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市井里經(jīng)受著刺耳的喧囂,偶爾想起大山深處的鴛鴦溪,就像是在饑渴中猛然嘗到雪梨的滋味,使人立刻陷入那一派景清泉冽,氣爽神寧的幽邃境界。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山間不聞車馬喧,波平更映秋葉美?!闭f的正是鴛鴦溪風(fēng)光。隨便什么時候,聽著那優(yōu)美的旋律,仿佛就有了一只催眠的手掌,輕輕拍撫著安靜的心。
說起鴛鴦溪,它的清幽與靜謐,不能說與一路上的艱辛跋涉絲毫無關(guān)。最令人無法忘懷的,是那段沿山勢蜿蜒爬升的土路。沿途沒有期盼中的成片樹林,甚至沒有一棵像樣的樹,在秋天,連草都黃了。烈日乘機越來越毒,漫山遍野如同是燒焦了一般。在習(xí)習(xí)清風(fēng)中揚起的塵土,就像高高卷起的海浪,一排排不斷拍打著兩邊的車窗,并防不勝防地從玻璃縫中硬擠進來,弄得人身心疲倦,有點昏然欲睡。汽車翻過山岙,一路滑行到了宜洋村,所見又是一個山高地狹的小村子。鴛鴦溪究竟藏在哪里?單從村前那一線叮咚作響的淺水,不必說外地游客,就算是本地人,也怎么都看不出鴛鴦溪的影子來。但不要緊,只管順著水流信步走下去,不要回頭;或者繼續(xù)往東,經(jīng)望鴛亭,從情嶺攀援而下,很快就眼界頓開,奇跡出現(xiàn)了。鴛鴦溪就靜靜地躺在那深深的山谷里,讓你猛然震懾于那驚心動魄的美!
由此不禁令人心生感慨,美是否總要歷經(jīng)艱難的探索,然后才被意外發(fā)現(xiàn)?祖國大地這么遼闊,鴛鴦溪偏偏就躲在地處東南一隅的福建鷲峰山里。躲在鷲峰山里也無不可,又偏要秘密藏在這崇山深壑中,路又這么難走。它已經(jīng)在這里靜候多久了?可是世上不知道還有多少人至今連聽都沒聽說過它的名字。他們心目中從來沒有存在過這個美麗地方。路途雖然相隔萬里,人們對美的渴求應(yīng)該總是一樣的迫切。我們天生成為它的鄰居,我們是有福了。那些遠在他方的人們,他們今生會不會就此與鴛鴦溪擦肩而過,卻無緣于匆忙之間回首一瞥?鴛鴦溪似乎并不在意這些,始終這么安靜。
2
鴛鴦溪舊稱白巖溪,因溪水特別清澈,巖石特別白亮而得名。整條溪源于政和縣境內(nèi),斜斜穿過屏南與周寧的交界地,最后流往寧德入海。在寧德境內(nèi)稱霍童溪。去過的人都知道,兩岸谷深林密,巖絕灘險,風(fēng)景特別幽美。
我很快就進入了角色。從山頂俯望鴛鴦溪,但見林木掩映,清風(fēng)送爽,一帶白霧自谷底輕輕浮起。屏息寧神,隱約聽見溪谷中遙遙傳來澗水的訇鳴聲。待到置身溪畔,忽像一下子陷入到萬丈谷底,兩邊狹岸夾流,危巖壁立,頭頂?shù)年柟馊绨遵x過隙,一閃即逝。舉目看天,天就像是一條流淌在空中的狹長溪流。我忽然想起了“坐井觀天”一詞。此處正像一個特大特長的古井,周圍群山緊鎖,仿佛只有那一線藍天才是唯一的出口,此外已經(jīng)別無出路。沿溪溯流而上,但見一潭接一潭,一灘套一灘,一瀑連一瀑,一石挨一石,如同是上天特意擺下的一個連環(huán)陣。環(huán)環(huán)相套,陣陣相連。人穿行于其間,或者是淺水軟沙,或者是巨巖裂隙,或者是懸崖峭壁,或者是蒼藤古樹,道路總是被中斷,方向總是被改變。竟不能平平坦坦地走上五分鐘。
現(xiàn)在我才知道,原來美也是不能割裂的。鴛鴦溪并不乏突出的景點。峭拔秀麗如巖后村,曾經(jīng)是閩東最早的革命根據(jù)地之一。洋洋大觀如白水洋,號稱三萬平米水上廣場,聞名遐邇。更有氣勢奪人的百丈漈瀑布,據(jù)說當(dāng)年《西游記》劇組到此游歷,站在瀑下,竟激動得說不出話,看那如虹的水練自百米山崖上凌空而下,山鳴谷應(yīng),氣勢浩蕩,再看山崖下還有深洞,洞外峰尖色秀,水亮流白,儼然是一個天然的水簾洞。不覺深恨此前不曾耳聞,否則那一出猴王戲的外景,實非此地莫屬。再遠一點,上游還有一處叫洞宮的神奇地方,對岸峭壁千尋,半中間有洞府如宮,深不知幾許,約可容百人。舊日曾有一股流匪龜縮洞中,晝伏夜出,為非作歹,官兵們數(shù)戰(zhàn)而不能下!這些,確實是那樣的吸引人,卻又是這樣和諧地組合在一起,使我始終無法將它們一個個分開來描述。一分開來,它們似乎就成了一個個孤立的景點,而不再是美麗鴛鴦溪的組成部分了。
是的,這里真是太美了。這里的水特別清澈,特別靈動,嘩嘩的水聲也特別爽脆。這里的蟬聲高邁而澄明,激越而透亮,偶爾自山林深處傳來的一兩句鳥鳴,也顯得格外的幽婉和清麗。這里地處深山,由于絲毫沒有外界的喧嚷和浮躁,顯得特別靜謐,靜謐得使人單純,使人質(zhì)樸,使人隱隱然感到有點兒緊張,甚至有點兒不安。如此雄奇的勝景,如此幽靜的境界,發(fā)生世上最奇妙的事情,實在是理所當(dāng)然的。不發(fā)生倒有點不正常。而將人類自古最美的情感納入到這里,和這里的深澗幽谷,這里的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以及一草一木聯(lián)系起來,也只有大自然才有這樣的膽識和魄力!
這里真的進入到美的心臟了,我覺得。雖然人在這里,有時候仍不免想起外界的惡濁與鄙陋。
3
鴛鴦棲息在這里,不知有幾百年了。鴛鴦鳥情篤性烈,自古是愛情的化身。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涉及鴛鴦的詩句楹聯(lián)加在一起,可謂汗牛充棟?!对姟ば⊙拧分幸延小而x鴦》的篇目,借指謂富貴人家。此鳥系人類的世親。但人們似乎更愿意相信它們是唐朝名將張錦與妻柯素貞羽化而成。因生前含怨遭殃,變成的鳥,就稱做鴛鴦。
查史料,黃巢率領(lǐng)的義軍果然曾轉(zhuǎn)戰(zhàn)于福建。而傳說中張錦受命南征,不忍心與義軍決戰(zhàn),自刎以謝天下的地點——政和鐵嶺一帶,距鴛鴦溪正不遠。推想他死后靈魂遨游廣闊天地間,發(fā)現(xiàn)一條溪流風(fēng)光秀麗,落而化成一只美麗水鳥的地方,該就是屏南的鴛鴦溪無疑了。至于說張錦生前錦袍加身,變成的雄鴛鴦艷麗,素貞身穿孝服,變成的雌鴛鴦素潔,以及他們家住東北,魂游南方,因此年年都要回老家探親一次,成了“歲歲南歸不脫期”的候鳥,這些皆與鴛鴦鳥的外形特征乃至生活習(xí)性不期而合。不能不佩服編撰者的鐵嘴鋼牙。
這條溪是美麗的,鴛鴦是美麗的,傳說更是美麗的。傳說中美麗的鴛鴦鳥棲息在這條美麗的溪里,真是天作之合。愛情是美麗的,鴛鴦是美麗的。是愛情因為鴛鴦而美麗,還是鴛鴦因為愛情而美麗,現(xiàn)在都不重要,它們早已經(jīng)在這里不可分割地融為一體了,并且已經(jīng)在人們的心目中扎下了深根。我想愛情自古應(yīng)是很公平地分配給了每一個人,只是每一個人都沒有力量好好地把握住它,珍藏住它,呵護住它,使它在歷史的長河中經(jīng)受了許多異質(zhì)的驚嚇,肆虐,侮辱和欺騙,因此人們才會共同幻化出一個美麗的影子落在鴛鴦鳥的身上。我想傳說中的愛情越美麗,越能說明現(xiàn)實的愛情是如何飽受苦難。
這里沒有污濁,沒有喧囂,沒有弱肉強食,沒有欺騙和暴力。隔著重重高山,道道峻嶺,在這現(xiàn)實之外的愛的圣地,愛情再不用在荒郊野地飛來飛去,尋尋覓覓了,愛情可以將翅膀輕輕地折疊起來,放在背上,在這青山綠水之中自由自在地好好休憩一下了。愛情確實也需要休憩一下了。這人世間最美麗的和最純潔的情感,自古就承受著太多太多的重負,差不多面目全非。現(xiàn)在,愛情需要在這里靜靜地愈合傷口,怡養(yǎng)精力,需要讓日子一天天過得悠閑而充實。一切的丑惡,一切的虛偽,一切的世俗偏見,一切的殘暴和一切的勢利眼,都給我走開去,走得越遠越好!時間,你請慢一點。
——但是,世上似乎并沒有絕對安靜的地方。不知人們最初是怎么發(fā)現(xiàn)這里有鴛鴦鳥的。聽鄉(xiāng)人說,宜洋村很早就有人以稻谷為餌,成雙成對地捕獵鴛鴦鳥就近賣給商賈闊少,或者不遠千里,送到大山之外賣給各地的動物園,以供飽食者即興觀賞。愛情遭到了踐踏,遭到了凌辱。愛情感動萬千蒼生,卻不能觸及麻木的神經(jīng)。
——但是,愛情是堅貞不渝的,愛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據(jù)說只要有一只鴛鴦不慎落入到捕獵者的籠子里,另一只必徹夜守于籠外,至天亮不肯獨去,寧可雙雙被擄也不愿棒打分離。如果只單只被俘,幸存的一只亦絕不肯獨活,必日夜以頭擊石,自殺徇情。愛情不允許以任何手段和任何名義加以褻瀆!
——但是,現(xiàn)在這里已徹底恢復(fù)了寧靜。愛情在漫漫的時間長河中猛然上升為美,溢出了溪谷,彌漫到了大山內(nèi)外,獲得人們廣泛的理解和敬慕?,F(xiàn)在,再也沒有什么人敢來這里胡作非為了,再也沒有人敢貿(mào)然來驚擾這一方凈土了,再也沒有噩夢了?,F(xiàn)在,真的可以在這里好好休息了。你來吧,你們都來吧。
4
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時至今日,這方茂密的森林依然保持良好,很少遭到破壞,尤其溪右岸,大部分還是原始森林。放眼望去,但見老藤盤踞,蕭木橫斜,古拙典雅之氣撲面而來,滌蕩你的五臟六腑,使人一下子變得神清氣爽,不知疲倦是何物。在這片充滿宇宙靈氣的山水間,除了情鳥鴛鴦外,還生長著白鷴、貓頭鷹、麂和穿山甲等,更是獼猴的自由王國。
獼猴如今雖說已不多見,當(dāng)年卻多得猴滿為患。就在整個游覽區(qū)的最下端,現(xiàn)在叫做仙橋的地方,溪面頗為狹窄,上面橋小而高,飛架兩岸,如游絲掛壁,古氣熏人。橋下水流湍急,一泓深潭碧波瑩瑩,綠陰蓋頂,站在橋上翁然有聲,令人心悸。此處曾是獼猴的諱地。
據(jù)說過去這里并沒有橋,只在水淺處扔幾個石頭做橋心,供過往行人姑且墊腳。不想成群的獼猴正好從對岸一路跳將過來,與人爭食,把剛剛種下不久的花生、蘿卜、馬鈴薯等作物,一股腦兒拔個精光。年年如是。人們辛辛苦苦種下的莊稼,總是輪不到自己去收割。打,打它不著,罵,罵它不怕,還沒等人走到近前,它一聲嘶鳴,早已飛身上樹,把一個通紅的屁股對著你的臉在搔哩!有人氣之不過,乃心生一計,撤去橋心石,將系好繩子的干葫蘆置于潭中,繩子另一端系一石塊沉入潭底,讓葫蘆浮在水面,做成好端端一排橋心狀。獼猴不知有詐,依舊雀躍而至,不幸踩著葫蘆兒,俱落水中矣。
這是一個不失為有趣,但卻感覺涼沁沁的傳說,為鴛鴦溪的風(fēng)光平增了幾許生氣,雖然有點古老。曾是人類祖宗的猴子,終不如不肖子孫聰明,這符合進化論的觀點,以至于竟受騙上當(dāng),一絲不掛地跌入深潭之中,雖說不免狼狽,但自己既不爭氣,也就不能怪罪誰。只不知其最終能否死里逃生,游出深潭,從此痛改前非?
如今的游客,只懂得站在橋上臨風(fēng)沐日,美目流盼,看看腳下的雄瀑,聽聽頭頂?shù)镍B鳴,便自以為風(fēng)流,實不知內(nèi)中的曲折。唯知情者還能約略看出兩岸山上那一坵坵荒地的輪廓。
5
鴛鴦溪的神雋奇觀,讓不同的游客從中獲得了不同的體會。有人用“曲徑通幽”來概括,頗得此中的妙蒂,又有人感慨它如此古老而神奇,卻發(fā)現(xiàn)得這樣晚!甚嘆其藏在深山人未知,亦不無道理。
福建電視臺的陳先生乍到此處,立刻就被這方美景深深震撼,只身躺在溪石上陷入了沉思:為什么這么美的地方,不是人類先發(fā)現(xiàn),而偏偏是被一種鳥首先發(fā)現(xiàn)了呢?他由此想到,正如現(xiàn)在人們由于深埋在工業(yè)時代的塵埃中難以翻身,于是向往自然界的純凈質(zhì)樸一樣,人類美學(xué)發(fā)展的最終趨勢是不是會返璞歸真?
我是本地人,我去過不止一次鴛鴦溪。每一次游覽,靈魂都得到一次新的洗禮。鴛鴦溪在這一方土地的白紙上,真可謂神來之筆。
我想,是鴛鴦發(fā)現(xiàn)了美景也好,美景發(fā)現(xiàn)了鴛鴦也罷,二者如今已經(jīng)在這里完全融為一體了。奇只奇在,這些傳說中美麗的精靈,年年北歸年年又南下,最北處,遠在內(nèi)蒙古或者東北北部,而它們只憑著一雙與生俱來的肉翅,怎么會飛越萬里迢迢,始終準(zhǔn)確無誤地找到這片故地,并成雙成對在這里留下愛的紀印,實不得而知!
責(zé)任編輯 賈秀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