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征海 張正偉 江蘇省無錫市錫山人民醫(yī)院 214011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臟器,隨著現(xiàn)代交通工具的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發(fā)生率呈現(xiàn)上升態(tài)勢。單純性肝破裂死亡率約占9%,合并多個臟器損傷和復雜性肝破裂的死亡率高達50%[1]。本研究對32例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手術治療病例進行回顧性綜合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12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手術治療患者32例,男30例,女2例;年齡13~57歲,平均年齡32.75歲。其中交通事故傷15例,高處墜落傷5例,摔傷8例,刀刺傷4例。經(jīng)過病史采集、體格檢查、B超、CT等方法確診為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立即開通靜脈通路,輸血、補液、擴容積極抗休克治療,同時急診手術剖腹探查、治療。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手術治療,其中肝臟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縫合法22例,清創(chuàng)止血+填塞縫合法5例,肝葉部分切除4例,肝葉部分切除+填塞縫合法1例。
1.3 結果 本組32例創(chuàng)傷性肝破裂手術治療病例中2例急性出血不能控制而因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死于合并顱腦外傷,2例術后死于多臟器功能衰竭。其余病例均好轉出院。5例出現(xiàn)術后腹腔感染。
嚴重的肝外傷必須進行手術治療。通過實踐筆者認為,當患者有腹膜刺激征及移動性濁音、腹部穿刺陽性,B超提示腹腔積血增多,應盡早手術。手術治療目的[2]:徹底有效止血,切除失活組織,保護有活力的肝組織和維護肝功能的完整性,預防和治療膽瘺,防止再出血,建立有效的引流;同時治療并發(fā)癥,縮短術前診治時間,緊急控制出血。能否迅速控制出血是決定嚴重肝外傷患者存亡的最關鍵因素。對于規(guī)則、淺表且整齊的線形肝裂傷,可行肝破裂修補術。修補前,應先予行創(chuàng)面清創(chuàng),去除失活肝組織,結扎膽管、血管。可選1號可吸收線用圓針做貫穿創(chuàng)底的“8”字形或褥式縫合。注意不留死腔、確切止血。如創(chuàng)面較深,并可填塞大網(wǎng)膜或明膠海綿后縫合創(chuàng)面。如局部肝組織破碎嚴重,則應予切除破裂肝臟,由于肝破裂范圍常不受解剖控制,臨床常用不規(guī)則肝部分切除。此法較規(guī)則肝切除術盡可能保留正常肝組織,手術難度低。
對于肝破裂嚴重、出血多、速度快的患者,應先阻斷肝十二指腸韌帶,阻斷肝動脈、門靜脈血流。如出血明顯減慢,可予紗條結扎韌帶止血,時間不宜超過30min。再探查肝臟破裂情況并行相應處理。如阻斷肝門仍有大量出血,則應考慮肝靜脈、下腔靜脈損傷可能。此類患者出血較難控制,死亡率高。
當肝破裂出血難以控制,止血困難時,不可強求徹底止血。此類患者出血量多,大量凝血因子丟失,凝血功能破壞嚴重,應予填塞壓迫止血,控制損傷,縮短手術時間。填塞止血對提高嚴重肝破裂搶救成功率有一定幫助。但需控制好填塞物取出時間。過早取出再出血可能性大,而且使患者過早再次受到“打擊”;但長時間的填塞易引起腹腔感染。本組中5例填塞止血患者均肝破裂嚴重,術中止血困難,凝血功能嚴重異常。其中4例成功控制出血,并于術后7~10d取出填塞物,但均出現(xiàn)腹腔感染。有文獻認為術后3~5d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后可取出填塞物[3]。
嚴重肝破裂患者出血量大、速度快,致腎動脈血流量下降。如有效循環(huán)血量短期無法恢復,易造成腎前性腎衰竭,引起無尿、電解質紊亂、水鈉潴留,使腹腔臟器水腫,加重腹腔高壓,進一步加重腎前性腎衰,形成惡性循環(huán)。同時腸道組織水腫可破壞腸道屏障,發(fā)生細菌移位,引起腹腔感染,甚至可全身膿毒血癥,死亡率高。本組中有3例術后24h內(nèi)出現(xiàn)急性腎衰竭,均發(fā)生腹腔感染,其中2例死亡。
[1]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405-407.
[2] 譚友春,盧榜裕,蔡小勇,等.嚴重肝外傷外科治療91例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06,14(1):53-55.
[3] 張治平,岑中權,趙海生.外傷性肝破裂6l例外科治療體會〔J〕.腹部外科,2005,(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