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玲花
(張掖市人民醫(yī)院,甘肅 張掖 734000)
臨床路徑作為一種包含了質量保證、循證醫(yī)學、整體護理、持續(xù)質量改進的診療標準化方法,在國際上被視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醫(yī)學臨床實踐的重大變革之一。臨床帶教是護理繼續(xù)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帶教質量的好壞將影響到手術室新入護理人員的發(fā)展。我科自2010年5月起,根據(jù)設計的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手術(LC)病人實施全方位的護理,將臨床路徑應用于手術室臨床護理帶教中,收到較好的效果。
患者樣本:選擇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科實施LC的患者 132例,年齡20~57歲,平均(35±3)歲。
帶教分組: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手術室新入人員(包括護理實習生)共62名,年齡在19~22歲;性別均為女性,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32名)和對照組(30名)。兩組新入護士在年齡、學歷、在校成績、選拔考核成績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應用臨床路徑進行護理。參照相關標準設計基礎路徑表。具體內容包括評估、檢查和檢驗、醫(yī)療措施、治療和護理、監(jiān)測、健康教育、出院計劃、醫(yī)療護理結果等。LC患者入院后對其進行基本護理情況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在基礎路徑表上進行內容增減。解釋路徑內容,取得患者配合。在最短的時間(住院當日)安排患者完成相關檢查和術前準備。各班護士根據(jù)整合后路徑表上的內容進行觀察、治療和護理,并做好各階段的健康教育。每落實一項就在相應欄內用藍筆劃“√”并簽名,未執(zhí)行一欄內用紅筆“×”。護士長隨時檢查治療進展及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及時進行督促指導。對于變異情況,積極主動進行處置,并采取有力措施減少或消除變異。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流程中斷的則退出臨床路徑,改用其他治療護理方案。
由手術室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調查內容主要包括新入護士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和臨床對新入護士的滿意度。調查方式由帶教小組下發(fā)問卷表,專人負責調查收回。
(1)綜合素質及能力評定。綜合素質及能力由理論成績和操作成績組成。理論操作評分標準:優(yōu)≥90分,合格≥80分,不合格<80分。綜合素質能力評定標準:優(yōu)秀:能獨立分析及解決問題,業(yè)務能力強,正確應用護理程序,醫(yī)療文件書寫規(guī)范;合格:基本能獨立解決護理問題,基本掌握護理程序的應用,醫(yī)療文書書寫較規(guī)范;護理計劃制訂合理;基本合格:獨立分析能力差,醫(yī)療術語應用不好、親和力差,護理措施執(zhí)行不到位,尚需在臨床實踐中磨礪。合格率的計算以優(yōu)秀與合格為依據(jù)。(2)新入護士對帶教方法的滿意率。滿意調查內容包括新入護士對教學內容、護理理論知識、操作以及師生溝通等是否滿意。(3)患者對新入護士的滿意率。滿意調查內容包括新入護士對患者進行的入院介紹、對新入護士的服務態(tài)度、健康指導、生活護理、臨床護理以及出院介紹等是否滿意。滿意度評價每項按滿分5分評定,3分以下為不滿意,3分為較滿意,5分為滿意。評分越高,滿意度越高,每項評分≥3分判斷為滿意,<3分為不滿意。
分析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新入護士的綜合素質及能力合格率(96.9%)高于對照組(70.0%),差異有顯著性(χ2=8.36,P<0.05)(見表 l)。
表1 兩組新入護士綜合素質及能力考核結果比較[n(%),人]
觀察組新入護士對帶教方法的滿意率(93.7%)高于對照組(73.3%),差異有顯著性(χ2=6.32,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新入護士對帶教方法的滿意率比較
患者對觀察組新入護士的滿意率(93.3%)高于對照組(68.3%),差異具有顯著性(χ2=16.78,P<0.05)(見表 3)。
表3 132例患者對兩組新入護士的滿意率比較
臨床路徑護理能夠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資歷、個人學歷、技能水平等主、客觀因素對治療效果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營造出良好的醫(yī)患、護患關系,最終提高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臨床路徑的帶教為護理工作簡化程序、減少工作量,營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并加強了團隊合作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