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學生剛剛學寫整段作文,不懂寫作方法,缺乏寫作素材,因此,三年級的作文指導尤為重要。小學語文老師應該高度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學生引好路。
一、要有興趣,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
1.應順應兒童天性,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第一學段的小學生,他們喜歡把一天中自己家里發(fā)生的事或同學間發(fā)生的事不分重點地講一遍,沒有聽眾時,他們還會自言自語。根據(jù)這一特點,我讓孩子們把和老師想說的悄悄話寫在本子上,想怎么說就怎么寫,不會的字可以寫拼音。寫好后交給老師,并告訴他,我是他的第一個忠實的讀者。我還會把他寫的每一句話讀給大家聽,讓大家和他一起分享這份快樂。如果有的句子不夠通順,我讀的時候就會直接改過來。這樣不但會使孩子感到驕傲、自豪,還會引來其他孩子的羨慕,久而久之會有更多的孩子喜歡上寫話。
2.抓住生活契機,隨時寫作。有很多孩子在語文學習中,認為習作是最難的。他們在習作中無話可說,三言兩語就結束了。究其原因,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些孩子平時見聞少,不善于觀察,不善于積累。教師要引導他們觀察周圍的事物,豐富自己的見聞,鼓勵學生及時記錄,用筆表達。教師可以不按照教材上的進度或要求選擇寫作內容,而應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視野和感性經驗中取題立意。比如,我們剛學完《爭吵》一課,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很接近,課文中的故事在很多同學身上都有發(fā)生。所以,這就是練筆的最好機會。我讓學生寫一寫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從他們的表情中,我看到了往日對作文有畏難情緒的同學,這次也躍躍欲試。總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對待每一篇習作,及時鼓勵,讓學生對寫話有興趣、有信心、有熱情,充分想象,自覺表達。
二、要引導學生學會積累,做到有內容可寫。
1.留心生活,積累寫作素材。素材積累的最高境界是養(yǎng)成習慣。不少學生作文脫離實際,生編硬套,字數(shù)少,像擠牙膏似的想一句寫一句,內容空洞,這就是缺少素材積累。沒有積累,作文就是空談,就是無米之炊,就是空中樓閣。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我鼓勵學生堅持寫日記,留心觀察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理解生活,挖掘生活中的閃光點,寫真人真事書真情實感,積累寫作素材。
《語文新課程標準》認為“寫作時運用書面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知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強調“寫作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寫作要有真情實感,要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因此,生活中的事例、見聞、感受,都能給予重視,養(yǎng)成隨時寫一寫的好習慣。今天記一記,明天想一想,后天悟一悟,積累久了,自然就能運用自如,得心應手,有話可說了。每個人的經歷不同,有些很好的作文素材很容易被孩子忽略,老師和家長要做一個有心人,幫助他們發(fā)現(xiàn)積累材料。因此,我堅持讓學生寫日記,并利用課前三分鐘讀學生的優(yōu)秀日記,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2.廣泛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多看課外書,這是每個年級學生都應該堅持的一件事,閱讀量決定孩子作文的走向,多背誦經典篇章,由易及難,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為了讓孩子有興趣背誦,可引入獎勵機制或者趣味背誦。閱讀是豐富學生積累,提高學生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同時閱讀也是學生豐富語言表達和提高生活認知力能力的重要渠道,閱讀對學生的認知能力的形成起著巨大的作用。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教師可以采用推薦好書、規(guī)定讀書數(shù)量、安排讀書時間、組織讀書匯報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好書。這樣,閱讀積累的素材就成了學生寫作的另一源頭活水。因此,我堅持讓學生寫讀書筆記。
3.研讀教材,進行語言積累。語言積累也是寫作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一篇成功的習作往往語言流暢、生動、優(yōu)美,表現(xiàn)能力強。更好的還會有自己的個性,表現(xiàn)出文學素養(yǎng)。而學生語言經常是空洞蒼白、言之無物。為了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在教學中以美文引路,使學生明白什么是好的語言,提煉出好詞好句,多讀多抄,做好語言積淀,加強仿寫,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功夫。因此,我堅持學完課文后讓學生寫讀后感。
三、要有正確的寫作方法。
1.要讓孩子理解作文的題目要求,根據(jù)要求知道重點寫哪些方面,然后幫孩子把中心歸納出來,再沿著中心延伸,也就是細節(jié)。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作文的開頭和結尾是相呼應的,第一自然段開頭開得好,才能很好地引出第二自然段,著重寫一兩件有意義的事,也就是值得寫的事,別什么都往作文里加,那就失去主題了,最后一個自然段也就是總結,應強調這篇作文的重點。
2.教師要引導孩子們學會仿寫,因為仿寫是學寫作文的必經之路,孩子們有章可循,再加上教師的正確的指導,寫作方法點撥,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很快提高寫作水平的。三年級的孩子作文水平有限,可找一些下水文讓學生先看一看。多看一些范文,收集好詞好句。
3.要引導學生掌握一些正確的觀察方法,如有序觀察,動靜結合,邊觀察邊想象,帶著感情觀察,從不同角度觀察等。重視寫作指導,明確寫作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边@就是說,傳授方法比傳授知識更重要。
四、要在賞識中體驗成功,在評改中不斷進步。
有句話說得好:“欣賞出天才?!币簿褪钦f,每個人都需要善意的贊美。老師贊美學生是一種感情投入,是驅使學生奮發(fā)向上的力量源泉。對每個學生的習作應在不同程度上采用多種方法加以賞識。
在進行作文講評時,我盡量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寫作的信心,從而不斷進步。先小組評,把自己最滿意的詞句段或新穎的開頭和結尾讀給小組聽,這樣可以互相鼓勵、取長補短。讓困難學生增強習作的信心。然后,集體講評。對于內容新穎、語句通暢且有個性的習作在班集體贊賞,以啟發(fā)全班學生,學習掌握習作技巧。
如果激發(fā)了寫作興趣,積累了寫作素材,豐富了語言,又掌握了一些寫作方法,怎能不會寫作文,不能寫出優(yōu)秀作文呢?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給予學生肯定、鼓勵、欣賞和贊美,就會激發(fā)起他們興趣的火花。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解決學生的習作問題,那么,讓學生喜歡寫作文將不再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