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 米
向“不”字英雄致敬
■哈 米
我珍視的那位捷克作家在論述英雄和英雄行為時下了個定義:“英雄,這就是在決定性關頭做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的人。”寫下這一論斷后,他以身作則為保衛(wèi)祖國抗擊納粹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英雄古今中外無數。岳飛、文天祥、卓婭、馬特洛索夫、趙一曼、楊靖宇、戴安瀾……還有最近發(fā)生在高速公路,被陡然飛來的鐵塊擊碎肝臟,忍著劇痛停穩(wěn)車子,拯救了24條乘客生命而犧牲的杭州司機吳斌,他們都是在人類社會生死攸關之際“做了”應做的事的英雄。我們因他們而驕傲。他們是有意而為之的。即使無意而為之的比如布魯塞爾那個半夜起來撒尿,湊巧澆滅了導火線拯救了全城百姓性命財產的小男孩于連,也是英雄。
如果把上述定義反過來說,“在決定性關頭不做有損于人類社會的利益的事的人”,是不是英雄呢?我說,是。而且更應該是。因為,在強大壓力下,往往“不做”比“做”更難!
藍英年《尋墓者說》記有愛倫堡拒絕簽名一章。1953年1月所謂的醫(yī)生案件是斯大林戰(zhàn)后大清洗的序幕,矛頭指向貝利亞等政治局委員,但被逮捕的醫(yī)生當中有不少猶太人,從而派生出一場新的排猶運動——反對世界主義的繼續(xù)。愛倫堡拒絕在一封猶太著名學者、作家、作曲家聯(lián)名致《真理報》的譴責猶太醫(yī)生的信上簽名,并冒死給斯大林寫信陳述原委。對此,1995年莫斯科出版的《俄蘇國家史》有這樣的記載:馬林科夫把愛倫堡召到黨中央,要他在這封信上簽名遭拒絕,馬林科夫說:“我勸您別拒絕,不然我無法對您的性命負責,而且,它對我并非無所謂?!睈蹅惐し瘩g:“我鄭重聲明,發(fā)表這封信將破壞和平運動……我必須在黨和斯大林同志面前對和平運動負責?!薄澳俏医ㄗh把您的理由用書面形式向斯大林同志陳述。但我懷疑您的陳述會影響他的決定——文件即將在《真理報》上發(fā)表?!彼{英年教授懷疑這個情節(jié)是否真實,因為《俄蘇國家史》并非嚴肅的史學著作,但他終究找到了愛倫堡給斯大林的信,信中婉言勸阻斯大林不要把猶太人驅趕到西伯利亞或遠東去。愛倫堡在回憶錄里記述:“……我試圖抗爭。事情的解決不是我的信,而是命運?!?/p>
中國也有膽敢冒死面對強權說“不”的真人。她也是一位女性,叫陳少敏,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1968年10月,在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上,要中央委員等132名代表舉手表決永遠開除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的黨籍,131人高高低低地舉起了手,只有陳少敏伏在桌上紋絲不動。事后康生氣勢洶洶責問陳少敏為什么不舉手,陳少敏回答:“這是我的權利!”
此刻當我重溫這一歷史細節(jié)時,我不知該怎樣表達對這位今年正好是她110周年誕辰的中國女性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