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來,校車交通事故的不斷發(fā)生,引起了社會各界和政府的關注。對校車安全不夠重視,缺乏有力的財政保障,缺乏系統(tǒng)合理的管理體制,相關法律法規(guī)不健全等是影響校車的交通安全的因素。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并盡快找出可行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校車;問題;交通安全;措施
一、引 言
近些年來,農村學校的合并整改,城市外來務工人員子弟學校的增多,城市求學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使校車應運而生。校車是指用來集中接送中小學、幼兒園學生上下學的汽車類載客機動車輛。校車接送的不僅是可愛的孩子們,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然而,一件件校車交通事故,甚至是重大的惡性交通事故,使一些孩子過早地折斷了他們飛翔的翅膀,留給人們無盡的傷痛。校車的安全管理必須引起社會高度關注。
二、當前校車交通安全的現(xiàn)狀
當前,學校采取的校車運營模式一般有以下幾種:學校自行購買校車;學校臨時或長期租用客運單位客車;家長組成的包租、拼組的車輛;租用社會上私人車輛;學生自己搭乘社會上的營運車輛??v覽這些校車運營模式,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
首先是缺乏資金支持。因為資金的缺乏,所以許多學校對校車的安全運行不夠重視,把有限的資金集中投到學校教學設施的改善,卻不愿投到校車的更新、維護,許多校車不能得到及時合理的修護,車況問題嚴重。為了降低校車成本,很多學校用“無資質校車”、“報廢校車”、“黑校車”運營,而社會上的專業(yè)客運企業(yè)考慮到運輸成本,學生人數(shù)多,運輸時間緊湊等因素,也不愿意將車租給學校使用。
其次是校車超載超速。出于降低成本和營利的考慮,許多校車往往肆意超載超速,“無資質校車”、“報廢校車”、“黑校車”更是如此。同時學校的安全宣傳不到位,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比較大。
最后是駕駛員的素質整體偏低。從已經(jīng)發(fā)生的校車交通事故中總結事故的發(fā)生的原因,除了黑車的超載、車況差之外,還有一個就是駕駛員的資質差,駕齡短、交通安全意識差、違規(guī)駕駛等現(xiàn)象普遍存在。
三、校車存在交通安全隱患的原因
(一)校車安全問題未引起足夠重視
首先,教育機構對學生的安全教育不夠重視。教育機構直接接觸學生,對學生的日常交通安全注意事項的教育,大多是在放假前由各班班主任叮囑幾句,這點在農村學校尤為突出,缺少具體的交通安全講座等針對性較強的教育。其次,教育行政部門沒有做到應盡的監(jiān)督職責,忽視校車的規(guī)范這一行政許可條件。教育行政部門往往關注的是教學活動中用到的設施設備,對這方面進行較為嚴格的行政監(jiān)管和規(guī)范。而校車卻沒有受到應有的監(jiān)管,所以部分民辦學校的不規(guī)范校車也“合理”的存在。最后,家長安全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家長對超載的校車也是默許的態(tài)度,因為學校較遠,孩子能坐到校車上學放學,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家長的負擔。然而對于校車的交通安全問題,很多家長表示有擔心,但是覺得只要校車駕駛員多留心多注意,應該不會出問題的。
?。ǘ┬\囘\力不足,整治受阻
一般學校的學生接送車是核載6至19人的普通客車或面包車,并且一個學校通常只有一輛校車。而實際情況卻是,合并整改后的學校,學生數(shù)量幾乎都是幾十甚至上百人,一輛校車的運載力怎能承受。缺乏合理的校車運營渠道,具有客運資格的客運企業(yè)因利潤低不愿加入到校車行列,而其他形式的校車都不具備客運資格。校車的運力不足顯而易見。
校車建設屬于城市交通的一部分,也是其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在農村更為明顯,當眾多農村學校的學生有校車需求時,社會卻不能提供足夠供給資源。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對廉價的校車都有同樣的需求,農村地區(qū)對價格方面更為敏感,所以在現(xiàn)實中,極少的利潤空間導致合格的、安全的交通工具無法承擔校車角色。然而對校車進行嚴厲整治,會使運力驟減,不少學生不能按時回家,會讓更多的學生無車可坐,部分學生和家長對此不滿意,對于交警的檢查敷衍甚至欺騙,使校車的整治受阻,無法獲得實際情況,不能向政府提出相應解決建議。
(三)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
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對校車安全問題紛紛出臺相應措施、辦法,旨在保障校車的安全,避免悲劇的發(fā)生,加強校車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但現(xiàn)行的校車立法大多是屬于校車安全技術規(guī)范或者安全管理規(guī)章的范疇,因其立法層次較低,處罰依據(jù)弱,對違法的校車交通行為,很難構成強大的威懾力。且現(xiàn)實中還存在大量非法校車,對此現(xiàn)行法規(guī)中沒有明確的界定和處罰辦法。
(四)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共管機制
政府部門作為核心部分,其態(tài)度直接影響周圍相關部門。政府部門不重視的態(tài)度,教育、交通、安監(jiān)、公安、消防、運管等部門的協(xié)調和配合程度也受到影響,責任劃分不明確,各部門之間對校車交通安全這一塊都是推諉的態(tài)度。所以對于解決學生的交通安全問題,政府部門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沒有強有力的推行解決措施,也就不能真正的解決校車的交通安全問題。
?。ㄎ澹┤狈y(tǒng)一的校車標準
由于校車交通事故的不斷發(fā)生,國家也出臺了一些相關新校車的標準。新的校車標準在校車的顏色、標識、座位間的距離、車窗的高度等方面都有了詳細的量化標準。強制規(guī)定,校車內不能站立學生,每個兒童座位都應該裝置安全帶,臨通道的兒童座位應該裝置座椅扶手等。未達到新標準規(guī)定的校車不準上路,一旦發(fā)現(xiàn),必受嚴懲。
目前,國內沒有專門生產校車的廠家,要想生產出符合國家標準的校車,且要滿足大量的校車需求,還是存在許多局限。校車的高昂造價和各地的經(jīng)濟條件相矛盾。所以,要想短時間內取代國內所有不合標準的校車,存在很大的難度。
四、應對校車交通安全問題的措施
由于我國校車交通安全問題頻發(fā),從綜合治理的角度來看,由政府主導,聯(lián)合社會各行政職能部門,確定校車的責任主體是政府,堵上校車交通安全的漏洞。
?。ㄒ唬┘哟蠼煌ò踩逃麄鞯牧Χ?br/> 首先,公安交管部門積極走進校園,加大對學校老師和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學校在日常教育科目中增加交通安全教育科目,使老師和學生能認識到校車安全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護、保護意識。其次,學校對校車駕駛員有監(jiān)督和管理的責任。監(jiān)督駕駛員必須定期到交管部門學習交通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及時了解各種交通法規(guī),防止出現(xiàn)思想麻痹的現(xiàn)象,為學生的交通安全保駕護航。最后,加大對學生家長的安全宣傳力度,讓孩子拒乘“黑車”和超載車輛。
?。ǘ┯烧鲗?,加大對校車的財政投入
由于學校的整改合并,許多學生上學路程變遠,校車的需求也就日益增大。政府作為學校布局調整的負責人,在某種程度上確實損害了一些學生的利益,有必要為這些利益受損的孩子們做出補償。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這些地方的學生都需要校車。但是這些學校,大部分都沒有獨立購買校車的能力,資金不足的問題突出。學校作為非營利組織,無力單獨解決這一問題。由政府主導,對專用的校車進行部分財政補貼,幫助學校配置專用校,從大局出發(fā),妥善解決學生的交通問題。
?。ㄈ┱罅Ψ龀帧肮换毙\囘\營
提高校車的運營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公交化”運營。例如遼寧省寬甸縣的山區(qū)校車運營,就是由政府主導,和當?shù)刂\營公司簽訂合同,公司專門成立一個叫做校車安全辦公室的部門,專門負責校車的運營,政府承擔一切費用并承擔監(jiān)督和管理責任。有些類似與發(fā)達國家的做法,就是由政府出資購買公共服務。這樣,全縣專門向廠家定制的12輛校車,卻承擔了10多個鄉(xiāng)鎮(zhèn)5000多名學生的接送任務,運行四年來從未發(fā)生事故。對我國的鄉(xiāng)鎮(zhèn)農村學校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ㄋ模┐_立政府是責任主體,加快校車立法進程
校車的安全運行,政府是責任主體,其他相關行政部門,教育、交通、安監(jiān)、公安、消防、運管職責要明確,相互配合協(xié)調,以保障學生出行安全。此外,《中小學校校車立法》迫在眉睫,校車的優(yōu)先地位要盡快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并明確規(guī)定政府責任、技術標準、違法處罰辦法、財政支持等各個方面。制定切實可行的“校車優(yōu)先”實施辦法,確保校車的優(yōu)先權,出現(xiàn)校車交通安全事故的責任主體進行嚴懲,統(tǒng)一全國校車技術標準,從外形到顏色,全國中小學要統(tǒng)一使用。
?。ㄎ澹┨钛a國內校車制造空白
目前,我國專門生產校車的廠家還沒有,校車制造技術也是存在盲區(qū)。車輛制造企業(yè)應該看到目前中國這塊空白市場的潛力,借鑒國外校車制造經(jīng)驗,制造專門針對學生使用的校車,加大校車研制開發(fā)的投入,盡快填補中國的校車制造空白區(qū)。
參考文獻:
[1] 王穎懿,陳翠萍.堵上校車安全管理的漏洞[J].交通與運輸,2008,(2):22-23.
[2] 湯三紅.校車交通安全問題及其治理路徑[J].交通企業(yè)管理,2008,(5):4-6.
[3] 雷萬鵬,徐璐.農村校車發(fā)展中的政府責任——以義務教育學校布局調整為背景[J].中國教育學刊,2011,(1):16-19.
[4] 蘭繼軍,焦武萍,許渭生.“隔離”現(xiàn)象與幼兒園校車安全事故[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0,(3):1-4.
[5] 游振云.直擊校車安全[J].安全與健康,2007,(11):18-19.
[6] 江小樓.校車安全問題追本溯源[J].道路交通管理,2008,(10):14-16.
[7] 牛笑鴻.校車管理規(guī)范化需長效機制[J].道路交通管理,2010,(9):50-51.
[8] 丁芝華.發(fā)展我國校車市場的關鍵路徑:立法先行[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0,(6):61-64.
[9] 劉華蓉.教育部、公安部要求:加強校車管理 確保學生安全[N].中國教育報,2008-1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