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志
(遼寧省凌海市人民醫(yī)院,遼寧 凌海 121200)
重型顱腦損傷是腦外科常見的創(chuàng)傷,其發(fā)生率居第二位,顱內壓迅速增高,造成繼發(fā)性損傷較嚴重,其致殘率、致死率居機體損傷的首位[1,2]。本研究通過對我院收治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治療情況進行觀察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腦外科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70例作為本次觀察的對象,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齡20~71歲,平均年齡(48.5±11.8)歲,受傷原因:車禍事故傷害32例,高空墜落傷害28例,摔倒傷7例,重物撞擊傷害3例。其中加速性傷害36例,減速性傷害34例。雙側瞳孔散大38例,患者單側瞳孔散大32例。通過CT檢查確定顱內血腫位置和損傷情況,硬膜外血腫并對側腦挫裂傷28例,廣泛急性硬膜下血腫22例,廣泛腦挫裂傷并顱內血腫12例,多發(fā)性顱內水腫8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70例在知情同意的情況下,依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傳統(tǒng)骨瓣減壓術治療組)30例和觀察組(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組)40例,兩組患者性別構成比例、年齡分布、受傷原因、散瞳情況、腦血腫情況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骨瓣減壓術治療。觀察組 采用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患者在顳弓上耳屏前1cm到耳廓上向后上方延伸到頂骨中線,沿著正中線到前額部發(fā)際下,皮瓣翻向前下。游離骨瓣,頂部骨瓣旁開正中線矢狀竇2~3cm,如果生命體征惡化可以在顳底部鉆孔部位剪開一個硬膜小孔,先清除部分血腫減壓。骨窗前到達額極,向下到達顴弓,向后到達乳突前方,將蝶骨嵴向深部咬除,顯露蝶骨平臺和顳窩,對硬膜外血腫進行清除。將硬腦膜切開,自顳前部開始切開硬腦膜,再做一個“T”字弧形切開硬腦膜,暴漏額葉、頂葉、顳葉、前顱窩和中顱窩,利于將硬膜下血腫、額部、顳部、頂部挫裂傷、腦內血腫徹底清除。術后放置好引流管。
1.3.1 觀察兩組患者神經功能情況:神經功能評分標準,根據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語言、睜眼、運動等項目進行評價,總分15分,分數(shù)越低神經功能越差,反之亦然,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評分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3.2 觀察兩組患者肢體運動功能情況:分別采用Fugl-Meyer評分方法,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評定采用Barthel指數(shù)評分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3.0建立數(shù)據庫,通過t檢驗分析,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Fugl-Meyer、Barthel指數(shù)評分情況(表1),觀察組神經功能、Fugl-Meyer、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Fugl-Meyer、Barthel指數(shù)評分情況
顱腦損傷后腦組織中的氧、二氧化碳、酸堿度迅速發(fā)生異常性變化,腦組織氧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明顯增高,引起化學性的損傷。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是我院較為常用的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治療方式[3]。其通過顯露額葉、顳葉、頂葉,骨瓣相對較大,可以有效的緩解幕上橫向的壓力,更加有助于小腦幕切跡疝復位,同時術野清晰,利于對硬膜下、硬膜外血腫清除,尤其是充分消除腦干和周圍腦池、動眼神經及血管的受壓,對腦干及周圍血液循環(huán)更好的恢復。另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范圍廣,位置低,減壓后能夠更充分的將疝囊組織復位,減輕腦組織缺血性損害,防止神經系統(tǒng)不可逆損傷。本研究依據手術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傳統(tǒng)骨瓣減壓術治療組)30例和觀察組(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組)40例,結果表明,觀察組神經功能、Fugl-Meyer、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可以更加有效的為顱內減壓,骨窗大、手術位置較低,可以明顯的解除前、中顱底窩底水腫對側裂區(qū)血管的壓迫,清除壞死腦組織更加徹底,利于術后神經功能和肢體的恢復。綜上所述,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明顯,肢體功能改善良好,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1]袁勇,仲桂霞,通格拉,等.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體會[J].中華現(xiàn)代外科學雜志,2009,6(6):354-355.
[2]王正銳,李平,高永清.標準大骨瓣開顱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95例分析[J].山東醫(yī)藥,2009,49(30):55-56.
[3]郭宇林,李燕革,蘭學英.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在嚴重對沖性顱腦損傷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9,6(1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