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紀事
作者:楊顯惠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1年9月
《甘南紀事》的敘述求簡。恩貝、白瑪、卓瑪?shù)热说男蜗?,姑娘們、兒子們之間的事,圍繞著家庭、財產(chǎn)、人身發(fā)生的糾紛,作者交待得清楚。求簡可使作者能盡量保持中立,但求簡也有壞處。
《甘南紀事》過于簡化、不涉細節(jié)的手法,使得讀者只能憑借這個故事本身是否罕見去判斷這個作品的價值。一旦這個故事被確定為“罕見”,那么,它的價值就是值得挖掘的。像恩貝內心的仇恨,讓三個兒子殺掉殺父仇人,血債血還,這就是“罕見”的事件,為什么它“竟然”會在我們認為“文明”的社會里出現(xiàn)?吃過豬肉但沒見過豬跑的所謂現(xiàn)代人,看到這個就會覺得“罕見”。人們通過現(xiàn)代意識對之進行挖掘,價值就出來了。很大程度上講,《甘南紀事》的意義與價值,是通過讀者動用知識和想象建構出來的。諸如人性、農村危機、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矛盾等等很多意義,《甘南紀事》本身并不自帶,精神層面的價值,多為許多職業(yè)書評人的撥高。
《甘南紀事》欠缺具體的細節(jié)(細節(jié)不等同于修辭),使得作品中的人物的“活”性不夠,班瑪旺杰這些人確實是“存在”,他們的生活可能充滿血腥暴力、毫無道理可講,但如果作品只有“紀事”而無人的動作,我們怎么能確定他們是“活物”?再就是《甘南紀事》的視野,過于“旁觀”?!拔摇毕褚粋€看風景的人,“那邊”風景很好,“生活”很罕見,但與“我”關系不大。
假如作者寫的不是藏區(qū),而是漢地,同樣的筆法,還會有這樣大的反響嗎?若是把《夾邊溝記事》、《定西孤兒院紀事》、《甘南紀事》放在一起看,《甘南紀事》顯得粗糙,沒多大震憾力。這恰恰說明以題材取勝者有其軟肋。作者寫悲慘事,運筆自如,“夾邊溝”的悲、“定西孤兒”的慘,確實震動人心。但一旦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就有點力不從心。命運三部曲的尾聲,平淡,甚至是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