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2011年到今年春節(jié),連續(xù)半年,秦海璐的工作強度大到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過年放松下來后,“從小到大得過的病全都重新得了一遍” 。
“拍戲的時候,我們合同上簽的工作時間一般是12小時。如果要求8小時,沒人會找你拍戲。因為多一天的拍攝,劇組就要多承擔二十幾萬的費用?!?
按慣常的分類,秦海璐不是一線演員,也不是當紅明星,可不少導演在請她時,都是“沒有第二人選”的態(tài)度,沒有檔期,他們就等,哪怕推遲開機時間。
她是公認的演技派,出道十余年,只演藝術片。她演戲挑剔、難合作,高興不高興全寫在臉上,說話直,不怕得罪人。媒體上的秦海璐,臉冷、說話沖、性格叛逆、特立獨行。
她分析,“可能是因為太早當上了影后,所有人都捧著我,我生怕自己失了分寸,不知道該怎么辦,內心越裹越緊。過了30歲,才知道女人應該怎么過活,好像突然過了一個坎兒,整個人松弛下來了?!?br/> 她說,事實上,自己除了專業(yè)上強勢外,生活中是個一切以別人意見為主的人。
在《桃姐》中有過合作的葉德嫻說,鏡頭后的秦海璐特別女人、溫柔。
他讓我演妓女
2001年,23歲的秦海璐憑處女作《榴蓮飄飄》當上影后,并創(chuàng)金馬獎紀錄——同時摘得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桂冠。
導演陳果找秦海璐前,《榴蓮飄飄》已經拍了一半,妓女阿燕是個真的妓女在演,但陳果總覺得哪兒不對,停機到北京散心。他的一個朋友是制片,“我認識中戲一個女孩,每天穿著軍大衣在學校里晃來晃去,沒人知道她想什么,你要見見嗎?”
這個女孩就是秦海璐。
那時,同班同學章子怡已經成名,其他人都按捺不住要拍戲當明星的欲望。大學4年,同學都在積極跑組、試戲,她卻每天在校園里溜達,看著天空發(fā)呆,等畢業(yè)。拍戲、當明星這些事不在她的關注范圍,她讀中戲的目的就一個——拿到大學畢業(yè)證,回老家,找個好男人,相夫教子。這是她全部的理想。
陳果到中戲時,秦海璐正在上課,他就去看97班的匯報彩排。中午下課后,制片帶秦海璐去見陳果,相互介紹后,陳果請她坐下,繼續(xù)看臺上表演。5分鐘沒說一句話,秦海璐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導演我們下午還有課,我先走了?!?br/> 秦海璐有些生氣,覺得自己不被尊重。“他耽誤了我吃飯的時間,食堂都關門了,我只有蹲在房間里用酒精爐煮方便面?!闭笾兀块g里的對話器響起制片的聲音,“你能下來一趟嗎,導演想請你吃飯?!?br/> 秦海璐來了倔勁兒,“不去了,我已經煮上面了?!?br/> “你別不高興,剛才導演在看演出,跟你聊天,覺得對臺上的人不尊重,他想在旁邊的面館跟你聊一下這個事兒。”這個理由成立,秦海璐下樓。
班主任常莉的規(guī)定是,只有名導演找,才會放他們出去。秦海璐根本不知道陳果是誰,她想,這個導演沒名兒,老師肯定不會放她走,讓他去找老師說,這樣就不用自己拒絕了。
過了幾天,常莉找到她,“陳果找你拍電影?”
“對呀?!?br/> “你怎么想的?”
“我肯定不去呀。”
“陳果是個挺好的導演。我建議你去?!背@蛘f。
秦海璐的腦袋當時嗡了一下。“他讓我演一個妓女?!?br/> 最后說服她接這部戲的理由是,“怕回老家后,人家問起拍電影、電視是怎么回事,我說不出來。那就太丟臉了?!?br/> 陳果的戲并未改變秦海璐畢業(yè)后回大連的想法——找一份白領的工作,再尋個好老公。
畢業(yè)分配時,中央實驗話劇院的院長趙友亮想要她們班3個人,章子怡、袁泉、秦海璐。
那時雖拍完《榴蓮飄飄》,但還沒得獎。她已決定回東北。常莉在學校4樓禮堂走廊找她談話,“我不希望你回去,咱們班能演戲的挺多,但是會演戲的,屈指可數,你是其中一個。我特別希望你去實驗話劇院,那是個特別好的單位。你可以在這個行業(yè)里走很多年?!?br/> 這件事完全打亂了她的計劃,給媽媽打電話征求意見。“留北京多好啊,留北京能找個更好的老公。”媽媽說。
這個理由勝過千言萬語,12歲開始在外上學,她一直想有一個自己的家,想要一份歸屬感。一聽說能找一個更好的老公,“就是北京了”。
當白領被炒
工作后,秦海璐拍了兩部戲,就去了一個朋友的公司當秘書。
沒多久,朋友把她炒了,理由是不懂英文、不懂電腦,不合格到嚴重影響了公司業(yè)務。當白領不合格,她就去拍戲賺錢,拿這個錢開公司、開飯店;倒閉后,再拍戲賺錢,再去投資做生意。
朋友開除她后,兩人仍經常一起吃飯、聊天,秦海璐做生意失敗的經歷他都知道。2005年,他跟秦海璐認真談了一次話,“你已經不小了,不能再晃了,你有夢想沒錯,但你要清楚,這個夢對你是否合適。旁觀者清,你做不了白領,做不了這些生意,真正能養(yǎng)活你的就是演戲。你難道沒發(fā)現嗎?你這些年花的錢都是演戲賺回來的。你應該一心演戲,如果再不回去,天分就會一點點被消耗,而且你會發(fā)現,你不會演了。”
2005年底,秦海璐回到鏡頭前,“決定踏踏實實做一個藝人”。
我演不了桃姐
2011年,許鞍華找秦海璐出演《桃姐》,秦的經紀人收到電子郵件并轉發(fā)給她。
她拿著劇本看了一半就崩潰了,半夜給經紀人打電話,說自己演不了桃姐。經紀人哭笑不得,“您能把郵件看完嗎?導演是找你演《桃姐》里的蔡姑娘。”
劇本看了一半,蔡姑娘才出現。秦海璐心想,“這個角色找我演也太大材小用了?!?br/> 見面后,許鞍華解釋這個角色為什么非她莫屬,“《桃姐》里有3個原型,桃姐、Roger,還有就是蔡姑娘。老人院里,桃姐是外來的,可以很突出。蔡姑娘不一樣,她本身是這個環(huán)境里的人,需要她的時候要出現,不需要她的時候,她就融在這個環(huán)境里,不能出挑,所以需要一個職業(yè)的、能夠控制自己表演欲的演員?!?br/> 這種要求,本身就是對一個演員的肯定。
她印象里,在現場達不到文藝片導演的要求時他們會很暴躁。許鞍華不是這樣,拍攝中她一直很快樂,經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行嗎?好吧,那我們再想個辦法。”秦海璐覺得這樣的劇組才叫搞藝術創(chuàng)作。許鞍華讓她堅定了信念——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別人。
我的態(tài)度曾經很不好
人物周刊:拍戲時,你要求很高,劇組其他人怎么看你?
秦海璐:大家都很為難,因為達到了要求,觀眾可能并不買賬。這樣對于投資方來講沒有任何意義。他們就覺得,你只為你自己負責嘛。不是每個人都是來搞藝術的,更多的人是為了生活。
我喜歡演戲,很沉迷于表演的過程,所以一旦達不到預想的狀態(tài),我會不停地要求說再來。
人物周刊:所以有人說你強勢、不好合作?
秦海璐:對,很多人都這么覺得。對他們來講這個東西差不多就OK了,但是對我來講它沒有完成,大家標準不一樣。尤其在2003、2004年,電視劇產業(yè)迅速擴張,大家追求的是量和速度,那個時候你提要求,所有人都會很驚訝地看著你,那眼神在說:有這個必要嗎?但是我不能不說。這個就是當影后惟一的好處,大家無可奈何地尊重你。
人物周刊:中戲畢業(yè)后,你一直未下定決心做演員,2005年,你才踏實做起了演員。
秦海璐:我得承認,在這個行業(yè)里、在鏡頭前我才更自如。有些人覺得我應該得完獎之后順勢而上,不該現在才發(fā)力。
人物周刊:還有人覺得,以你的實力,星途應該比現在燦爛。你覺得自己被低估了嗎?
秦海璐:低估我挺好的。其實人的能力差別并不太大,態(tài)度決定一切。我的態(tài)度曾經很不好。
人物周刊:耽誤了5年時間?
秦海璐:對,很多人替我覺得遺憾,他們不知道我那段時間干嘛去了。有些人覺得,她可能是因為長得不好看,或者是因為演戲不好……反正就是沒紅起來。大家只看結果,沒有人看過程。
人物周刊:你難過嗎?
秦海璐:難過過一次,2006年,周迅得金馬獎那一年。頒獎前,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評委說了段話,大意是,“大家不要抱太高期望,就算內地演員獲得影后又能怎樣,當年我們把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新人獎都給了內地女演員秦海璐,這個人不也銷聲匿跡了嗎?”我看完后哭了。我難過的是,我按照自己設想的人生去生活,沒有走大家為我設想的路,就被誤解,甚至作為反面例子。每個人都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當別人真走自己路的時候,旁觀者又覺得你跑偏了,不對了??蛇@關你什么事???
真,是我惟一可以炫耀的資本
人物周刊:媒體說起你時,會用叛逆、冷、沖、特立獨行這樣的詞。
秦海璐:前些日子我還在跟朋友聊這件事,分析結果是:我第一部戲就成了影后,然后大家找你演戲時,會把相對難演的角色留給你。女性的難無非就是堅強點、經歷坎坷點,這種角色一定都是比較冷、比較堅毅的。大家就覺得我和角色是一樣的人,其實我不是。
人物周刊:2010年5月,戛納電影節(jié)開幕式上,范冰冰身穿“龍袍”走紅毯,你當天晚上在微博轉發(fā)了她在紅毯上的這張照片,并寫道:“這點野心都穿身上了,夠坦白!”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爭論,大家說你在炮轟。
秦海璐:那就是媒體炒作。我跟你說實話,其實她穿那身龍袍出來我真的挺佩服她的,很多女明星都在裝,她不裝。她穿這個出來,就是要告訴大家我是中國女星的代表,怎么了?!這不是壞事。一句話有10種解讀方法,這句話非要被媒體那么解讀,我也沒辦法。
人物周刊:這可能跟你之前留給人們的印象有關,比如覺得你是說話無所顧忌的人。
秦海璐:在這個行業(yè)里,真,是我惟一可以炫耀的資本了。生活中,我就算不嬌小柔弱,也有女性溫暖、撒嬌、發(fā)嗲的一面,但這個是有專屬權的,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看到??纱蠹矣X得我干脆就喪失了這部分能力,這有點偏激。可能從角色、生活閱歷、談吐間,我跟其他藝人表達方式不太一樣,大家覺得你是一個有些想法、有主見的人,跟你的形象完全吻合。以至于媒體上的我,就是冷冷的,甚至是比較刻薄的,好聽一點的說你智慧。現在的記者有的比較年輕,我覺得沒有跟我對話的能力。有的根本不做功課,所以我基本上很少做訪問,也不愿意花費時間去做那種有的沒的采訪,沒意思。
人物周刊:演員需要做宣傳擴大知名度,你沒有因此喪失機會嗎?
秦海璐:我始終堅信“一招鮮,吃遍天”,這是我在戲校的老師教的,哪個角色非你莫屬的時候,他一定有方法找到你,誰也取代不了。你不覺得演一個這樣的角色比較牛逼嗎?
人物周刊:你自信你的知名度已經到了華語導演們的視線范圍之內?
秦海璐:對呀。比如說拍《父子》,我不認識譚家明導演,他那個時候就覺得非我不可。我不了解他,還要一個人跑去馬來西亞拍戲,所以不太想去,制片人丘黎寬說你要不來,導演說這個戲就不拍了。孫周找我拍《秋喜》的時候也是這種情況,等了我3個月。當制片方越來越職業(yè)、希望作品更精良的時候,就會選擇最合適的。這是行業(yè)的進步,其實我等待的是一個行業(yè)的進步。
大家說我今年的作品跟井噴似的,一共十幾部影視作品上映、播放,我只能說我比較幸運,等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需要用專業(yè)、而不是用炒作說話的時候。
戲霸排行榜上都是演戲特別好的
人物周刊:你的工作人員說你是清寡的,怎么理解這句話?
秦海璐:這是演戲之外我的一種狀態(tài)。我對名利也不寡淡,只覺得名利是要靠本事換來的。在拍戲現場,甚至有人說我霸氣,有媒體問過我這個問題,我說霸不霸氣不是我說了算,是專業(yè)說了算。角色、橋段設置得對,我會照著去演。如果不對,我會提出異議,你要用專業(yè)的理由來說服我。當你不能的時候,我不會接受你的意見。所以我在現場真的是很不好合作。我承認。
有媒體做了一個戲霸排行榜,在發(fā)布會上,我對那家媒體的記者說,“上榜的都是演戲特別好的演員,因為對自己、對觀眾負責,才會提出疑問。不管最后聽誰的,還是要看作品的效果。技不如人,就不要開口。我們這個行業(yè),惟一的衡量標準就是專業(yè)。當然我的專業(yè)未必是最好的,我特別希望比我強的人來提升我。問題是產業(yè)迅速膨脹的時候,進入門檻變得很低,能夠說服我的人真的是太少了?!?br/> 人物周刊:這么說不怕被人批評狂妄嗎?
秦海璐:我覺得真的是這樣,我們不說演員,整個行業(yè)有多少人是正兒八經讀過書的,有多少人是真正為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這兩條足夠決定你的專業(yè)素養(yǎng)在什么地方。
人物周刊:你都達到了嗎?
秦海璐:我努力,而且以這個為衡量標準。
人物周刊:你說過,7年的戲校生活,文化課相當于小學水平。上中戲時,文化課也沒有受到太多的訓練,你的知識從哪來?
秦海璐:生活閱歷,還有書籍。
人物周刊:你的閱讀量大嗎?
秦海璐:演員里面一定算是很大的。書里面我喜歡看人物傳記,現在會看很多散文類、雜文類的,小說很少看。
人物周刊:平時你是個強勢的人嗎?
秦海璐:生活中我基本上是個沒主見的人,生活能力非常低下,我需要人來幫我決定,或主導我,包括吃什么。如果我是個很強勢的人,可能也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可能在大家眼里會是絕對一線的演員。但我對這些東西看得不是很重。而且,生活中我也甘于這種弱,你在專業(yè)上特別強勢的時候,就希望生活中所有人都對你很強勢。能量守恒吧。
人物周刊:你說跟你同路的人比較少,什么時候感覺到的?
秦海璐:《鋼的琴》的時候。我每年必須拍兩部電影,這兩部電影因為不是商業(yè)片,有的拍完連上映的機會都沒有。雖然有很多片子都沒上映,但是你仍然覺得是好的。后來發(fā)現市場上商業(yè)片越來越盛行、越來越多的人只想賺錢,你的同道中人越來越少,沒辦法,大家也要生活。
我哭了4首歌的時間
人物周刊:2007年,你出演話劇《紅玫瑰與白玫瑰》,據悉,那段時間是你演藝生涯中一個重要的時期。
秦海璐:那個時期是我演戲演不下去的時候。我所有表演的能力都緣于學校和圈外那幾年的生活。回來演戲時,兩年時間,3部戲的樣子,就突然意識到,你其實是不行的。當時我還沒有能力把之前的生活閱歷糅到表演當中,特別想回學校充電,心里非常脆弱。在排練場,田泌鑫導演有的時候說我不行、不對,我特別難過。一個得過影后的人,以前大家都說你“演得好、這個處理太牛逼了”,現在忽然聽人說你不對。怎么不對?不知道。四十天左右的時候,她突然跟我說,“這個感覺對了,這是紅玫瑰,但是是12歲的紅玫瑰。”
人物周刊:又崩潰了?
秦海璐:能不崩潰嗎?那之前我錄了一張唱片,林夕為我寫了首歌叫《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yǎng)》。有一天,開車去排練場的路上,剛好聽到這首歌,跟著唱了兩句,眼淚就下來了,整個人就失控了。把車停一邊,車里放著歌,我就趴在方向盤上哇哇地哭,從小到大沒那么哭過。這首歌是專輯里的第七首,整張專輯10首歌播完后,我緩了一會,抬起頭,發(fā)現交警站在車窗邊。他示意我把窗戶搖下來,問怎么回事。我說,“沒事,突然間心情不好?!薄斑@兒可不讓停車,站這兒等你老半天了。還能開不?”我說行,劇院就在前邊。他說,“我知道你們劇院就在前頭,走吧,以后別在這兒停車,要哭回家哭去。”
我特別討厭用堅強來形容女性
人物周刊:在中戲上學那段時間,你似乎并不快樂?
秦海璐:想家。從小在戲校就住校,我媽每個禮拜都會來看我??墒窃诒本?,長時間沒有人來看你,一個少年時期的孩子其實是接受不了的。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被動地變得堅強。大家都認為女人似水,但卻覺得你堅強。我特別討厭用堅強來形容女性,這是特別殘酷的說法。我在微博上說:如果不是因為脆弱,何必運用堅強呢。
人物周刊:你是個有野心的人嗎?
秦海璐:我有野心——當別人評論哪個女演員好的時候,我希望第一個就能想到我。就像張曼玉。
人物周刊:你現在活得舒服嗎?
秦海璐:比絕大多數女演員舒服。不去應酬這件事,我自己覺得挺牛逼的。每個人努力工作都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遺憾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人沒有生活了。大家應該想想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