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喻年、選舉年——充滿不確定因素的2012年送走了充滿大事件和動蕩的2011年。而兩個特殊的年份在各國領導人的新年講話中,也得到充分的體現。
各國領導人自評成績
按照慣例,新年講話的一大內容,是對過去一年的回顧與總結,且由“拜年話”,往往談成果更多,談失誤較少。
奧巴馬是著名的“演講總統”,其例行演講的密度達到每周一次。在2011年最后一次周演講即“新年演講”中,他大談“過去一年美國所應對的巨大挑戰(zhàn)”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他看來,對外,美國結束和即將結束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zhàn)爭,對基地組織形成“毀滅性打擊”,并和“遭受自然災害”和“遭遇革命”的盟國、友國“堅定地站在一起”,顯然前者指援助日本大地震,而后者則指對“阿拉伯之春”中埃及和“海合會”各國的干預;對內,則提到圣誕節(jié)前國會通過免稅和失業(yè)保險等法案。
很顯然,奧巴馬在“舊年總結”中刻意避重就輕,如在對外方面,只談“堅定和盟國站在一起”,避而不談其在30年里縱容穆巴拉克、又在旦夕間拋棄他,以及在巴以等問題上的國際孤立;在對內方面,大談府院合作的個案共識,卻對曠日持久的預算案扯皮不置一詞,對“占領華爾街”和失業(yè)率長期居高不下更是只字不提。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講話提到德國財政和金融體系的穩(wěn)定,及在反對排外主義、極端主義方面的成功,并對“失業(yè)人口降到20年來最低”和“幾乎所有年輕人都找到培訓崗位”感到自豪。但她也提到歐洲和歐元面臨“數十年未遇的嚴峻考驗”,指出“許多人擔心歐元能否維持下去”,更談及“阿拉伯之春”給世界帶來的“決定性變化”、日本大地震和核災難,以及第70億個世界公民的誕生等大事件。她的新年致辭態(tài)度樂觀,但并不諱言困難和問題。
法國總統薩科齊的新年致辭開宗明義,指出“2011年我們經歷了許多磨難”,并著重談到“30年前所未有的”歐債危機,給歐洲各國所造成的“巨大混亂和沖擊”,及其給法國就業(yè)、購買力所造成的重大影響。但他在講話中認為,自己所主導并提倡的一系列旨在降低公共支出的措施和退休制度改革,令法國在沖擊面前表現得“穩(wěn)固而成功”。很明顯,他的潛臺詞是“日子不好過,但若非我的努力會更不好過”。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是英聯邦象征性的元首,她的致辭較多帶有人文主義氣息。在回顧2011年時,她主要談到各地在一年間所遭逢的自然災難,及各國人民面對災難時表現出的勇氣。她所著重提到的,是自己和王室成員在世界各地的巡回訪問和人道主義活動——道理很簡單,英國王室不理庶政,女王所談及的,是自己責任范圍內的問題,至于政治、經濟大計,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俄羅斯總統德米特里·梅德韋杰夫認為,2011年不是普通的一年,但對俄羅斯來說,這一年結束得很圓滿。他指出:“整整20年前,我們首次在一個叫作俄羅斯的國家里迎接新年,它來自于我們偉大祖先的東正教事跡,他們得以在幾個世紀的時間內統一廣袤的土地,創(chuàng)建一個強盛偉大的國家。而我們的職責是保衛(wèi)它,建立一個先進的國家,讓我們人人都活得舒適,工作有興致?!焙茱@然,梅德韋杰夫時刻不忘敲打俄羅斯民眾要牢記自己是“大國”,在他和普京心里,“大國崛起”似乎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展望來年”
新年講話的另一大內容,照例則是展望來年。
奧巴馬的展望顯得較為空泛,大談“作為總統的責任和決心”,聲稱“只要團結合作”,美國就能“走在前進的大道上”,每個美國人“都能享受其應得機遇”,并稱“未來幾個月內美國人的選擇和作為,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美國的未來和子孫后代將在怎樣的世界中成長”。2012是美國選舉年,奧巴馬正是試圖借此向選民發(fā)聲:“團結起來,再給我4年?!?br/> 默克爾的新年展望著重談及維護歐盟和歐元的重要意義,并呼吁國人“保持信心、照既定方向努力”,這自然是有所指的:作為歐元區(qū)經濟狀況最好的國家,德國人普遍抱怨歐元區(qū)和歐盟拖累了德國,“德國在為南歐的懶漢打工”,不愿將德國未來和歐盟捆在一起,不肯繼續(xù)救助債務危機各國的呼聲高漲。默克爾試圖借新年講話之機,喚醒德國人對歐盟和歐元的熱情與信心。
英國女王的新年講話借宗教典故呼吁“在逆境中尋找希望”,并以“家庭和睦”作比喻,呼吁英聯邦53個成員國繼續(xù)維持“共同信仰、價值觀和目標”。
薩科齊或許是諸多國家領導人中最坦白的一個,他在新年講話中開門見山談到“5個月后的法國總統大選至關重要”,并呼吁選民支持自己,他還談到自己心目中2012年三大使命:解決失業(yè)問題;繼續(xù)改革社會保障體系;改革金融市場管理體系。
梅德韋杰夫在新年電視講話中說:“2011年是我們和你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未來將是怎樣的,也取決于我們自身。雖然我們是各不相同的,但應當團結在一起,這樣俄羅斯才可能成為一個強大和成功的國家?!?br/> 諸多國家領導人的新年致辭中最特別的,則是韓國總統李明博。在他的致辭中,2011年的回顧和2012年的展望均一筆帶過,大部分篇幅都用于談及朝鮮半島局勢。他在講話中稱,朝韓之間存在改善關系的“機遇之窗”,并稱韓國愿意在朝鮮停止核計劃及挑釁前提下,韓國將來愿按照六方會談協議“緩和朝鮮安全擔憂”、“復興朝鮮經濟”,他甚至表示“朝核問題解決,在2012年里將出現一個里程碑”。很顯然,由于歲末年初,朝鮮領導人金正日去世,金正恩迅速接掌權力,讓高度緊張的韓國不得不將注意力集中到攸關生死的半島問題上,李明博的“另類新年致辭”也便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