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美
福州市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7
本科護生精神科實習壓力的調查
陳 美
福州市神經精神病防治院,福建福州 350007
目的 了解本科護生在精神科實習期間的壓力狀況,分析其影響因素。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對在某精神病院精神科實習的95名本科護生進行調查。結果 護生精神科實習壓力程度以輕中度為主,主要壓力源為處理精神科突發(fā)、緊急情況能力差,擔心受到精神病患者的攻擊,擔心染上傳染病,擔心護理患者時出現差錯或事故,擔心患者拒絕為其進行護理操作。性別、家庭居住地、高考填報志愿時是否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和所處的實習階段影響護生實習壓力程度(均P<0.05)。結論精神科臨床護理教師應根據護生的不同特點,針對性地為護生提供幫助和指導,減輕他們在精神科實習期間的壓力,提高實習效果。
本科護生;精神科;實習;壓力
精神科實習已成為本科護生臨床實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已有研究表明,人們因對精神病及精神病院的醫(yī)護人員存在一種偏見認識,及對精神病院特殊環(huán)境的恐懼心理[1],使得進入精神科實習的護生面臨較大的壓力。壓力是個體對作用于自身的內外環(huán)境刺激做出認知評價后,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及心理緊張性反應狀態(tài)的過程[2]。輕度的壓力可刺激機體處于緊張狀態(tài),刺激護生學習;高水平的壓力或壓力持續(xù)存在的時間過長,可使機體平衡失調,導致身心疾病。為了探討本科護生在精神科實習壓力的狀況,以便日后采取有效的應對壓力措施,對2011年9~12月在某精神病院精神科實習的95名本科護生進行實習壓力源及壓力水平的調查。
2011年9~12月在某精神病院精神科病房實習的本科護生 95名,其中,女性 87名(91.6%),男性 8名(8.4%)。
1.2.1 調查工具 (1)護生一般資料問卷:包括護生的一般情況、家庭狀況、專業(yè)態(tài)度、所處的實習階段、實習的精神科病房等10項。(2)護生實習壓力源及壓力水平調查問卷:參考楊永麗等[3]設計的護理學生壓力源問卷,結合精神科病房的特點,對問卷做了適當修改,經預試驗測得重測信度為0.95。問卷包括6個維度: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工作環(huán)境、患者護理、工作性質與內容、人際關系、監(jiān)督與評價,共20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4級評價,從沒有壓力、輕度壓力、中度壓力到重度壓力,以1~4分表示。得分越高表明壓力越大。
1.2.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由研究者采用統(tǒng)一的解釋性語言指導護生填寫。本次調查共發(fā)出問卷97份,回收97份,其中2份為無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7.9%。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用Excel建立數據庫,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本次調查對象均為同一年級本科實習護生,年齡20~25歲,平均(22.66±1.09)歲;獨生子女 25 名(26.32%),非獨生子女70名(73.68%);處在實習初期階段17名(17.9%),中期階段78名(82.1%);家庭居住地在農村者68名(71.6%);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者40名(42.1%)。實習前接觸過精神病患者的有31名(32.63%);在封閉病房實習的有61名(64.21%);目前喜歡護理專業(yè)的有5名(5.26%),比較喜歡的有38名(40.00%),不太喜歡的有46名(48.42%),討厭的有6名(6.32%)。
95名本科護生精神科實習壓力以輕中度為主(圖1)。本科護生精神科實習各維度的壓力水平見表1,前5位實習壓力源見表2。
表1 本科護生精神科實習壓力各維度得分(±s,分)
表1 本科護生精神科實習壓力各維度得分(±s,分)
項目評分工作性質與內容方面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方面患者護理方面工作環(huán)境方面人際關系方面監(jiān)督與評價方面2.22±0.64 2.18±0.54 2.16±0.57 2.00±0.62 1.89±0.51 1.77±0.52
表2 本科護生前5位精神科實習壓力源(±s,分)
表2 本科護生前5位精神科實習壓力源(±s,分)
排序 壓力源 評分12345處理精神科突發(fā)、緊急情況能力差擔心受到精神病患者的攻擊擔心染上傳染病擔心護理患者時出現差錯或事故擔心患者拒絕為其進行護理操作2.46±0.84 2.41±0.79 2.31±0.88 2.21±0.78 2.17±0.77
表3 護生實習壓力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分)
表3 護生實習壓力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s,分)
影響因素 專業(yè)知識與技能 工作環(huán)境 患者護理 工作性質 人際關系 監(jiān)督評價性別男女t值家庭居住地P值農村城市t值是否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P值 是 否 t值實習所處階段P值初期中期t值P值2.03±0.25 2.20±0.56 1.550 0.142 2.25±0.52 2.01±0.55 1.999 0.048 2.17±0.63 2.19±0.47 0.197 0.844 2.47±0.51 2.12±0.52 2.514 0.014 2.13±1.99 1.99±0.61 0.599 0.551 1.96±0.65 2.11±0.51 1.111 0.269 1.80±0.52 2.10±0.65 2.182 0.032 1.84±0.59 2.03±0.62 1.163 0.248 1.88±0.17 2.19±0.59 3.61 0.001 2.16±0.58 2.17±0.57 0.085 0.933 2.08±0.61 2.23±0.54 1.314 0.192 2.22±0.61 2.15±0.57 0.403 0.688 2.04±0.28 2.24±0.66 1.618 0.126 2.27±0.66 2.09±0.56 1.303 0.196 2.09±0.59 2.32±0.66 1.706 0.091 2.12±0.77 2.24±0.61 0.737 0.463 2.13±0.31 1.87±0.52 1.351 0.180 1.92±0.53 1.81±0.44 0.970 0.335 1.88±0.50 1.90±0.52 0.186 0.853 1.50±0.37 1.90±0.49 3.687 0.000 38 1.84±0.33 1.76±0.54 0.422 0.674 1.82±0.56 1.64±0.40 1.526 0.130 1.78±0.51 1.76±0.54 0.202 0.840 1.71±0.58 1.78±0.51 0.540 0.590
本科護生精神科實習壓力影響因素分析見表3。在患者護理方面,男女護生壓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護理方面女生的壓力高于男生;居住在農村和城市的護生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方面壓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來自農村的護生在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壓力高于居住在城市的護生;非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護生在工作環(huán)境方面的壓力明顯高于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護生(P<0.05);實習所處階段不同的護生實習壓力存在差異,處于實習初期的護生在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壓力明顯高于實習中期的護生(P<0.05);而處于實習中期的護生來自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反而高于實習初期的護生(P<0.05)。年齡、是否是獨生子女、實習前是否接觸過精神病患者等方面對精神科實習壓力源及壓力程度均無影響(P>0.05)。
臨床護理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獲得知識、技能及培養(yǎng)職業(yè)情感的重要場所[4]。從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護生在精神科實習過程中,壓力程度以輕中度為主,這與曹穎等[5]的研究結果相似。壓力程度從大到小依次為工作性質與內容、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患者護理、工作環(huán)境、人際關系、監(jiān)督與評價等方面。
本研究分析發(fā)現護生的性別、居住地、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情況、實習階段等對精神科實習壓力程度存在影響。在患者護理方面,女生的壓力高于男生,原因可能是因為女性心理大多數較脆弱,遇事相對敏感,有研究顯示,女性在抑郁、焦慮和恐怖方面更易產生心理問題[6],在為隨時可能出現攻擊行為的精神病患者進行護理操作時比男生更加小心謹慎。
家庭居住地在農村的護生在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壓力稍高于居住在城市的護生,可能是大多數居住農村的護生見識相對比較狹窄,擔心自己不能有效地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而居住在城市的護生,對專業(yè)知識及技能方面的知識耳濡目染的機會較農村的護生多,因此,居住在城市的護生在此方面的壓力相對于農村的護生低。
在工作環(huán)境方面,非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護生的壓力相對高于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護生,這可能是因為自愿選擇護理專業(yè)的護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已經對護理專業(yè)進行了相關的了解,對護理工作也有了大體的印象,心理有所準備,因此,感受到的壓力相對較低。
處于實習初期的護生在專業(yè)知識與技能方面的壓力稍高于實習中期的護生,這跟護生的實習經歷有關。處于實習初期的護生,因接觸臨床不久,在護理患者方面的臨床經驗不如實習中期的護生;而處于實習中期的護生,積累的護理患者方面的經驗也比較多,因而感受到的壓力相對于實習初期的護生小。
在人際關系方面,實習中期的護生的壓力反而大于實習初期的護生,這也可能是因為實習中期的護生在人際關系方面自我定位高,通過數月的臨床實習也見識了各種人際之間的糾紛與矛盾,與自己的高期望值形成反差;而實習初期的護生,在人際關系方面的想法相對比較單純,到臨床實習的時間還不長,因而在人際關系方面所感受的壓力不如實習中期的護生大。
此外,本研究顯示年齡、是否是獨生子女、實習前是否接觸過精神病患者等方面對精神科實習壓力源及壓力程度均無影響。今后的研究需進行多因素回歸分析,綜合分析其影響因素。
對于到精神病院實習的護生,在下病房前,應由專門的帶教老師對其進行崗前培訓,講解精神科病房的特殊構造及精神病患者的特點,傳授與精神病患者接觸的技巧與方法,講授在精神科可能經常出現的突發(fā)事件與處理方案,減輕護生對精神科的恐懼和緊張感。
對于女性護生應尤其加強在患者護理方面的教育,到病房后,可由有經驗的帶教老師一對一地為其進行對精神病患者的護理操作示范,并適當的讓其獨立操作。對于來自農村的和實習初期的護生可經常根據臨床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理論知識的提問,以提高其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對于實習中期的護生,帶教老師應尊重他們的人格,對于他們提出的疑問應耐心的解答,對于他們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缺點、錯誤不應當眾尤其在患者面前進行批評、指責,對他們的工作成績應在患者面前加以肯定和贊揚,樹立他們的威信和自信心[7],從而克服來自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
總之,精神病院對于本科護生是一個容易產生壓力的特殊場所,因此帶教老師應針對他們在精神科實習期間的壓力源及壓力程度,采取有效地應對措施,提高對精神科的適應能力,順利完成在精神病院的實習任務。
[1]趙新喜,張軍,李全會.精神科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1,9(4):315-316.
[2]李小妹.護理學導論[M].長沙:湖南科學出版社,2001:57-59.
[3]楊永麗,趙秋利.不同臨床實習期護理本科生壓力源及壓力程度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1):67-68.
[4]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wèi)生評定量表手冊(修訂版)[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增):122-124.
[5]曹穎,向虹,于艷秋.護理本科生臨床實習期間壓力源于應對方式的調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1,36(7):491-494
[6]陳燕,劉玉局.職高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0,8(5):518.
[7]侯再花,張艷花.實習護士的壓力源分析及帶教老師的應對方式[J].護理研究,2006,20(10):2747-2748.
R-05
C
1674-4721(2012)03(c)-0169-03
2012-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