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芳, 鐘聲, 張桂榮
齲病在兒童時期可影響牙頜系統(tǒng)的生長發(fā)育,使人體健康素質下降,其繼發(fā)病作為一個病灶,也可引起遠隔器官的疾?。?]。齲病也是一種多因素所致的疾病,包括細菌、牙齒的結構、口腔內環(huán)境等因素。乳牙的生物學特點較之恒牙更易罹患齲病,而行為因素的影響對齲病的發(fā)生亦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對乳牙齲病發(fā)病情況與其相關性行為因素進行探討。
1.1 臨床資料 采取定點分層抽樣的方法,以沈陽市內五區(qū)為基點,每區(qū)隨機抽取2所幼兒園,共抽取10所幼兒園。再以幼兒園為基點,每所幼兒園隨機抽取在園的2004-02/2005-01出生的5歲兒童及其父母。每所幼兒園抽取兒童40名及其父母40名,合計兒童400名,父母400名。增加10%的樣本量進行加權,計兒童440名,父母440名。其中兒童男女各半,家長中男136名,女304名,年齡27~46歲。
1.2 診斷標準 按照《WHO口腔健康調查標準》第4版中齲病診斷標準來判斷“無齲牙、齲齒、已充填有齲、已充填無齲、因齲缺失及因其他原因缺失(因先天缺失或外傷等喪失的)”[2]。
1.3 納入標準 (1)市區(qū)常住人口;(2)接受臨床檢查時已在市區(qū)居住達到6個月以上;(3)家屬知情同意。
1.4 排除標準 (1)不能配合臨床檢查的兒童;(2)不能完整提供兒童口腔健康行為數(shù)據(jù)的問卷。
1.5 研究方法 參照《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研究方案》中口腔健康檢查及行為評定標準[3],結合沈陽市兒童口腔保健工作經驗和兒童生活特點,設計口腔健康行為問卷共計3個主要內容15個題目,內容有兒童睡前進食甜食習慣、在家長監(jiān)督下有效刷牙情況、定期口腔健康檢查情況。采用一對一當面詢問兒童父母的方式,現(xiàn)場回收問卷。負責檢查診斷的檢查員共3名,均為從事臨床工作10年以上口腔內科醫(yī)生并長年從事口腔預防保健工作。通過標準一致性檢驗,Kappa值均在0.80以上。
1.6 觀察指標 目標人群患齲率、齲失補牙數(shù)、齲均、采用口腔健康行為人數(shù)比率。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行χ2檢驗,并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
2.1 目標人群乳牙患齲情況 見表1。
表1 目標人群乳牙患齲情況
2.2 目標人群乳牙患齲情況與行為因素相關性 見表2。
表2 目標人群行為因素與乳牙患齲情況比較
表2結果表明,睡前無進食甜食習慣者患齲258名,患齲率和齲均分別為49.2%和2.04,齲失補牙數(shù)為527顆,與有此行為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在家長監(jiān)督下有效刷牙者45名,患齲率和齲均分別為42.2%和1.09,齲失補牙數(shù)為49顆,與無此行為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定期口腔健康檢查者11名,患齲率和齲均分別為36.4%和1.64,齲失補牙數(shù)為18顆,與無此行為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目標人群乳牙患齲率、齲失補牙數(shù)與睡前有進食甜食習慣、家長監(jiān)督下有效刷牙和定期口腔健康檢查行為均具有相關性。睡前有進食甜食習慣為相關危險因素(OR=12.38,2.62>1,P<0.001),家長監(jiān)督下有效刷牙為相關保護因素(OR=0.32,0.29<1,P<0.001),定期口腔健康檢查為相關保護因素(OR=0.27,0.48<1,P<0.05,0.01)。
本研究對乳牙齲病發(fā)病情況與其相關性行為因素進行分析,結果提示,目標人群乳牙患齲率為67.1%,齲均為3.10,說明目標人群乳牙齲齒患病情況比較嚴重,是齲病高發(fā)人群。目標人群乳牙患齲率、齲失補牙數(shù)與睡前有進食甜食習慣、有效刷牙和定期檢查具有相關性。
飲食習慣與口腔健康關系密切,而兒童的口腔健康問題主要表現(xiàn)為齲病。許多兒童的飲食習慣中,加餐的食物大多是甜食,又有許多兒童以含糖飲料代替飲用水,造成了齲病的高發(fā)病率[4]。本研究結果中超過40%的兒童在飲食習慣方面存在睡前吃甜點或喝甜飲料的患齲高風險行為,且在此人群中患齲率、齲均分別高達92.3%和4.59,說明該行為因素是影響乳牙患齲率和齲均重要因素之一。
有研究指出,父母幫助兒童刷牙并監(jiān)督兒童刷牙效果,也是降低兒童患齲風險的方法之一[5]。本研究中,89.8%的家長從不監(jiān)督孩子刷牙效果,此人群中乳牙患齲率、齲均分別為69.9%、3.32,大大高于有家長監(jiān)督的目標人群。
乳牙齲齒的危害很大,乳牙齲病發(fā)展快,早期自覺癥狀不明顯[6],兒童不能準確表述,齲病往往被忽略或至晚期出現(xiàn)疼痛癥狀[7],直接影響頜骨的發(fā)育及繼承恒牙的健康,進而影響兒童的正常生活和生長發(fā)育,因此及時采取預防齲齒措施并及時阻斷早期齲病的發(fā)展極為重要。本次研究結果兒童進行定期口腔檢查者只有2.5%,直接影響了乳牙患齲率和齲均的高低。
家長也是飲食和口腔保健用品及資源利用的提供者,在兒童衛(wèi)生習慣形成和保持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8]。針對本研究結果提示,家長對口腔健康知識的知、信、行,對兒童口腔健康行為的確立有潛移默化深刻影響,因此有計劃地組織和實施家長口腔健康教育,對降低兒童乳牙的患齲率和齲均、提高兒童口腔健康水平意義重大。
[1]樊明文,周學東.牙體牙髓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3.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Oral health surveys:basic methods[M].4th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7.
[3]齊小秋.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2-204.
[4]卞金有,胡德渝,楊圣輝.預防口腔醫(yī)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103-116.
[5]Jackson RJ,Newman HN,Smart GJ,et al.The effects of a supervised toothbrushing programme on the caries increment of primary school children,initially aged 5-6years[J].Caries Res,2005,39(2):108-115.
[6]石四箴.兒童口腔醫(yī)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87-88.
[7]范衛(wèi)華,黃少宏,歐堯.2005年廣東省5歲人群口腔健康行為抽樣調查報告[J].廣東牙病防治,2007,15(7):305-307.
[8]Carausu EM,Mihaila CB,Indrei LL.Family involvement in d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school children[J].Rev Med Chir Soc Med Nat Iasi,2002,107(2):370-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