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生活》
2012年第2期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請把人生1/7的時間給孩子
作為父母,你對孩子的愛和影響,不在你掙錢多少,不在你多有知識,更不在你的事業(yè)有多成功;只在你為他生命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戀時期(12歲以內(nèi))的相伴時間有多少。如果一個人的壽命是70歲的話,請把人生1/7的時間用在孩子身上。
《三聯(lián)生活周刊》
2012年第7期
哪國人育兒更高明
華裔美國人梅玲移居阿根廷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那里的父母經(jīng)常讓孩子玩到夜里10點、11點,推著嬰兒車經(jīng)過熱鬧的咖啡館和餐館。2007年她生了女兒后,開始琢磨該聽從哪國人的育兒建議。她研究世界各地的育兒習慣,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世界上做優(yōu)秀父母的方式有許多種。
《新民周刊》2012年第5期
韓國艱難對抗校園暴力
2012年2月,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婦女家庭部、法務部、文化體育觀光部聯(lián)合發(fā)布了“根除校園暴力綜合對策”。其主要內(nèi)容為,校長有權(quán)對施暴學生下達即刻停課措施,因施暴受處分的學生將在學校操行評語上留下“案底”。對一個年級學生人數(shù)超過30人的初中引入雙班主任制,班主任每學期與學生至少面談一次,并把面談結(jié)果通報給家長。除了對暴力問題的短期對策外,為了把學生的身體活動需求引向健康的方向,并通過集體活動陶冶性情,韓國將把體育課時間增加50%。
《南都周刊》2011年第49期
未來的主人翁
盤點2011年的新聞,將重心完全放在中國孩子身上,并不僅僅是關心中國孩子的命運,也是探照中國未來的命運。馬丁·路德在16世紀時曾說——如果地球明天就要毀滅,我今天還要去種一棵蘋果樹。今天,我們也必須為我們的后代做點什么,必須由我們來種這棵蘋果樹??上驳氖?,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這樣做。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看到這種改變:那些正在享受免費午餐的孩子,張軼超的“久牽”志愿者學校里的孩子,以及杭州“最美媽媽”臂彎里接住的孩子……
《看世界》
2012年第3期
大學校長演講引發(fā)的中美教育對比
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在一次演講中說:“從培養(yǎng)美國公民的角度看,美國的教育是好的,但是從培養(yǎng)世界公民的角度看,美國的教育一團糟,因為他們沒有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世界公民,世界公民應懂得尊重別人,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價值和文化……”
校車的技術標準,是一個政治責任的觀念標準。如果懷有對國家和民族負責、對學生安全負責的觀念,自然就有安全意識,也就會產(chǎn)生安全標準。美國校車的技術標準只是一方面,美國校車為什么安全,這才是最重要的。應“參考”的,是這樣的責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