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點心,人們似乎覺得那只是由商店,或者馃子房(即食品加工廠、蛋糕房)出售、加工的好食品。如果家人想食用,那必須到商店或馃子房購買,否則是無法享受美味的。其實,在烹飪原料極其豐富,人們烹飪技術(shù)日益提高的今天,我們在家里也可以制作出幾款像樣的酥點來增加飲食內(nèi)容。
一、馬蹄酥
備用原料:面粉500 g,豬油185 g,白糖100 g,豆油1500 g(實耗約40 g)。
具體做法:1. 先取250 g面粉,加入125 g豬油,擦成干油酥;再取250 g面粉,加入60 g豬油和65 g左右的溫水,和成水油酥。二者的軟硬程度盡量一致,以便成形。2. 將水油酥先按扁成餅,把干油酥放在上面,包嚴,按扁。用面杖搟成長方形片狀,兩,疊成三層,再搟成長方形薄餅,切去邊緣不齊部分,放在中間搟薄。從一側(cè)卷起而成為卷狀,用手捋順一下,盡量細些為好。3. 將面卷切成7~8 cm長的段,共切約10段,再將每段用刀從中間順切而成為2個條塊,刀口朝上并攏。雙手各執(zhí)一頭,花紋朝上抻長,都往里挽,過來,倆手捏處并合,捏死,使其自然成為馬蹄形狀生坯(如果捏口處翹起,則用水調(diào)面糊粘?。?。4. 油倒入鍋中,燒至七八成熱時,將生坯逐一放入油鍋中,炸色澤金黃,漂起且層層張開時撈出,瀝去余油,放在盤中,趁熱撒上白糖即成。
成品特點:形象馬蹄,質(zhì)地酥脆,口味香甜。
溫馨提示:1. 從本品用面粉和豬油的比例看,豬油的數(shù)量較大。如果家人對豬油不適或感覺油量過大,那可以改豬油換植物油或減少用油量。2. 因為本品同時用了干油酥和水油酥,所以要求大家將這兩塊面團擦(和)的軟硬一致,便于操作成形。從表面上看,本品沒有餡心,但我們可以將干油酥視為水油酥的餡心。只有將“餡心”包嚴、包實、包勻,才能將生坯和成品做得層次分明,形象逼真。3. 在卷卷時,盡量長些為好,便于切成長條和挽卷。當(dāng)兩端捏死后,盡量少留劑痕,如果有劑痕,那也平整為好。4. 炸生坯時,油鍋不能太涼,否則會影響成品的膨脹效果。5. 要趁馬蹄酥剛出鍋高溫時撒白糖,使糖粒融化部分,便于粘著其他糖粒,增加甜味。
二、菊花酥
備用原料:面粉500 g,雞蛋5枚,豬油、白糖各150 g,豆油1 500 g(實耗約75 g),香精數(shù)滴,食用色素微量。
具體做法:1. 面粉中加入豬油、雞蛋、白糖和少許水,和成面團,蓋上濕布,自然餳一會兒。2. 將餳好的面團再重新揉合,搓成長條,均勻地下成40個劑子,逐個搟成直徑約8 cm的小圓餅。3. 每次取2張小圓餅,摞在一起,以中心為起點,呈放射線狀向邊緣均勻切3刀,使其放射角均為120°。這樣在一個平面上就自然出現(xiàn)3塊相等的扇形,兩片面餅就出現(xiàn)6塊扇形。將其每2~4塊按同一角度摞起來,然后用刀從尖角處開始,橫切成較細的面條狀,直至切完,并且要求不要弄亂原形。4. 用尖頭筷子在面條絲尖端處往里夾起,豎直而成為上小下大的生坯。再用筷子將中間夾死、粘連,整理好形狀后可抽出即為菊花生坯。5. 油倒入鍋中,燒至六七成熱時,將菊花生坯用筷子夾著放入油鍋中,見面條張開,抽出筷子,再用筷子撥動,呈菊花形,成熟時撈出,瀝凈油,放在盤內(nèi),趁熱撒上用香精和色素調(diào)上色的白糖即成。
成品特點:形似菊花,質(zhì)地酥脆,口味香甜。
溫馨提示:1. 在和面時投入的輔助性原料較多,而這些輔助性原料又多是液體,這樣加水量就相應(yīng)減少。2. 和好面團后要自然餳一會兒,便于各種原料在其中發(fā)揮應(yīng)有的作用。3. 當(dāng)兩張小圓餅摞在一起的時候,必須采用正確方法平均分成3個扇形塊。刀工后的小圓餅,刀口似乎與“奔馳”車標(biāo)一樣,圓圈中有個“丫”字形。4. 在摞起的扇形餅塊上切小面條(也為小酥條)時,一點要粗細均勻,這樣“花”瓣兒看著也會舒展、協(xié)調(diào)、一致。5. 如果害怕生坯擺放時間長走形,那就邊切邊夾邊炸。當(dāng)然,在具體的炸制過程中,用筷子必須夾住“花心”,否則酥條容易散花而影響成品形狀。6.色素的顏色可以多選擇幾種,比如紅、黃、粉等,凡是適于自然中的菊花色澤就行。只要是家人的喜愛,就是我們理想的選擇。
三、牡丹酥
備用原料:面粉500 g,棗泥150 g,豬油150 g,白糖100 g,豆油1500 g(實耗約75 g),紅色素少許。
具體做法:1. 先將200 g面粉加入100 g豬油,擦成干油酥;再將另300 g面粉加入50 g豬油和適量的溫水和成水油酥;兩塊面團要軟硬一致,分別放置自然餳一會兒,便于成形。2. 將兩塊面團分別下成10個劑子,團圓;把水油酥分別按扁,包上干油酥,捏嚴包口。3. 將包好酥的面團按扁,用面杖搟成圓形薄餅狀,再對折幾疊,包上15 g棗泥餡而成為饅頭形,包口朝下放在面板上,依法做完。4. 豆油倒入鍋中,燒至七成熱時,把包好的“酥饅頭”用快刀從頂端交叉切4刀而成為8瓣兒,用手將“花瓣兒”層層抻展開,捋順好,下入油鍋中,慢慢炸之;見花瓣兒張開勻稱,并且色澤金黃漂起時撈出瀝油。5. 把白糖搓入少許紅色素,撒在花瓣兒上即成。
成品特點:形似牡丹,質(zhì)地酥脆,口味香甜。
溫馨提示:1. 本品的水油酥量大,而干油酥量小就便于包制。這兩塊面團不僅要求軟硬一致,而且分別下成的10個劑子大小還要均勻,便于牡丹花朵開放得整齊劃一。2. 刀切花瓣兒時刀距相等,深度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使花瓣開得大小有保證。3. 因生坯形狀較大,故不宜在太熱的油鍋中炸制,防止里生外熟,或里熟外煳。一般在七成或七成以下的油鍋中炸即可。4. 為了強調(diào)色彩效果,也可以將色素用水溶解后涂抹在生坯表面,使成品形象更逼真,色澤更艷麗,感覺更誘人。
家常酥點品種較多,但這里只選擇幾種較具形象,大家一看就會做的品種加以介紹。我覺得,這幾種酥點,不僅家人可食,而且到了逢年過節(jié)還可以多做些饋贈親朋摯友。讓他們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會看到制作酥點技藝在關(guān)東家庭烹飪中體現(xiàn)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