也絕難買回。還有一次是2000年因為購房急需用錢將一枚“江西大字飛龍”以5,000元的價格出售,迄今這類銅幣只發(fā)現(xiàn)三四枚,出價15萬元都難以購回。
銅幣交易渠道便利
李平文說現(xiàn)在的銅幣交易與他剛開始靠口耳相傳收藏相比已經(jīng)方便了很多,各個省會城市都有古玩市場,再者網(wǎng)上的銅幣收藏論壇,例如近現(xiàn)代機制幣論壇、1884錢幣網(wǎng)站、錢幣天堂、錢幣縱橫等,都是專業(yè)收藏家和經(jīng)銷商在其中出沒,也是他的主要購買渠道之一。每個注冊網(wǎng)友都有評級和按版主、貴賓、普通會員劃分,李平文就是1884論壇的版主。他也曾經(jīng)通過北京嘉德和北京華夏這兩家拍賣公司出手過七八級等較常見的藏品,雖然級別不算高,但其品相難度也算是傾十年之功才收到的,然而最終成交價卻令他不禁為銅幣叫屈。他認為銅幣價格的提升之所以無法與其他幣種相比,主要原因是受重視程度不夠,以及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不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從市價來說這也恰好正是它適合工薪族收藏的原因。
按李平文現(xiàn)今的收藏程度,單枚價格在3-5萬元以上才是值得他入貨和持有的標準。他2008年從香港拍得的“奉天紅銅癸卯寶奉四英文樣幣”如今已有大約60萬人民幣的市價。在他收藏的近150枚精華部分銅幣中,他得意的藏品就有30枚之多。其中,目前所知僅有兩枚的“江蘇中滿文光緒十文九尾飛龍白銅樣幣”的其中一枚就在他的手上,還有一對“東三省大寫壹分”和“廣東五羊幣”、一枚一級的“安徽方孔”都是他的心頭寶。最近,又一枚奉天紅銅樣幣引起了李平文的興趣,他正在跟賣家,同時也是有幾十年收藏史的海外大藏家聯(lián)系中。
真?zhèn)舞b定憑經(jīng)驗
可是,正是因為近兩年被評級的銅幣市場價值有所提升,造假之風也開始盛行,就連普通品種也出現(xiàn)做偽品的趨勢。未使用過的普通品貴的也能賣到幾萬塊錢一枚,以前作假是做舊,磨損得讓人難以識別,現(xiàn)在是做新,做成保存狀態(tài)良好甚至品相評級達到MS65以上的樣子。一般的銅幣能夠達到MS64已屬難得。
一般經(jīng)驗老道的人僅憑肉眼看材質(zhì),用放大鏡觀察細節(jié)就能鑒定真假;或者是依靠網(wǎng)絡論壇,集合行家們的智慧做出判斷。鑒定的方法,第一是看材質(zhì):與可以用真銀復制、欺騙性高的銀元不同,銅幣材質(zhì)不可復古,材質(zhì)中還摻雜了錫和鉛,每個省份的每個品種、每個版式的成分配比都不盡相同,哪怕造假工具再先進也難以復制;第二,經(jīng)過長時間的流通,銅幣表面會形成特有的包漿,就像每個人獨特的個性,只要經(jīng)驗夠豐富就能分辨;再次是看字體:中國漢字講究書法,從機器的壓力角度、辨尺等細節(jié)來觀察字形,總能發(fā)現(xiàn)仿品的漏洞。
李平文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十幾年前他曾花了一年的工資4萬元從同是江西老鄉(xiāng)的熟人手上買下一枚辛亥革命時期發(fā)行的“江西大漢”,做工好得幾可亂真,后來知道在上海的藏家馮毅先生曾幫臺灣藏家辯識過的一枚真的辛亥大漢材質(zhì)是偏黃的,而且通過查閱圖片和書籍發(fā)現(xiàn)真品的馬齒(術語,意指錢幣的外緣)是三角齒,與他手上的假貨有天壤之別。李平文總結(jié)說:“所以只有多看書、上網(wǎng)、請教別人,真東西看多了才能知道什么是假的。”就連這位收藏家馮毅自己,也曾經(jīng)買到過兩枚江西人賣的“辛亥大漢”。
而在網(wǎng)上交易就能盡量避免上當受騙。第一可以使用支付寶作為付款中介平臺,雙方交錢收驗貨之后成交;其二,網(wǎng)上注冊需經(jīng)過身份認證,可以以信譽為擔保,一旦被發(fā)現(xiàn)不按約發(fā)貨或售賣假貨不退的賣家就會在收藏的小圈子里無處容身。
給新買家的建議
說到對想進入銅幣收藏領域的工薪族收藏家的建議時,李平文說,最重要的是要從基礎學起,多學多看,切忌好高騖遠。
另外,除了網(wǎng)絡,工具書必不可少且多多益善。他也向新手們推薦推了一些參考書,例如他與周沁園合作編寫的《中國機制銅元目錄》在每一張圖片底下都有標注編號和級別、價格,便于初學者對照,還有段洪剛著《中國銅元譜》、《中國銅元分類》、伍德華(美)著《中國當十銅元》 、秋友晃(日)的《光緒元寶》、《大清銅幣》、《民國銅元》、臺灣藏家鄭仁杰著的《中國銅元鑒賞》,李曉萍的《中國銅元圖典》等都是可以參考的銅幣類工具書,特別是2011年由上??萍汲霭嫔绯霭姘l(fā)行的《百年銀圓》(美國孫浩)和《百年銅元》(臺灣何代水)兩本大作是集鑒賞、考證和人文故事于一體的經(jīng)典佳作,當然彩印書比較利于看清每枚銅元的細節(jié)。他認為每本書都各有利弊,多看多對比才能長眼。
當然,紙上談兵遠遠不夠,“實戰(zhàn)”至關重要!就是要上手、多看實物。李平文在他寫的《我的銅元收藏觀》一文中提到:“因為每個省份、每個不同的版式都有自己的特點,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當收藏有一定的基礎和水平時,眼界和意識決定了收藏鑒賞水平提升的程度,就如中國的書法——講究‘從生到熟再到生’,意思是從門外漢到入門且有相當基礎后能否自立門戶。銅元收藏也是如此,當有了基礎后關鍵是如何走出一條自己的收藏之路!”
同時,收藏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人和’極為重要!建立和結(jié)交一個高水平、高素質(zhì)的朋友(老師)圈子很重要!銅元因歷史、鑄造等眾多因素,精品(好品種、好品相)的數(shù)量極其有限,很多品種在十年、二十年內(nèi)都不可能見到,更甭說擁有!倘若能有這樣的朋友和老師,就能資源共享,不但開闊了眼界,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東西,更能聆聽、感受他們對銅元收藏研究的超前觀念,從而提升自己。”他迄今仍對2000年在馮毅家中見到“汴字己酉二十文大清銅幣”時的感受難以忘懷?!耙胗羞@種機會,首先要謙虛好學,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平靜而良好的心態(tài),能有幸接觸和欣賞到高檔次的精品,我們不但不要感到自卑氣餒,失去信心,更不能產(chǎn)生妒嫉和攀比的心理,因為我們是喜歡銅元才進到這個圈子,從收藏中結(jié)交朋友、收獲友情,得到知識和快樂!不要作無謂的攀比,因為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崩钇轿娜缡钦f。
品畫廊 金秀花
Q:如今,在品畫廊的客戶中,工薪族收藏家所占的比例有多少?
A:比例非常少,但會有一些,我們在努力發(fā)展中。
Q:對首次有意購買藝術品的工薪族收藏家,品畫廊會提供怎樣的服務?比如介紹何種適合其興趣和資金量的藝術家、藝術品和付款方式?
A:先觀察他的興趣點,再在此基礎上給他一些價位適中并且跟藏家有可能產(chǎn)生共鳴的作品。如果很喜歡名家的藏家,就會推薦名家的精致而有意義的小稿或版畫。我曾接受過一次12個月分期付款,因為那位客戶實在喜歡,想用他每月的信用卡額度買作品,當時畫廊很難處理這么長時間的分期,但看在藏家很喜歡的份上也同意了。事實證明在那一件作品一年的付款期間,我們不斷保持溝通,他也越來越了解畫廊別的藝術家的作品。
Q:當?shù)谝淮钨徺I成功之后,品畫廊會通過哪些服務來維系這位新客戶?
A:往往這些藏家非常積極,買了一件作品后會對其他藝術家的作品或信息也非常感興趣,跟畫廊的互動很頻繁,他會關注畫廊的任何動向,我們也會對他買過的或關注的藝術家的信息一直更新給他。
Q:工薪族客戶常常會提出的問題有哪些?對此,畫廊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怎樣的?
A:現(xiàn)在因為大家都忙,加上距離也遠,所以畫廊有些銷售往往藏家沒看到原作而只是靠郵件的圖片和信息來交易的情況很多。但我們的工薪族藏家們不太愿意靠圖片判斷,更愿意看實物,比如藏家在香港而作品在韓國,藏家無法看到原作。為了促成收藏,我們把作品從韓國運到香港給他確認,但前提是對作品的感覺和信息充分溝通,藏家也付訂金。
Q:有沒有給您留下深刻印象的工薪族收藏家?他/她從事什么行業(yè)?購買過品畫廊購買過哪些藝術家的作品?
A:上述用信用卡分期付款方式買作品的那位藏家讓印象很深刻,因為我頭一次接受這樣的購買方式。他是香港白領,薪資算比較高的,也非常喜歡藝術品,業(yè)余生活就看藝術展,平時經(jīng)常用郵件來問藝術家的情況,讓我們推薦一些藝術方面的書籍給他看。
Q:目前,品畫廊有沒有特別針對發(fā)展工薪族藏家客戶的計劃?準備如何實施?
A:我們這方面的有限的客戶就來自香港和臺灣,比例非常少,尤其還沒遇到過中國內(nèi)地的工薪族藏家,所以目前在中國沒有這方面的專門計劃。
Q:品畫廊中目前有沒有值得推薦給工薪族收藏家的藝術品?價位大約是多少?可采取怎樣的付款方式?
A:我們有當代知名藝術家的小幅的作品和限量版畫,價格一般在5萬人民幣之內(nèi)。也可以采用分期付款等形式。也有韓國、日本、印尼等年輕又有活力的藝術家作品。
Q:如果請您對喜愛藝術的工薪族或想要成為工薪族收藏家的讀者提一個建議,您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
A:第一,挑選自己喜歡的,這個過程也是確認自我價值的過程;第二,多聽聽專家意見;第三,最好先關注幾個自己喜歡或符合自己氣質(zhì)的畫廊,然后與其保持日常溝通 ,這樣一是對自己所關注的作品會擁有第一手信息,二是對這些藝術家的未來的動態(tài)也可以跟畫廊交流討論,我想“參與”本身可以體現(xiàn)出作為當代收藏家的很大價值所在吧。
另外作為工薪族,根據(jù)自己每月固定薪資再加上年終獎等收入,如果看上了某些作品,可以跟畫廊積極溝通付款方式和時間的問題。我想任何畫廊都會歡迎積極而喜愛藝術的藏家,會愿意跟你一起想辦法解決預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