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9日,是世界廁所日。該節(jié)日由世界廁所組織于2001年提出。世界廁所組織是一個非政府性的組織,由新加坡商人杰克·西姆(沈銳華)先生于2001年創(chuàng)建。
一直難登大雅之堂的廁所問題,終于受到全世界的關(guān)注。知道嗎?世界有10億人口還在使用露天廁所,有近一半的人口沒有使上沖水馬桶。廁所問題可不是一個小問題啊。第一屆廁所峰會,召開于2001年,中國作為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出席此次峰會。世界廁所日提出了“三我”的口號:1.“我需要更高的社會地位!”(代表廁所)。2.“我需要更好的待遇,得到別人的尊重!”(代表清潔工人)。3.“我需要更多更好的地方排泄!”(代表25億缺乏廁所的人)。世界廁所日活動,已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2004年11月,第四屆世界廁所峰會在北京召開。2011年11月,第11屆世界廁所峰會在中國的海南舉行。由此可見,我們的國家對廁所問題是何等地重視啊!
背糞桶的淘糞工人
搬遷前,我家住在西城區(qū)太平橋大街37號。房管局的房子,住著幾十戶人家,是個典型的大雜院。院里有個公用廁所,男女廁所各兩個坑兒。最早,使用的是化糞池。
記得上小學(xué)的時候,經(jīng)??匆娞约S工人來院子里淘糞,他們身強力壯,肩扛很重的木糞桶,扎著膠皮圍裙,肩膀上放塊厚實的墊肩,其形象至今還歷歷在目?!皼]有大糞臭,哪兒來稻米香?不許捂鼻子!”只要工人來淘糞,家里大人便會叮囑我們,目的是讓我們從小尊重勞動人民。人家在淘糞,你捂鼻子算神馬(網(wǎng)絡(luò)語),就你嫌臭嗎?于是,見到淘糞工人,我們不敢捂鼻子,只能憋住氣,忍一會兒,臉上做出燦爛的微笑。
就是在那個時代,我記住了一位淘糞工人的名字,他叫時傳祥。劉少奇主席接見過他,兩個人握手的巨幅照片刊登在報紙上。以后,報紙上出現(xiàn)了大學(xué)畢業(yè)生當(dāng)淘糞工人的報道。戴著眼鏡的大學(xué)畢業(yè)生,初背糞桶,晃晃悠悠,一不小心,糞便濺入嘴中,咦?居然是咸的!
60年代以后,院里的廁所通了污水管,取消了化糞池。背糞桶的淘糞工人不來了,來的是淘糞車,停在院子的大門口,大管子往井蓋里一伸,抽!自此,北京的街頭再也見不到背木糞桶的淘糞工人了。
頑童們的“歡樂地”
大雜院兒里沒有專門的“物業(yè)”,打掃廁所要靠我們自己。一個小小的值日牌兒,輪流放在每家的窗臺上,每周輪一次。甭管您是領(lǐng)導(dǎo)、演員還是工人,人人平等,誰也跑不掉。實際上,大家都很愿意干這活兒,且引以為榮。
家里有孩子的,很少有讓老家兒出來干這活兒的,丟人!讓人說你不孝順。小時候,我們可樂意打掃廁所呢,掃廁所去了!說罷,扛著掃帚出門,一去就是倆鐘頭。倒不是純粹為了勞動,背著大人,孩子們有了自己的私密空間。知道你掃廁所,幾個小頑童便不約而同地跑來,關(guān)上門,嘰嘰喳喳,嘻嘻哈哈,說一些背著大人的話,好高興好興奮好開心。從家里偷來的香煙,好奇而神秘地叼在嘴上,吸上一口,便有了當(dāng)大人的感覺。
大雜院的廁所,教會了我們許多東西,讓我們從小就知道了熱愛勞動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甚至讓我們知道了孩子也需要自己的天地。
“你好廁所”
我的前妻是位日本人,叫福井鶴子。她的家境不錯,在東京的“輕井澤”有別墅。“輕井澤”如同咱北京的西山,在那兒有別墅的,全是富裕階層。
80年代,為了愛情,鶴子不遠萬里來到北京。結(jié)婚后,就與我生活在這所大雜院。說句實話,當(dāng)年咱大雜院的公廁太原始了,茅坑上無墻無門,蹲在上面沒有絲毫的“隱私”可講;又沒有上下水,方便完,還得自己打一桶水,沖走污物。大雜院里長大的我們,生活已經(jīng)習(xí)慣了,兩個人并排蹲在茅坑上,非但不尷尬,還能海闊天空地神侃。公廁成了促進鄰里間感情的地方??墒?,鶴子行嗎?這樣的公廁,日本即便有也是在江戶時代,那時候,鶴子還沒出生呢。
為了安撫妻子,我告訴她說,院子里有廁所的已然不錯了,否則,就得上胡同里的公廁,走10分鐘的路。妻子倒不以為然,說她有思想準(zhǔn)備。鶴子讓我教她兩句中國話,見到鄰居好打招呼,我就教了她一句漢語“你好!吃了嗎?”不久,院子里炸開了鍋。鄰居們見我就說,我認識你愛人,你娶了個好老婆,她真善良!還有不少鄰居往我家送禮,說你愛人在中國生活不容易,送給她的!我問鶴子,你都跟鄰居說了什么?鶴子說,我就說“你好!吃了嗎?”然后,她們就說個沒完,我聽不懂,只是笑。說實話,鶴子是用日本女性的微笑征服了全院,原來“善良”是可以寫在臉上的。
最近,與鶴子通信,特別談到了大雜院的廁所,前妻管它叫“ニイハオトイレ”(你好廁所),我說上那樣的廁所讓你受委屈了,她說沒什么,很懷念大雜院的鄰居。他們善良友好,從不讓她沖廁所,只要她拿水桶,對方便急赤白臉地將水桶從她的手里搶過來。
北京的公廁變樣了
我一直從事日語導(dǎo)游工作,日本游客最關(guān)心的問題之一就是上廁所。每次出發(fā)前,我都要叮囑客人在飯店上廁所。有一次,我?guī)Э腿巳ァ澳愫脦保珗F客人看后,拒絕上這樣的廁所,非要回飯店方便不可。我非常尷尬,只好帶客人回飯店,中途又趕上堵車,耽誤了旅游行程。
80年代,別說“你好廁所”,旅游景點的公廁也不衛(wèi)生,往往是景點風(fēng)景如畫,公廁污穢不堪。以后,景點有了收費公廁,上一次0.5元。客人開始不理解,怎么上廁所還收錢?慢慢地,客人理解了,到哪兒都問“張桑兒,有沒有收費廁所?”只要是收費廁所,他們就比較放心。
北京申奧成功后,市容市貌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著城市的搬遷,“你好廁所”基本上退出了歷史舞臺。2003年“非典”以后,為了預(yù)防疾病,腳踏式?jīng)_水公廁開始普及,收費公廁被取消,公廁輸入了評級制度。
現(xiàn)在,您去故宮、天壇、頤和園旅游,園內(nèi)皆有星級公廁,里邊設(shè)休息室,休息室里有空調(diào)、沙發(fā)和電視,窗臺上擺放著鮮花,廁所里流淌著背景音樂。這樣的公廁,我在日本也沒有見過。截至2002年,中國公廁的總數(shù)量接近18萬。北京最新的公廁管理規(guī)定﹕公共廁所里最多只允許飛兩只蒼蠅!
到了磨練細節(jié)的時候
春節(jié),逛了一趟地壇廟會。最吸引人的還是飲食區(qū),全國的名小吃一塊堆兒搬到這兒,人頭攢動,擠都擠不進去。吃飽喝足,解手是自然的事情。可是,愣找不見公廁。實際上,舉辦廟會,公園準(zhǔn)備了臨時公廁。但是,公廁建在哪兒,學(xué)問大了。建在飲食區(qū),不可能的。您想,攤主可是花了大價錢租的攤位,您在他旁邊建臨時公廁,這攤位還租得出去嗎?所以,臨時公廁只能建在非黃金地帶。找起來難,只能順著人流走,邊走邊打聽。幸得服務(wù)人員指點,告訴我公園南門的入口處有公廁。到此,吃了一驚,原來這還有一景呢!只見公廁門前,長龍般排著隊,倒不擁擠,人們很自覺。只是女士的隊伍越排越長,終于,在門外發(fā)生了騷亂?!翱斐鰜恚瑒e在里邊化妝啦!”“排隊排隊,別加塞兒啊,缺德不缺德?”“什么叫缺德?沒看見這有小孩兒嗎?你才缺德呢!”……這時候,有位大姐干脆就和別人推搡起來。見此景,心里真不是滋味。逛廟會,圖個樂,公廁前見女人打架,掃興之余又多感慨。
說起來,有些高檔的長途巴士,里邊帶著衛(wèi)生間,可遺憾的是,衛(wèi)生間常被鎖起來不讓用,你問司機,人家說壞了。另外,我們的景點,特別是大的自然保護區(qū),里邊的公廁太少??赡苡腥藭f,你說的都是些難于啟齒的小事兒。打住,日常生活“吃喝拉撒睡”,其中“拉撒”站了兩項,您能說是小事嗎?若是小事,您干嗎家內(nèi)裝修,大把大把的銀子花在衛(wèi)生間上呢?家內(nèi)重視衛(wèi)生間,家外的事情就可以漠不關(guān)心嗎?
筆者認為,公廁是城市的“顏面”,是表現(xiàn)一個城市文明程度與市民素質(zhì)的重要標(biāo)志,是一種文化一種滲入人們?nèi)粘I畹奈幕?。在完善公廁的道路上,我們與發(fā)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比如,澳大利亞就有“廁所地圖”,夾在旅游手冊里,來澳洲的游客人手一份,全國各地的公廁位置在地圖上一目了然。而且,人家還有電子版的,上網(wǎng)查找也很方便。
如今,北京已經(jīng)是國際化的大都市,每天來北京的流動人口高達千萬人(中國青年網(wǎng)),可是,我們的公廁依舊跟不上形勢的發(fā)展。地鐵站的公廁往往建在犄角旮旯,尋找起來很不方便,有的地鐵站干脆就沒有公廁,甚至有公廁也不對外開放。我們的銀行網(wǎng)點和郵局根本不設(shè)公廁,這些都是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個人認為,我們的城市發(fā)展已經(jīng)到了關(guān)注小事,磨練細節(jié)的時候。只有把城市中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極致,我們的城市環(huán)境以及城市文明才能有一個更大的發(fā)展。
編輯/馮 嵐 icarusfeng@12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