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鱉靠河沿”是微山湖邊有名的地方特色小吃,這種鄉(xiāng)土氣息濃郁的地鍋菜在微山湖邊的漁民家庭中現(xiàn)在還經常能夠吃到。過去,湖中漁民在船上生活,為了節(jié)省燒火的柴草,一般將現(xiàn)捕的活魚,用湖中水,在大鐵鍋中燉,鍋邊貼上手掌大小的面餅,魚熟了,鍋餅也連蒸帶烤地熟了。吃著魚就著面餅,喝著鮮美魚湯,一頓飯吃得有滋有味。
據(jù)說:“老鱉靠河沿”這道菜與乾隆皇帝下江南有關。乾隆帝下江南時路過微山湖,來不及備辦膳食,便有老漁民獻上此菜,乾隆帝吃后,覺得口味甚好,問此菜名。這菜原是湖中漁民的家常飯,并無名稱。老漁民靈機一動,回稱道“老鱉靠河沿”。隨從官員忙附和說:聞聽乾隆爺下江南,路經微山湖,連湖中千年老鱉也來岸邊朝拜,乾隆皇帝聞言大悅。自此之后,這道菜就有了“老鱉靠河沿”的名字。
到過微山湖的人,總會聽說“老鱉靠河沿”的吃法。然而要想吃到真正的“老鱉靠河沿”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菜中的老鱉不一定是真正的老鱉(甲魚),而是用面食貼制的鍋餅。貼鍋餅用的正宗面料是芒子米碾成的面粉,現(xiàn)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湖采摘苦茳草結的芒子米已經成為稀奇的事了,所以要想吃到真正的芒子米鍋餅很難,現(xiàn)在做鍋餅用的面料一般是豆面摻小麥面或玉米面?,F(xiàn)在地鍋里的菜肴不光有魚,有的還擴展到牛肉、羊肉、雞肉、鴨肉等。
做老鱉靠河沿這道菜時,先在菜鍋里加上齊全的佐料,用柴火將魚湯煨開。魚可以是微山湖中烏魚或鯽魚,有時還要拌以土豆相燉,等到菜熟至七成,往鍋里添一碗水,再把揉好的面揪成拳頭大小的面團,在面板上拍成餅子,用手掌托著,稍微往餅子中心蘸點水,往熱鍋上一貼,餅子就貼在菜鍋的邊沿上了。整個鍋沿貼滿之后就像一只只老鱉爬滿河沿,這就是所謂的“老鱉靠河沿”。把鍋蓋嚴后,鍋下要不停地燒火,咕嘟咕嘟的聲音從鍋中冒出,魚的鮮美味道全都被“老鱉”喝進肚里。待鍋燒得大冒白氣時,停下火來燜一會兒就能掀鍋了,只見金黃的鍋餅整齊地排在鍋沿上,發(fā)出沁鼻的香氣,拿起小鏟在鍋的四周一鏟,鍋貼全都滑落到菜鍋底部。當你拿起噴香的鍋餅,咬上一口牛蹄筋兒似的,其味道美極了。如今,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漁民的菜肴逐漸豐盛起來,但“老鱉靠河沿”這道菜卻一直在漁民的餐桌上流傳下來,來微山湖旅游的客人,常常提出要品嘗 “老鱉靠河沿”這道地方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