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西亞的徒步線路挺多,難度不高,維護得很好,也適合全家人一起走。
信息中心對面的路上,隱藏著一家當地著名精品手工糖果店GET FUDGE,店面很小,出品的朗姆葡萄酒FUDGE不容錯過。
就像新西蘭大部分地方一樣,這里的網絡很差,咖啡館沒有WIFI,大部分網吧的電腦不能顯示中文,如果沒有帶手提電腦,推薦去KINGS ROAD上的網吧。
這里大部分的餐廳和酒吧都供應來自拉塞爾養(yǎng)殖場的大生蠔,味道很好,價格便宜。如果吃不慣生的,PAIHIA MALL里有家中餐館,能吃到清蒸生蠔。
“今天的天氣真是非常beauuuutiful啊!” 躺在沙灘上的瑞士女孩西爾維亞感嘆到。在草地上縮著脖子曬太陽的海鷗“嘎!”地叫了一聲,仿佛在回應她的感嘆。派西亞的下午大約就是這么一副和平的景象,雖說是熱門旅游城市,但海灘和馬路上只有三三兩兩的人。這個小鎮(zhèn)像是個入口,大部分游客白天到島嶼灣各處游覽,晚上才回到鎮(zhèn)上。海面上偶有帆影,不時有彩色的降落傘緩緩落向發(fā)光的海面,草地和沙灘上東倒西歪的游客和海鷗都顯得非常悠閑。畢竟,這里是派西亞嘛。
整裝待發(fā)
派西亞位于新西蘭北部,是旅游勝地島嶼灣的入口。試著想象這樣一個畫面:陽光燦爛,海水碧藍,在海豚出沒的海灣中,150個未經開發(fā)的島嶼靜靜地等待著你的造訪——那就是島嶼灣了。
不僅有美麗的風景,島嶼灣在新西蘭的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新西蘭最初的居民毛利人從遷徙之初就在島嶼灣居住。1840年,46位毛利人酋長和英國政府在派西亞附近的懷唐伊簽訂了相當于憲法的《懷唐伊條約》。這條約直至現在仍充滿爭議,每年2月6日,條約簽署紀念會和抗議活動同時在懷唐伊舉行。正因為有這么多樣的旅游資源,每年二月開始,世界各地的游人都如候鳥一般從世界各地聚集過來,逃進島嶼灣斑斕耀目的長夏。每天都有上百個不同主題的旅行團從派西亞出發(fā):看海豚的、搭摩托艇去無人島、遺跡游、海邊騎馬、降落傘和直升機……幾乎所有你能想到的海上活動都有。雖說是島嶼灣的入口,派西亞卻沒有新西蘭常見的那種美到給人壓迫感的自然風光,只有幾片小小的海灘,沒什么特別的森林,總惦記著游客面前三明治的呆瓜海鷗。這個海邊小鎮(zhèn),就像個驛站,旅人們在這里修整修整,然后出發(fā)。
就這樣睡著了
我的一天通常是由KRUMZ咖啡館開始的。雖說是咖啡館,卻更像個面包房,兩張朝海的塑膠凳孤伶伶地放在店門前,鄰居的貓奧斯坦不時從前面經過。這家不起眼的小咖啡館有全派西亞最好吃的奶油面包:面包表面焦脆,內里又白又軟,最精彩的是每天早上新鮮打發(fā)的鮮奶油。新西蘭的奶制品本來就出色,而咖啡館的毛利媽媽更不知道有什么魔法,奶油味道濃郁又充滿水分,入口即化,一點也不膩。馬路對面就是海了,清晨有不少游客在跑步。這些跑者并不像城市中那些常常跑步的人那樣裝備齊全,跑姿瀟灑。有人挺著白白的肚皮,有人揮舞著細細的手臂,有人穿著便鞋姿勢扭曲,大家都氣喘吁吁吃力地跑著,好像要把城市和工作的壓力遠遠地甩到身后。
吃完早餐早已日上三竿,散步路線有兩個選擇:一是跨過懷唐伊河,沿著灌木林里規(guī)劃完善的徒步道走到HARURU瀑布,或是沿著海走到鎮(zhèn)中心的綠地廣場去。HARURU瀑布徒步線路很容易走,沿路都是些只在汽車音響試音碟中聽過的鳥鳴,我還看到了野兔。明明是離鎮(zhèn)中心只有半小時路程的觀光徒步線路,卻好像是什么秘密森林一樣,銀杉綠色絲線般的葉子遮蔽了陽光,路邊都是我沒見過的花草。這線路雖美,來回卻要5個小時,懶洋洋的日子還是到鎮(zhèn)中心去好了。
如果幸運地遇上周四,在鎮(zhèn)中心廣場會有每周一次的農貿市集。牧場主、釀酒師、胡蘿卜農、橄欖園的主人……全都開著面包車從附近的鎮(zhèn)上過來。把面包車停在鎮(zhèn)中心的草地上,支起小桌,就這樣擺起攤來。雖然是小型的地方市集,但主人們都是親自來的。每個攤主都熱情地勸我試吃,用展示自己獨生子照片的驕傲神態(tài)介紹他們的產品。那些吸飽了南太平洋陽光的大蒜和橄欖油,好吃得讓人掉眼淚。明明只是游客,我卻忍不住買下了兩種大蒜和葡萄酒。
葡萄酒來自附近的KERIKERI,那里是新西蘭北島著名的柑橘產地。當地的微氣候和土壤很適合種植葡萄。從WAIPPA到PINKETONA短短的一條路上,分布著四家酒莊,除周一外,酒莊的大門都對大眾開放,不僅可以試喝各種紅白酒氣泡酒,還可以聽釀酒師講講土地和葡萄的故事。選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騎著腳踏車,來個微醺的酒莊之旅,最后在酒莊附設的餐廳里看著湖景和葡萄園吃個晚餐。我趴在桌子上,真想就這樣睡著了,錯過明天的班車,留在派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