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朝霞
河南省中牟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河南鄭州 451450
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兒外傷中的常見病。 一般多見3~6歲患兒,手術時間多在30~60 min。 單純氯胺酮全麻,氯胺酮的用量大,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較多。 氯胺酮復合芬太尼可減少氯胺酮的用量,術中常需追加芬太尼,增加呼吸抑制的風險。 現(xiàn)分析探討[1]2010年4月—2012年1月期間該院采用氯胺酮復合小劑量舒芬太尼于小兒肱骨髁上骨折術中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擬行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兒40 例。年齡3~6 歲。體重20~30 kg,性別不限。ASAⅠ~Ⅱ級,既往無麻醉手術史,隨機分為兩組:芬太尼組(F 組)20 例和舒芬太尼組(S 組)20 例。
兩組患兒術前常規(guī)禁食,麻醉前均建立靜脈通路,靜脈推注阿托品0.005~0.01 mg/kg, 兩三分鐘后靜注氯胺酮1 mg/kg 后入室。 常規(guī)鼻導管吸氧及監(jiān)護。 消毒時S 組靜注舒芬太尼0.1~0.15 ug/kg。F 組靜注芬太尼1~1.5 ug/kg。切皮前兩組均靜注氯胺酮1~2 mg/kg,術中根據(jù)手術時間長短,小兒生命體征追加氯胺酮0.5~1 mg/kg,舒芬太尼0.05 ug/kg,芬太尼0.5 ug/kg,術后患兒不吸氧SPO2>96%,維持10 min 以上,返回病房,持續(xù)吸氧。
術中連續(xù)監(jiān)測HR、SPO2,分別記錄給予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后1、5 min、切皮時、手術結(jié)束時的數(shù)值。 記錄第1 次追加氯胺酮與手術開始的間隔時間,追加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次數(shù),患兒離室時間。
采用SPSS 13.0 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兩組給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后1、 5 min 及手術結(jié)束時HR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兩組給藥后1 minHR 明顯低于給藥前,5 min 后恢復。 SPO2:1 min 兩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均明顯低于給藥前。 5 min 時F 組明顯低于S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S 組第一次追加氯胺酮與手術開始間隔時間明顯長于F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S 組有2 例患兒術中追加1 次舒芬太尼,F(xiàn) 組有8 例追加1 次芬太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撤氧后,F(xiàn)組有9 例SPO2<95%,吸氧后恢復,S 組SPO2均在96%。 離室時間S 組明顯短于F 組。 見表1、2、3。
表1 患兒術中SPO2 低于95%的例數(shù)
給藥后1、5 min 與給藥前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 min 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 min 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第1 次追加氯胺酮的時間及例數(shù)(±s)
表2 第1 次追加氯胺酮的時間及例數(shù)(±s)
注:P<0.05。
組別追加時間(min) 追加例數(shù)S 組F 組35±5 20±4 28
S 組追加平均時間(35±5)min,追加2 例;F 組追加平均時間(20±4)min,追加8 例,經(jīng)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患兒術中各階段HR(±s)
表3 患兒術中各階段HR(±s)
組別給藥前1 min 5 min 術后撤氧前 術后撤氧后S 組F 組140±5 142±6 130±4 131±6 142±3 141±4 140±5 141±6 139±7 140±3
給藥后1 min 與給藥前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兒骨外科手術中的常見病, 此手術患兒多年齡偏小,手術時間不長(0.5~1 h 左右),手術刺激性不大,不需要肌松[2],因此要求麻醉提供較好的鎮(zhèn)痛,術后蘇醒快,安靜清醒,可減少術后誤吸及呼吸抑制的發(fā)生。 通常用氯胺酮復合小劑量芬太尼麻醉,但是芬太尼作用時間較短,術中常需追加給藥, 增加了呼吸抑制的發(fā)生。 舒芬太尼較芬太尼鎮(zhèn)痛作用更強,約為芬太尼的5~10 倍,持續(xù)時間為其2 倍,該研究中第1 次追加氯胺酮與手術開始間隔時間S 組明顯長于F 組,術中追加舒芬太尼次數(shù)明顯<追加芬太尼次數(shù)即為此。 芬太尼是u 受體激動劑,u 受體有u1和u2兩種亞型,激動u1受體產(chǎn)生鎮(zhèn)痛作用,激動u2受體產(chǎn)生呼吸抑制,而舒芬太尼與u1受體結(jié)合較芬太尼有更好的選擇性,故舒芬太尼鎮(zhèn)痛時間長于芬太尼,但呼吸抑制時間短于芬太尼,所以術后撤氧后舒芬太尼組SPO2明顯高于芬太尼組,兩組對呼吸、血壓影響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舒芬太尼可減少呼吸抑制的發(fā)生幾率。 所以舒芬太尼用于小兒肱骨髁上骨折安全性較芬太尼高。
綜上所述,氯胺酮復合小劑量舒芬太尼與氯胺酮鎮(zhèn)痛作用有協(xié)同作用,可減少氯胺酮的用量,呼吸抑制發(fā)生率低,留室觀察時間短,更適合用于小兒肱骨髁上骨折患兒。
[1] 裴皓,曾黎明,余峰.舒芬太尼與芬太尼在小兒扁桃體切除術中麻醉誘導的效果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7):83-85.
[2] 徐華,李世忠.舒芬太尼與芬太尼對小兒全麻誘導期血流動力學和應激反應的比較[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1,27(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