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波 雷?;?劉少波 曾淑云
廣東東莞市常平醫(yī)院 1)神經內科 2)放射科 東莞 523500
急性CO 中毒遲發(fā)腦?。╠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指急性CO 中毒后,經搶救治療后急性中毒癥狀恢復,經過數天至2個月臨床表現正常或接近正常的“假愈期”后再次出現以癡呆、精神癥狀、錐體系或錐體外系癥狀、癲發(fā)作等為主要表現的腦功能障礙。DEACMP 好發(fā)于中老年人,據統計發(fā)病率2.8%~11.8%,預后較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因此,早期診斷與治療顯得尤為重要?,F對我院2006-11-01-2011-11-01收治45例急性CO 中毒昏迷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總結,分析DEACMP 患者MR 成像特點,探討DEACMP 影響因素及影像學特點。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6-11-01-2011-11-01收治的349例急性CO 中毒病人的病例資料,其中入院昏迷者147例,治療后出現DEACMP者22例。以22例DEACMP患者為研究對象,DEACMP的診斷參照內科學(第7 版)提出的診斷標準[1],男9 例,女13 例,年齡9~73 歲,平 均(40±15.6)歲。隨機選擇同期住院的23例急性CO 中毒昏迷治療后病情好轉,電話隨訪60d內無DEACMP 者為對照組,男11例,女12例;年齡11~65歲,平均(29±14.3)歲。所有入組病例均按入院時中毒程度分為中度、重度兩種臨床類型,診斷參照內科學(第7版)提出的分級標準[1]。入院后所有患者均行高壓氧治療,昏迷蘇醒后均行頭顱MRI檢查。
1.2 方法 收集DEACMP組及對照組病人詳細的病例資料,記錄年齡、性別、職業(yè)、急性期昏迷時間、急性期中毒程度、并發(fā)癥、高壓氧治療時間等。采用電話隨訪的方法。分析DEACMP患者MR 成像特點。
2.1 2組臨床資料比較 由表1可看出,DEACMP 組與對照組年齡、昏迷時間、高壓氧治療時間、并發(fā)癥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性別、職業(yè)比較未見明顯差異(P>0.05)。急 性 期 中 毒 程 度:DEACMP 組 重 度15 例(68.2%),中度7例(31.8%),無輕度中毒者;對照組中度19例(82.6%),重度4例(17.4%)。在臨床表現為重度中毒起病19例患者中,15例(78.9%)發(fā)生DEACMP,可見急性CO中毒DEACMP的發(fā)生與起病中毒程度有密切關系。
表1 2組臨床相關資料比較 (±s)
表1 2組臨床相關資料比較 (±s)
注:并發(fā)癥是指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癲發(fā)作、大小便失禁、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局灶性腦功能損害等表現。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5
?
2.2 MRI檢查結果分析 見圖1~4。22 例DEACMP 患者均可見異常MRI表現,主要表現為腦白質彌漫性病變,基底節(jié)豆狀核、蒼白球異常信號,腦皮質改變及側腦室旁腦白質、半卵圓中心異常信號,均為對稱性長T1、長T2信號。其中單純腦白質病變4例,雙側基底節(jié)合并額、顳、頂、枕葉異常信號11例,側腦室旁白質合并雙側蒼白球、豆狀核異常信號7例。
圖1 T1W1 雙側豆狀核邊界欠清晰
圖2 T2W1雙側基底節(jié)、顳枕葉、斑點狀、小斑片狀高信號
圖3 壓水像雙側基底節(jié)見高信號
圖4 壓水像雙側基底節(jié)、顳枕葉斑片狀高信號
急性CO 中毒遲發(fā)腦病的發(fā)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研究發(fā)現CO 中毒后血中碳氧血紅蛋白(CO-Hb)水平與DEACMP病情輕重、發(fā)病率及預后有重要關系[2],中毒后腦組織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腦屏障破壞、微血栓形成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在DEACMP的發(fā)病中也具有重要作用[3],對CO 中毒者腦部血流量的研究支持這一觀點,急性中毒后腦血流量存在灌注不足,以額葉、顳葉、頂葉最明顯[4],與DEACMP常見病變部位符合。
本研究中,我們發(fā)現DEACMP 發(fā)生的平均年齡(40±15.6)歲,在性別、職業(yè)之間無明顯差異,這與既往報道的DEACMP好發(fā)于36歲以上中老年人[5]相符??紤]中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相對減退,代償能力差,且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CO 中毒后更易出現微循環(huán)障礙而致DEACMP 發(fā)病機會顯著增加。本研究同時發(fā)現,發(fā)生DEACMP 的老年人預后相對較差,而青年人經高壓氧治療后癥狀緩解相對較快,預后較老年人好。本組2例兒童,分別為9歲和10歲,中毒后出現DEACMP為癲發(fā)作、走路不穩(wěn)1例,肌張力增高、步態(tài)異常1例,經數月規(guī)律高壓氧及腦細胞保護治療后均恢復良好,未遺留任何后遺癥,癲發(fā)作患兒2a后停用抗癲藥,至今數年未再發(fā)作,且2例兒童恢復后學習成績均未見明顯下降??紤]年齡因素對DEACMP的預后有重要影響。年輕患者腦供血充足,腦細胞代償能力強,經積極有效治療,組織損傷能迅速修復。尤其是兒童,腦細胞代謝旺盛,預后大多良好,遺留智能障礙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幾率較低。
急性中毒后,昏迷時間長短及并發(fā)癥情況均能反應病情輕重?;杳詴r間較短者,病情較輕,并發(fā)癥亦較少,經高壓氧治療后癥狀多能很快恢復,發(fā)生DEACMP的幾率相對較低;而昏迷時間過長,往往合并多臟器功能損傷,可引起彌漫性大腦皮質缺血缺氧而直接進入去皮質狀態(tài),也可能引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研究發(fā)現,遲發(fā)腦病組患者平均昏迷(43±8.7)h,與對照組相比有明顯差異,因此推測2d左右的昏迷時間為DEACMP 的敏感時間因素,這部分病人為DEACMP的高危人群。臨床上對這部分病人應高度重視并有充分準備,及早進行規(guī)范足療程的高壓氧治療以將DEACMP發(fā)病風險降至最低。
高壓氧對急性CO 中毒的治療具有重要意義,它通過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壓及增加血氧在組織中的彌散,可迅速改善腦細胞缺氧狀態(tài),對CO 中毒的急救及改善預后均具有重要的價值[6]。本研究同時發(fā)現,DEACMP 組平均高壓氧治療(12±3.8)h,對照組為(20±4.2)h,表明早期及規(guī)律的高壓氧治療對于急性CO 中毒后DEACMP的預防有重要價值。
DEACMP的主要病理特征為蒼白球軟化、壞死及大腦白質脫髓鞘改變。MRI主要表現為腦實質彌漫性缺血、水腫、脫髓鞘及腦組織壞死改變,多為雙側對稱性,病變部位多在大腦的白質區(qū)及雙側蒼白球區(qū)。已經報道的DEACMP腦白質病變包括3種類型[7]:主要分布于半卵圓中心的多灶性壞死改變,為對稱分布大片狀病灶,呈稍長T1、長T2信號;腦室旁白質內廣泛分布及斑塊樣脫髓鞘病變,病灶常波及胼胝體、皮質下U 型纖維、外囊、內囊;基底節(jié)區(qū)壞死、軟化灶,主要分布于雙側豆狀核及蒼白球,??衫奂扒鹉X、內外囊,表現為彌漫性低信號。在本研究中普通MRI平掃顯示側腦室旁及半卵圓中心白質脫髓鞘4例,雙側基底節(jié)合并額葉、頂葉、顳葉、枕葉異常信號11例,側腦室旁白質合并雙側蒼白球、豆狀核異常信號7例,符合DEACMP影像學變化。
總之,急性CO 中毒后應根據每個病人病情,結合頭顱MR 結果進行個體化評估,對年齡偏大、起病昏迷時間較長、病情較重的患者更應警惕,積極進行高壓氧治療,同時應用改善腦部微循環(huán)、降低血液黏度的藥物,盡量避免DEACMP發(fā)生。對DEACMP患者應盡可能堅持治療以改善預后。早期、規(guī)律、長療程的高壓氧治療對兩者都尤為重要。
[1]陸再英.內科學[M].7 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936.
[2]Cevik AA,Uniuoglu I,Yanturali S,et al.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poisoning severity score,carboxyhaemoglobin levels and in hospital clinical course of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J].Int J Clin Pract,2006,60(12):1 558.
[3]唐彤丹,王蘇平,王心杰.急性CO 中毒大鼠血漿血栓素和前列環(huán)素動態(tài)變化及病理研究[J].中風與神經疾病雜志,2007,24(3):340.
[4]Ozyurt G,Kaya FN,Kahveci F,et al.Comparison of SPECT findings and 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 in carbon monoxide and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 [J].Clin Toxicol(Phila),2008,46(3):218.
[5]Weaver LK,Valentine KJ,Hopkins RO.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risk factors for cognitive sequelae and the role of hyperbaric oxygen[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7,176(5):491-497.
[6]董云,姜艷芝,閻巖,等.高壓氧治療一氧化碳中毒遲發(fā)性腦病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0,25(6):579-581.
[7]胡瑛,張炎,李建靈,等.CO 中毒遲發(fā)性腦病23例MRI表現[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44(3):65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