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數(shù)學教學;教學設計;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0463(2012)11—0050—01
在新課改實施以來,數(shù)學教材的內容、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結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師生的角色等都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因此,如何恰當?shù)剡M行教學設計,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便是教師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教學設計的策略
1 教學設計要注重學情分析。教學設計是指教師在教學之前,運用系統(tǒng)的觀點和方法,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對教學過程中各個環(huán)節(jié)、各種教學方法及教學步驟等進行預先籌劃,預設教學情境,以便達成教學目標的系統(tǒng)性設計。因此,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設計時,應當以學生為依據(jù),認真進行學情分析,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講學生之所缺,練學生之所需;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分析教學內容,選擇教學策略,設計適合本班學生的有效教學程序,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高效地學習。
2 教學設計要創(chuàng)設富有趣味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教學“上下”這一課時,我先在黑板上畫了一棵大樹,并在上面畫上眼睛、鼻子、嘴巴,學生覺得很可笑,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這棵大樹上。接著,我給他們講故事:“在大森林里住著一位樹爺爺,他善良慈祥,與小動物們相處得很好。每天,有許多小動物陪他聊天,看,今天誰來了?”這時,我邊講邊貼上其他動物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并說一說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學生的小手舉得高高的,搶著回答??梢?,這種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到學習數(shù)學是有趣的、愉快的。
3 教學設計要分析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是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基礎,教學設計要研究學生的知識起點、能力水平,要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把握學生學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力求使教學內容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心理特征。如,“前后”這一課要求學生會辨認“前后”的方向和相對的位置。對于“前后”學生已有很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因此不到30分鐘他們就全部掌握了本節(jié)課的內容。所以,在個性化的設計里,我又預設了與本課知識有聯(lián)系的內容:小紅前面有3個人,后面有2個人,一共有幾人?在教學中只有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認識學生的差異,才能選擇恰當?shù)慕虒W策略和教學方法。
4 教學設計要注重新課的導入。新的教學內容和導入需要精心的設計。設計好如何導入,如何啟發(fā)學生,能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在教學“通分”這一課時,我設計的導入是:“今天我們學習通分,什么是通分老師也不知道,你們能幫老師解決嗎?”這種設計,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質疑導入,而是對問題的開發(fā),是對學生個體潛能的激發(fā)。
5 教學設計要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師的教學風格與教師的學識、修養(yǎng)、興趣、特長、口語表達等有著密切聯(lián)系。例如,在教學中,有的教師善“導”,導學生生情,引學生入境;有的教師善“問”,巧設疑問,激疑問難;有的教師重“情”,等等。它體現(xiàn)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技巧和教學特色。
二、如何進行教學設計,構建高效課堂
1 根據(jù)教學對象設計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制訂分層的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水平與認知程度設計教學,以便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2 根據(jù)教材內容和特點設計教學內容?,F(xiàn)代教育要求教師要徹底轉變觀念,從教材中跳出來,既依據(jù)教材,又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從而能夠達成教學目標并促進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在備課中可考慮以下問題:(1)學生是否已經(jīng)具備學習新知識所必須掌握的知識與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樣?(2)哪些知識學生已有初步的生活經(jīng)驗,哪些知識與學生相距較遠,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促進學習?(3)哪些知識學生基本能夠自學,哪些知識需要教師進行點撥、啟發(fā)、引導?這樣,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又提高了學生在新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構建了高效課堂。
編輯:劉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