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見照
(云南省陸良縣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陸良 655600)
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常規(guī)療法治療糖尿病足45例
李見照
(云南省陸良縣中醫(yī)醫(yī)院,云南 陸良 655600)
糖尿病足;血塞通注射液;療效
糖尿病足(簡稱DF)是糖尿?。ê喎QDM)合并神經(jīng)、血管病變而導致的下肢感染、潰瘍形成和壞疽等病變,具有極強的致殘性和致死性。近4年來筆者共收治DF患者45例,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常規(guī)療法治療,取得一定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筆者2009年2月~2012年2月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45例,均為住院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齡48~86歲,平均(62±12)歲;糖尿病病程45天~20年,平均(9.0±5.4)a;糖尿病足病程20~520 d,平均(58.2±5.2)d。
1.2 診斷標準 全部DM的診斷符合1999年WHO推薦糖尿病診斷標準。DF病變采用Wagner分級法[1],所有患者臨床分級為1~4級,其中1級23例,2級13例,3級7例,4級1例。
1.3 治療方法 全部患者均給予糖尿病的正規(guī)治療,包括飲食控制,胰島素聯(lián)合口服降糖藥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圍;同時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足部潰瘍先用雙氧水、生理鹽水清潔潰爛面,無菌剪刀去除壞死組織,再給予生理鹽水20 m L加慶大霉素8萬U、胰島素8 U、654-2注射液10 mg混合后局部濕敷,每日換藥1次,在此基礎上用生理鹽水250 m L加血塞通注射液400 mg緩慢靜脈滴注,每日1次,10 d為1個療程。治療3個療程后統(tǒng)計療效。
2.1 療效標準[2]顯效:足部皮膚感覺正常,足背動脈搏動有力,潰瘍面縮小80%以上,臨床分級好轉(zhuǎn)2個級別以上;有效:足部皮膚感覺部分恢復,足背動脈搏動較明顯,潰瘍面縮小50%,分泌物減少,臨床分級好轉(zhuǎn)1個級別以上;無效:足部皮膚感覺無好轉(zhuǎn),足背動脈搏動弱或消失,潰瘍面無縮小,分泌物無減少,臨床分級無好轉(zhuǎn)或惡化。
2.2 治療結(jié)果 45例中,顯效20例,有效16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0.0%。
DM所致的DF可導致足部感覺障礙或異常、畸形(爪形趾或Charcot關節(jié),神經(jīng)性關節(jié)病)、局部潰爛,甚至壞疽,DF的發(fā)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血管病變、神經(jīng)病變和感染。糖尿病慢性代謝紊亂,血液流變學異常,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增強,血液凝固性增高等導致循環(huán)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障礙是其主要發(fā)病基礎。中醫(yī)學認為糖尿病足的主要病機是血瘀經(jīng)脈,另外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始終存在高凝狀態(tài),容易在下肢小血管形成血栓。因此,除了控制血糖、抗感染、局部換藥,必要時清創(chuàng)和手術等治療手段外,還應改善微循環(huán),在治療DF中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三七總皂苷,具有活血化瘀,通脈活絡,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抗凝血,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滯度的作用。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血塞通注射液具有直接或間接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內(nèi)皮細胞及缺血組織,抗血液的高黏、高聚、高凝狀態(tài),活血祛瘀,阻止Ca2+內(nèi)流,擴張周圍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降低血管阻力及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進血管新生,加強側(cè)支循環(huán)的建立;對組織缺血缺氧損傷起保護作用。解除小動脈和前毛細血管的過度而持久的病理性收縮,增加局部血液供應,減少組織缺氧,增強組織的代謝能力,同時可提高機體免疫細胞的數(shù)量和活性,從而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
筆者認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常規(guī)療法治療糖尿病足可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jīng),提高抵抗力,促進潰瘍面愈合,使糖尿病足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復。
[1]許樟榮 .于世界糖尿病日重談糖尿病足的診治與預防[J].中華內(nèi)分泌代謝雜志,2005,21:491~493.
[2]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yè)委員會 .糖尿病肢體動脈血管閉塞癥臨床診斷與療效標準[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外科雜志,2003,9(2):150.
R634
B
1007-2349(2012)05-0086-01
20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