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御宅族”一詞源于日語的“OTAKU”,近年來頻繁出現(xiàn)在國內(nèi)的各類媒體上?!坝濉痹跐h語中出現(xiàn)后,產(chǎn)生出新的詞義和用法,使用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本文主要探討“御宅族”在詞義、用法上的變化并對其變化的原因進行分析。
【關鍵詞】御宅族;新詞;詞義;使用范圍
“御宅族”的由來
漢語“御宅族”源于日語的“OTAKU”(御宅)一詞。上世紀80年代,日本社會評論家中森明夫首次正式提出用“OTAKU”(御宅)來稱呼熱衷于動漫及游戲等的次文化人群,此后該詞逐漸成為這個族群全體的代稱。由于這個族群過分熱衷于動漫及游戲等特定領域,經(jīng)常足不出戶,又不修邊幅,大多缺乏社交能力,因此,當時“OTAKU”(御宅)這個詞的負面色彩較重。特別是1988年至1989年發(fā)生的轟動日本的幼女連環(huán)殺人案件——“宮崎勤事件”,更加深了該詞所具有的負面意義,因為該案件的罪犯宮崎勤是一個典型的“御宅族”,警方搜查時在其家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影碟及動畫錄像帶等。直到90年代以后,隨著御宅族群的不斷擴大,他們所具有的豐富知識量、信息量開始受到人們的肯定,“OTAKU”一詞的語義色彩也逐漸由貶義轉為中性,甚至偏向褒義。同時詞義也有所擴大,不僅可用于指稱動漫、游戲的狂熱愛好者,也可用于其他事物或領域的狂熱者,甚至是在某個領域中具有較深造詣的人。
從2004年3月開始,一個源自日本網(wǎng)絡論壇的真實故事受到許多人的熱捧,隨后的2004年10月,小說《電車男》問世并受到廣泛好評。其后,《電車男》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和漫畫等,同樣受到觀眾和讀者的歡迎。主人公“電車男”是一個典型的御宅族,癡迷于動漫、游戲,長期坐在電腦前,不善交際,膽小怯懦,卻由于在電車上的邂逅找到了真愛。這一起源于網(wǎng)絡的故事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在社會上產(chǎn)生了很大反響,同時也使更多的人對御宅族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借助網(wǎng)絡強大的信息傳播功能,更由于人們對日本動漫、電視劇及游戲等的喜愛,“御宅族”一詞很快在我國的網(wǎng)絡上流傳開來,其后又高頻出現(xiàn)在我國的報紙雜志等紙質媒體上。
漢語“御宅族”的詞義演變及原因分析
漢語“御宅族”一詞在使用初期,大多是對日本相關現(xiàn)象的介紹和評價,也有部分介紹港臺地區(qū)的內(nèi)容,詞義基本與日語相同,表示熱衷于動漫、游戲等的人。此后,“御宅族”一詞開始用于表示我國的相關人群,并逐漸穩(wěn)定下來。據(jù)我們調查,“御宅族”這個詞2005年開始在大陸的報紙①上現(xiàn)身,我們找到的最早用例出現(xiàn)在《南京晨報》(2005-08-28)的標題中:《電車男》掀起“御宅族”狂潮??梢娙毡倦娪啊峨娷嚹小芬l(fā)了巨大反響。而在此之前,“御宅族”一詞已頻繁登上港臺的報紙,且用例不少。
《21世紀華語新詞語詞典》(2007)對“御宅族”詞義的解釋為“沉溺于新事物的人”,并特別指出“多用于港臺和新加坡”,說明該詞在港臺地區(qū)的使用要早于大陸,并經(jīng)由港臺傳入大陸。隨著使用的增多,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御宅族”的詞義已不再限定于動漫、游戲的狂熱愛好者,而泛指不愿意出門,只喜歡待在家里的人。例如:面對炎熱的天氣,更多年輕人選擇待在家中與電腦、電視為伴,逐漸成為“御宅族”的一員。(《贛州晚報》,2008-07-28)
漢語“御宅族”一詞雖然源于日語的“OTAKU”(御宅),但日語的“OTAKU”一般指沉溺于動漫、游戲或某一特定領域的人,對其是否一定待在家里并無太多關注。而漢語“御宅族”雖然也可指沉溺于動漫或游戲的人,但大多數(shù)情況詞義已經(jīng)泛化,指愿意在家里待著的人,且與動漫或游戲無關,這一點與日語有很大的差別。
“御宅族”一詞在使用的過程中,還衍生出不少新詞,如:
宅男:“宅男”,概而言之,指每天憋在屋子里不出去,或下班后回家沉迷于某一事物,社會交往不多的人。(《現(xiàn)代快報》,2008-12-20)
宅女:什么是“宅女”?百度上這樣說:待在家里,不愿出門,封閉孤獨的女孩。(《紹興晚報》,2007-11-30)
宅人:眼下十分流行將那些整天窩在家里不出門的人稱為“宅人”或“宅男宅女”。(《齊魯晚報》,2008-10-04)
阿宅:網(wǎng)絡已成為最方便的社交工具,現(xiàn)代“阿宅”愈來愈多了,常??梢远嗵觳怀鲩T,或是除了上班外,其他時間都窩在家里。(《科技鑫報》,2010-01-09)
宅青:中國閃現(xiàn)悶屋一族,因為都是青年,又稱“宅青”,這些年輕人整日不與任何人打交道,自己“蝸”在屋里,網(wǎng)上購物、自娛自樂。(《鶴城晚報》,2008-04-02)
宅生族:“宅生族”指的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宅男宅女。(《揚子晚報》,2009-04-07)
我們細看以上幾個詞可以發(fā)現(xiàn),雖然詞形有所不同,但表示的意思卻大同小異,都是指“待在家里,不愿出門,社交不多的人”,只是所指范圍有大有小,有的專指男性或女性,有的兩者都包括。除此之外,我們還能見到:
宅內(nèi)族:金融海嘯背景中,將一切外掛式生活消費逐一轉為自己動手的DIY人群,被稱之為“宅內(nèi)族”。(《恩施晚報》,2008-11-29)
相比“宅男宅女”以及“宅生族”等,“宅內(nèi)族”則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升級版,比如自己在家做飯、洗衣,或做做運動,生活態(tài)度更加積極?!罢鳖愒~語近兩三年來每年都會出現(xiàn)一些新成員,還有繼續(xù)繁衍下去的趨勢。
這些“宅”類詞語中,在網(wǎng)絡及各類媒體上出現(xiàn)最多的要數(shù)“宅男、宅女”這兩個詞。關于“宅男、宅女”的由來,眾說紛紜,我們用日語語料庫②進行了檢索,發(fā)現(xiàn)“御宅”的例子非常多,但“宅男、宅女”的用例均為0③。雖然在日本的網(wǎng)絡上能搜索到“宅男、宅女”的用例,但幾乎都是對中國有關情況的介紹,說明“宅男、宅女”是“御宅族”進入漢語之后才衍生出來的新詞,其首先在日本電影《電車男》于臺灣上映時出現(xiàn)在臺灣的網(wǎng)絡上,隨后才引入大陸。
而且,與漢語的“御宅族”相比,“宅男、宅女”在媒體上出現(xiàn)的頻率更高,我們認為這與兩者的構詞及漢語的使用習慣不無關系。如前所述,“御宅族”源自日語,在日語中,“御”作前綴時,可以后續(xù)名詞、形容詞等,表示“尊敬、禮貌”等,能產(chǎn)性非常高。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御”這個字較少使用,且易與皇帝產(chǎn)生聯(lián)系,如“御駕、御筆、御用”等,因此以此作前綴使人感覺比較生硬。作后綴的“族”也來自日語,雖然其在漢語中衍生出一系列的“~族”類詞語,如“追星族、打工族、上班族、啃老族”等,但與“御”結合在一起使用仍然不太符合中國人的語言習慣。相比之下,“~男、~女”這樣的結構漢語里自古就有,廣為人們所熟知,如“淑女、孝女、烈女、壯男”等,特別是近幾年又制造出一大批類似結構的詞,如“超女、超男、剩女、快男”等等,其既符合現(xiàn)代人語言表達中的省力原則,也迎合了人們特別是年輕人追求新奇和時尚的心理。因此,“宅男、宅女”得以產(chǎn)生并快速流行就不難理解了。
“御宅族”這一詞形來自日語,一些用例還帶有“沉溺于動漫或游戲”之意,而從“御宅族”衍生的“宅男、宅女”等詞在使用初期就大多脫離了日語的原義,主要表示“待在家中,不愿出門的人”的意思?!罢姓苯Y合使用的例子的增加,也擠占了不少“御宅族”一詞使用的空間。
在現(xiàn)今的大眾傳媒時代,隨著計算機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接入家庭,通過網(wǎng)絡不但可以獲取知識、訂餐購物,還可以工作和娛樂,而“沉溺于動漫或游戲”的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人,更多的人只是想待在家里做自己喜歡的事,對于這類人來說,“宅”已經(jīng)成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他們給人的印象也不再只是邋里邋遢、不修邊幅的樣子,近來也能見到“陽光宅男、浪漫宅女”等的搭配用法?!罢敝皇潜苊饬伺c人面對面的直接接觸,并不等于與外界完全隔離,因此,這種生活方式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也直接導致近年來這個族群人數(shù)的不斷增加,“御宅族”的詞義也自然而然地發(fā)生了變化。
“宅”用法的擴展
“御宅族”一詞引入之前,現(xiàn)代漢語的“宅”一般為名詞,極少單獨出現(xiàn),多與其他詞素結合使用,如“深宅大院、豪宅”等等。然而,由于御宅族人群的快速增加,社會上對他們的了解度也越來越高,而且“御宅族”中的“宅”又極易使人聯(lián)想到漢語“宅”所具有的“住所、住宅”的意義,特別是“不愿意出門,想待在家里”是御宅一族的共同特點,因此,用“宅”字來表述相關動作或形容這類人使人感覺生動而貼切,“宅”的動詞和形容詞用法也就順勢而生了。
我們發(fā)現(xiàn),在古代漢語中,“宅”可以作動詞使用。例如《尚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尚書·大禹謨》“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載”,《尚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使宅百揆”,等等。古代漢語中,“宅”表示“待在某處,居住”、“處于某種地位”或“擔任某種官職”等意思。雖然古代漢語的“宅”也表示“待在某處”之意,但“居住”的意義非常明顯,而現(xiàn)代漢語的“宅”所表示的“待在某處”之意卻出于人們“不愿意出門”的心理,與古代漢語的詞義有較大差別。
雖然出現(xiàn)的時間不長,但現(xiàn)代漢語的“宅”已經(jīng)完全具備一個動詞的語法功能,可以受副詞的修飾,還可以后續(xù)補語。如:因為劉翔來到廣州后,就安心做起了“宅男”,一直“宅”在二沙島中備戰(zhàn)亞運會。(《魯中晨報》,2010-11-19)再如:宅要宅得精彩。只有在健康、環(huán)保的“宅”中,宅人們才可以大聲說出這句宣言。(《南國早報》,2009-08-28)
現(xiàn)代漢語中,作動詞的“宅”常常與“御宅族、宅男、宅女”等詞同現(xiàn),表示“待在某處,不出門”的意思,這也進一步說明了其與“御宅族”等詞的緊密關系。我們觀察到許多外來詞進入漢語后,如果漢語里原本就有類似意義的詞或相近的用法,其被接受的程度會更高,流傳的速度會更快。因此,“御宅族”一詞進入現(xiàn)代漢語后,在不太長的時間里,一般作名詞的“宅”,開始作動詞使用并能迅速在社會上流行開來,與古代漢語的“宅”有動詞用法這一點也有很大關系。
“宅”的形容詞用法雖然在報紙雜志上不太多見,但網(wǎng)絡上已相當普遍,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罢弊餍稳菰~時,多同“很、較”等表示程度的副詞搭配使用。如:小田切讓說自己雖然看起來很陽光,其實性格很宅、很被動。(《北京娛樂信報》,2009-12-18)
結語
詞匯的傳入及詞義的演變是與使用環(huán)境和社會現(xiàn)象密切相關的。“御宅族”進入漢語后,隨著使用環(huán)境的改變,詞義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同時,還衍生出許多新詞以及擴展出動詞和形容詞的用法。日劇的熱播以及動漫的流行,勢必會導致這樣的日源新詞進一步增多?!坝濉币辉~的借用以及“宅男、宅女、宅人、宅生族”等詞的產(chǎn)生不僅僅是單純的語言現(xiàn)象,也是一種社會和文化現(xiàn)象,它既表明了我國與外國之間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同時也反映了當代中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傊?,隨著與世界各國文化交流的發(fā)展,這類外來詞的借用仍然不會停止,今后,漢語里反映社會新現(xiàn)象、新事物的新詞也還會不斷增加。
注 釋:
?、俦敬蔚恼{查資料為《讀秀知識庫》語料庫中所有大陸發(fā)行的報紙。
?、凇禟OTONOHA現(xiàn)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KOTONOHA現(xiàn)代日語書面語均衡語料庫)。
③沒有發(fā)現(xiàn)“タク男/宅男”及“タク女/宅女”的例子。只檢索到“オタク男子”、“オタク女子”各1例,而且是2008年才出現(xiàn)在《Yahoo!ブロック》中。即在日語中,“オタク”與“男子”或“女子”只是偶爾結合在一起使用,還不能說是一個固定的詞。
參考文獻:
[1]郭伏良.從人民網(wǎng)日本版看當代漢語中的日語借詞[J].漢語學習,2002(5).
[2]王鐵昆.10年來的漢語新詞語研究[J].語文建設,1991(4).
[3]周剛,吳悅.二十年來新流行的日源外來詞[J].漢語學習,2003(5).
?。ㄗ髡邌挝唬罕本┩鈬Z大學)
編校:施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