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知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而識字教學是基礎中的基礎。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因此,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數量、質量會對他們今后的繼續(xù)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識字過程是十分枯燥的。低年段的識字量較大,漢字又是難學、難寫、難認、難記的一種文字,這就給我們的識字教學帶來了困難。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學生們的識字質量呢?工作中我得出結論: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識字的能力。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各方面缺乏持久性、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因此,在進行識字教學時,要保持教學內容的豐富,學習形式的新穎,變枯燥為生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學是以動態(tài)形式呈現出來,而結果則以靜態(tài)形式存在于學生的主觀世界之中,為了使學生們都想學、都會學,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guī)律。
一、課堂之內,行之有效的方法。
1.歌訣俗語法。把漢字各部分拆開,編成兒歌、口訣或一句俗語,把生字含其中。如猜字謎“大口抱小口”(回);兩人在一起(倆);“傳”旁“人”去“車”來換(轉);“蝴”蝶“蟲”跑水來伴(湖);“十”上兩點上下串(斗);兩邊辛苦,心在中央,用心辨別永不忘(辨);“賽”下“貝”走來兩點(寒),等等。
2.形聲法。聲旁表音、形旁表義。在教學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與規(guī)律。漢字屬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在形聲字的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分析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柳、村、楊”,“推、抱、扔”兩組形聲字的教學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學生區(qū)分“木”旁和“扌”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學生們“木”旁表示與樹木有關的意義,“扌”旁表示與“手”或“動作”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qū)分了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木”旁和“扌”旁的漢字。
3.會意法。把幾個有具體意義的形體組合起來表示一個意義的方法。如:千口舌,舌甘甜;土里埋,木帛棉;人門閃,馬門闖;口入門,那是問;三進門,那讀閆;心入門,悶得慌;合手拿,分手掰;人失足,跌下臺;雨田雷,雨山雪;白+水=泉;禾+火=秋;日+生=星;木+旦=查;林+夕=夢;盼,用眼睛一分一分地看;采,一只手正在摘樹上的果子;修,一人小豎短,折文右上邊,三撇在下,此字認不難;初,是裁剪,是制作衣服的開始,等等。
4.比較法。被—波、琢—啄、班—斑、提—題、等—特、?!?、坐—座、橋—轎—嬌、既—即、引—張等。
5.部首法。①身體部位用字多掛有“月”部,如腦、脖、腰、背、腳等。②用手和臂完成的動作多掛有“提手旁”,如摘、提、披、撲等。③用腳完成的多掛“足字旁”,如踢、跑、跳等。
6.“猜字謎”識字。它以其幽默風趣、瑯瑯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引導小學生自編、互猜字謎,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
7.圈畫法。每課找岀一兩個最難的字,畫上圓圈,引起注意,通常學生記得最快、最牢。
8.制字卡片。學生把自制的字卡帶入課堂進行生字接龍游戲,游戲以每個學生為單位,會讀的字一個接一個地讀下去,不會的放在一邊,請教四人小組中的組長,他們互相幫助,使學生的生字接龍不斷地進行下去。這種輕松、有趣的識字方式,不僅能使學生在快樂中認識生字,而且能增強他們的互助意識,提高他們的合作能力。
在很多的識字教學中,歸類識字也是一種很好的識字方法,教會學生去歸類遇到同類字,他自己就會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識字。
另外,在識字教學中,我以滿腔的熱情為他們鋪路搭橋,幫助他們尋找出隱含在漢字中的童趣,學生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華。識字教學百花齊放,識字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成為一種樂趣。
二、課堂之外,解除束縛,開放性識字。
陶行知先生說:“文字只是生活的符號,要與生活連結在一起。”社會發(fā)展了,人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不同了,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漢字到處都有,隨處可見。因此,我們要改變思維方式,拓寬途徑,走開放識字之路。
1.利用校園文化識字。進入校園,醒目的校名、校訓,學校公開欄、光榮榜和校園的文化設施;進入班級,課程表、值日表、板報、班級制度、學生名單都是學生識字的好素材。教師應當做個有心人,引導學生認認這些字。日久天長,學生就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注意一些生字。
2.利用電視媒體識字。電視節(jié)目豐富多彩,如動畫片、兒童故事片等,學生都能從中獲取大量的信息。因此,可以引導學生在看電視時注意認讀字幕,不懂的向家長問。日積月累,通過眼看、耳聽、口問,不知不覺中,陌生的字就變得熟悉了。
3.利用商業(yè)資源識字。如今學生每天都要面對大量的廣告、商標、招牌、店名,可要求學生利用上學、放學,家長帶他們上街等機會,問爸爸媽媽廣告牌上寫的是什么,店名叫什么,柜臺上的商名叫什么,達到認字的目的。
4.利用字典識字。字典是語文學習的必備工具,也是小學語文字詞教學中最權威的工具書。我要求每個學生必須自備一本字典,強調課前準備必須將字典和語文書、練習本整齊地放在桌子左上角,并檢查學生的課前準備是否齊全。在課堂上,讓學生多動手翻字典,從而有更多機會認識更多的字。
總之,在長期教學實踐中,我創(chuàng)造出了多種多樣的識字方法,學生教學應博采眾長,綜合運用,靈活運用各種識字方法組織教學,不應局限于一種方法,讓識字教學充滿人文性。學生的利益是唯一的追求,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多認字,是最好的選擇。利用課堂內外的各種機會,在不知不覺中,一學期下來,學生的識字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是那樣的高漲,他們體驗著快樂的學習生活,也快樂地成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