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言 圖/趙照
海棠居是一家坐落在北京地道胡同中的高檔會所,原來在宣武門附近,后因拆遷搬至德勝門內(nèi)大街的一座安靜的精致四合院里,以經(jīng)營私家菜為主,至今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可謂京城資深的四合院會所。畫眉鳴聲玲瓏婉轉(zhuǎn),黑松百年蒼勁悍然,朱紅漆柱瀝粉油彩,四合院內(nèi)小橋流水,德勝門內(nèi)別有洞天,以包容天下之心做口中滋味之事的秀美宅邸。
筆者在初冬之日,如約拜訪海棠居,沿著馬路竟然差點走過,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剛勁有力的三個大字“海棠居”映入眼簾,兩盞大紅燈籠門前高掛,更像是尋常百姓家。
走進院子,卻被一面青磚影壁擋住去路,還需迂回一下。踏著青磚,隨著潺潺流水前行,穿過時尚的紅酒廊,領(lǐng)略琳瑯滿目的各國紅酒佳釀后,發(fā)覺院內(nèi)果真別有洞天。好一座精致的四合院。院里有頂篷,溫暖如春,各種盆栽植物郁郁蔥蔥,生機盎然。院主人還精心設計了潺潺溪水,魚兒伴著悠揚的古箏在水中自由的游動。
海棠居有8個包間,每個包間都是有景的,設計師將四合院的韻味放大了不少。推開木雕門,設計各不相同,卻都同樣古樸而底蘊十足,墻壁上的字畫,透露著風雅之氣,翠綠的滴水觀音和水仙,為整個空間更添幾分盈動。鏤空花雕做隔斷,享用完美食,可在品茶區(qū)舒舒服服地坐上一下午。這里沒有奢華,平淡如家。
一般來說,私房菜起源于昔日深閨大宅中的名廚佳肴。當年高官巨賈們“家蓄美廚,競比成風,因此形成官府私房菜。它講究用料廣博益壽,制作奇巧精致,味道中庸平和,菜名典雅得趣,筵席名目繁多且用餐環(huán)境古樸高貴。
經(jīng)過五年的傳承,海棠居的菜品以私房菜為基礎(chǔ)向外延伸,如今做到了,川魯粵淮全國各個菜系,只要客人想吃,只需提前兩三天預定,客人所有的要求,海棠居都能做到。來海棠居,只需講就餐人數(shù)、口味需求、心理價位等簡單告知,可以由經(jīng)理配菜。這種方式很適合向來記不住菜名,一點菜就頭疼的人。
海棠居最出名的是“三個一”,一個饅頭、一個蘿卜,一個蘋果,有著“于無聲處聽驚雷”的韻味。新年推出的“燒尾宴”,文化深厚,深受客人喜歡。
一個饅頭堪稱是京城最貴的饅頭(228元一例)。用自制的饅頭片,配有法國進口的鵝肝,茶樹菇絲,以及大師秘制的鮑魚醬,像吃漢堡一樣夾起來食用。為了更方便食用,將做工精細化,也就申引出了兩片饅頭,48元/位。茶樹菇具有良好的防癌抗癌功能,享有“中華神菇”的美稱。法國鵝肝有“世界綠色食品之王”的美譽,能夠降低膽固醇、降低血脂、軟化血管、延緩衰老。
一個蘿卜在《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時,王熙鳳招待劉姥姥時有一道菜叫“茄鲞”,原材料只是普通的茄子,但經(jīng)過復雜的加工后,根本吃不出茄子本身的味道。海棠居的“一個蘿卜”就是受這道菜的啟發(fā),是白蘿卜加藏紅花的組合。白蘿卜是一種常見的蔬菜,生食熟食均可,其味略帶辛辣味?,F(xiàn)代研究認為,白蘿卜含芥子油、淀粉酶和粗纖維,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功效。民間自古就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之諺語,現(xiàn)代也有人稱蘿卜為“土人參。藏紅花性平,味甘,尤其以活血養(yǎng)血而聞名天下。
水煉犢燒尾宴是唐代時長安曾經(jīng)盛行過的一種特殊宴會。所謂“燒尾宴”,是指士人新官上任或官員升遷,招待前來恭賀的親朋同僚的宴會。這一看來奇怪的名稱,來源有三種說法:一說老虎變成人時,要燒斷其尾;二說羊入新群,要燒焦舊尾才被接納;三說鯉魚躍龍門,經(jīng)天火燒掉魚尾,才能化為真龍?!八疅挔佟笔菬惭缰械拿?,清燉整只小牛,要求“炙盡火力”,即火候到家,把肉燉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