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母親都希望能生下健康活潑的寶寶,而產檢就是每一位孕婦在妊娠期間的“必修課”,這事關兩代人的健康。通過產檢,可及時發(fā)現(xiàn)孕婦是否有潛在的不利于妊娠和分娩的各種因素,減少缺陷兒的出生,保障母親和胎兒的健康和安全分娩。
掌握時間 選好項目
曉華懷孕3個月時去醫(yī)院檢查并建卡,產檢時的排隊等待讓她很不耐煩,加之工作較忙,她就沒再去檢查過。在懷孕8個多月時,曉華時常頭疼,眼睛看東西也有點模糊,雙下肢水腫也很嚴重,趕忙去醫(yī)院檢查,測量血壓高達152/104毫米汞柱,被診斷為妊娠期高血壓。醫(yī)生告訴曉華,幸而就診及時,否則母子都會有危險。
醫(yī)學提醒:為了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在整個妊娠期間都應接受定期的產檢。
1.首次產檢。時間從確診早孕時開始,以確定妊娠和孕周,最好在孕12周前接受首次產檢。通過詢問孕婦的月經(jīng)史、生育史、夫婦雙方家族史等個人情況以及常規(guī)體格檢查、產科檢查,可以了解孕婦的全面情況。通過首次產前檢查,可以初步確定孕婦和胎兒的健康狀況,估計孕期和胎齡,建立孕產期保健卡,制定整個妊娠的產前檢查計劃。
2.復診產檢 首次產檢未發(fā)現(xiàn)異常者,應接受復診產檢。在妊20~36周每4周檢查一次,孕36周以后每周檢查一次,高危孕婦酌情增加次數(shù)。每次復診是為了了解前次產檢后有何不適和新情況,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異常。復診產檢內容包括:常規(guī)的血壓、體重、宮高、腹圍、骨盆的測量和聽胎心,血常規(guī)、尿蛋白、肝功能等輔助檢查,在孕16~20周選擇進行唐氏綜合征(即先天愚型)的篩查,在孕中期和孕晚期分別進行B超檢查,在孕24~28周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查等。通過上述不同時段的全面檢查,可以了解孕婦健康情況及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成熟度、有無畸形和胎位,預測分娩方式。醫(yī)生還能對孕婦進行孕期衛(wèi)生及營養(yǎng)指導。
胎兒監(jiān)測 B超排畸
張女士正為寶貝的誕生激動不已之際,卻被告知孩子右手掌畸形,而此前兩次產前B超檢查的結果均為胎兒良好,未見畸形。在傷心之余,她和丈夫將為其進行產前超聲檢查的醫(yī)院告上法庭,要求賠償。但醫(yī)院卻指出,張女士未能在懷孕期間進行關鍵的B超“排畸”檢查,才是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畸形的原因。
醫(yī)學提醒:在孕期各種大大小小的檢查項目中,孕期B超檢查是屬于定期檢查的項目。這是一種簡便且?guī)缀鯚o創(chuàng)傷的診斷性產前檢查手段。其不僅能動態(tài)跟蹤胎兒的成長,還能早期發(fā)現(xiàn)胎兒畸形,如腦部和脊柱的畸形、消化道和泌尿系統(tǒng)畸形、肢體缺陷、先天性心臟病等。在所有檢查胎兒是否健康的方法中,唯有超聲波可以在不傷害胎兒的前提下進行觀察,不會給母子帶來損傷。
1.檢查次數(shù)及項目。為了解孕期胎兒的生長發(fā)育情況,一般建議至少進行3次超聲檢查,分別在孕16~20周、24~32周和38~40周進行。如果有異常情況,應適當增加檢查次數(shù)。
2.第一次檢查。孕16~20周之間,應對胎兒進行全身系統(tǒng)的第一次全面檢查,觀察胎頭、脊柱、心臟、肺、胃腸、雙腎、膀胱、外生殖器、四肢情況。此時胎兒四肢舒展,是檢查四肢等是否有畸形的最佳時期,發(fā)現(xiàn)異常,也便于及時終止妊娠。
3.第二次檢查。在孕24~32周再次檢查,了解胎兒組織器官發(fā)育情況,是否存在畸形,還可發(fā)現(xiàn)部分漏診的胎兒畸形。重點觀察胎兒鼻唇部、心臟部位,如有畸形,可由孕婦決定是否終止妊娠。
4.第三次檢查。在孕38~40周再次檢查,確認胎兒有無形態(tài)學異常,有無臍帶繞頸,并根據(jù)胎兒的頭徑、骨骼的測量估計胎兒的體重,明確胎兒的胎位,預測分娩方式。
此外,孕婦若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或妊娠糖尿病、妊娠期接觸過特殊藥物或受到感染、高齡有不正常孕產史,或胎兒有心律失常、胎兒水腫、染色體異常等情況時,應在孕24~28周進行胎兒超聲心動圖檢查。
產前診斷 攔截畸形
小諾懷孕20周時做唐氏綜合征篩查,醫(yī)生根據(jù)她血清標志物的測定值、超聲波檢查結果,并結合年齡、孕周和體重等進行綜合風險評估后,告知小諾胎兒罹患唐氏綜合征的風險較大,建議進行羊水穿刺檢查染色體以確診。小諾未聽從醫(yī)生的建議。妊娠足月,她生下一個男孩。孩子診斷患上了唐氏綜合征,她后悔不已。
醫(yī)學提醒:產前診斷又稱為宮內診斷或者出生前診斷,是預防嚴重遺傳性疾病和畸形兒出生的一項有效措施。孕婦在知情選擇、自愿的原則下進行產前診斷,并由孕婦根據(jù)產前診斷的結果作出決定。
1.診斷對象。包括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生育過染色體異常兒的孕婦;夫婦一方有染色體平衡易位者,其子代發(fā)生染色體畸變率增大;生育過腦積水、脊柱裂、唇裂、腭裂、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的孕婦,其子代再發(fā)生幾率增高;性連鎖隱性遺傳病基因攜帶者,其男胎有1/2發(fā)病,女胎有1/2攜帶者,可做胎兒性別預測;夫婦一方有先天性代謝疾病,或已生育過病兒的孕婦;在妊娠早期接受較大劑量化學毒劑、輻射或嚴重病毒感染的孕婦;有遺傳性家族史或近親婚配史的孕婦;原因不明的流產、死產、畸胎和有新生兒死亡史的孕婦;本次妊娠羊水過多、疑有畸胎的孕婦。
2.常用方法。目前的產前診斷技術基本上是通過觀察胎兒體表的形態(tài)特征、染色體檢查和分析基因本身及其代謝產物來進行診斷的。常用的產前診斷技術可分為非介入性的如超聲波、X光、CT、核磁共振,介入性的如羊水穿刺、絨毛穿刺、臍帶血采樣、母體外周血采樣等。
3.診斷疾病。包括染色體病,如21—三體、18—三體、13—三體綜合征和先天性卵巢發(fā)育不全癥等;性連鎖遺傳病如紅綠色盲、血友病等;遺傳性代謝缺陷病,如苯丙酮尿癥、肝豆狀核變性等;非染色體性先天畸形,如神經(jīng)管畸形等先天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