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榮獲2011年第83屆奧斯卡(美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影片獎,柯林?菲爾斯榮獲最佳男主角獎,同時獲得最佳剪輯、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響效果、最佳女配角、最佳男配角等6項提名獎。該片主要講述了英國王室貴族英王次子伯特由于其父喬治五世去逝,哥哥溫莎公爵放棄王位,伯特臨危受命登位,成為喬治六世,這位國王從小因患口吃,性格孤僻懦弱,為了讓他在大眾面前樹立威信和形象,王后伊麗莎白遍尋名醫(yī),歷經幾次周折,終于找到了看上去并不太靠譜的民間醫(yī)生萊昂納爾,這位怪醫(yī)給喬治六世進行了特殊的治療,修補了伯特的心靈創(chuàng)傷,通過聊天,樹立了伯特的自信,經歷特殊而又有趣味的治療,二人建立起深厚的友誼。二戰(zhàn)即將爆發(fā),危難時刻喬治六世要登上演講臺讓人民樹立戰(zhàn)勝敵人的信念和意志,在萊昂及王后的扶持下,喬治六世經歷了人生最重要的9分鐘,演講大獲成功,國王得到了臣民們熱烈的歡呼和擁戴。
《國王的演講》由英國導演湯姆?霍伯執(zhí)導,科林?費斯擔當主演,通過這部118分鐘時長的電影,觀眾懂得了人生沒有完美,即使是高高在上的國王。只有不怕挫折,勇于承擔,勇敢面對,克服自己的弱點,每個人都可以做回最棒的自己。這部電影無論是在影片的剪輯、音樂的使用、鏡頭的運用、臺詞的創(chuàng)作、畫面色彩的處理亦或是人物性格的把握上,都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其中更不乏精彩之處,具體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影片剛開始第一個鏡頭是麥克風的特寫,接著出現喬治六世顫抖的嘴唇、緊繃的面部肌肉,這些方面似乎都在向觀眾傳達那種想說卻又不能開口的痛苦,國王對演講的憤怒、恐懼和對自身缺陷的無奈暴露無遺。喬治六世治療口吃時,面對第一個醫(yī)生,采取的是仰拍鏡頭,而對喬治六世則是俯拍,通過對比突出了喬治六世面對缺陷而產生的自卑感和孤僻懦弱的性格。影片的第二次演講對于鏡頭的運用也同樣是相得益彰,當喬治六世接任哥哥王位后的演講,我們不難發(fā)現此處有長鏡頭運用,大廳內的空曠更是表現了喬治六世內心的矛盾和那種面對眾人的壓迫感,到最后一次演講時,先是仰拍喬治六世,繼而出現臉部特寫的鏡頭,此時的國王對麥克風已經不再恐懼,他面前站的是萊昂醫(yī)生,就像是他們兩個人在聊天一樣,雖然樸實但卻生動的傳達了這部影片的核心和主旨,告訴我們勇于面對自己的缺陷或弱點,然后想辦法彌補和改正,總能獲得成功。
電影《國王的演講》大量運用了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樂,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生動刻畫了人物的內心世界,當萊昂要求喬治六世朗讀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中的片段時,國王念不出聲,惱怒地要把書扔掉,而萊昂卻堅持讓國王戴上耳機準備錄音,并與此同時打開唱機,這時,耳機中傳出莫扎特的音樂,那明快的旋律,使國王受到感染,他拿起書不知不覺讀出了《哈姆雷特》中著名的片段“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
如果說莫扎特的音樂為影片添彩,那么貝多芬的音樂也為之增輝?!岸?zhàn)”爆發(fā),英法被迫向德國宣戰(zhàn),喬治六世準備向英國民眾發(fā)表演講,國王走進演播室,在萊昂醫(yī)生的眼神和手勢下,他有些遲緩但卻堅定地說出了第一句話:“在這個重要的時刻,在我們的歷史里,我向每個家庭傳達我的思想?!彪S著演講的展開,貝多芬第七交響曲莊重沉郁的旋律回蕩在影片之中。第七交響曲那充滿活力、激情四射的音樂,使喬治六世的演講越來越自信,“任務很艱巨,也許前方一片黑暗,我們只能做我們認為對的,并向神喊出我們的呼聲。如果大家都飽含信心,并能取得援助,我們就會勝利!”充滿激情的演講無疑為人民戰(zhàn)勝敵人,戰(zhàn)勝法西斯樹立了信心,增強了勇氣。喬治六世的戰(zhàn)時演講獲得成功,他走出演播室,大臣們和工作人員紛紛表示祝賀,這時,一組氣勢磅礴的音樂傳入我們的耳際,預示著戰(zhàn)勝敵人的必勝信念和最后的音樂純凈舒緩略帶歡快,很好的表達了喬治六世成功演講后高興的心情,及喬治六世自信的增長。
在國王第一次演講時,畫面色彩是稍顯冷清的黑白色調,暗示喬治六世面對演講的恐懼和不安,國王第二次宣布就任演講時,整間大廳異??諘绾完幇?,襯托出喬治六世無奈和痛苦的心境,畫面與喬治此前國王就任簽字時的明亮色彩形成強烈反差,凸顯了喬治六世因口吃不能講話與當前環(huán)境形成的窘迫情形。整部影片總的色調以冷色調為主,當然其中也不乏暖色,國王在戰(zhàn)勝缺陷取得每一個勝利時,畫面色彩都會有一些暖黃色相映襯,代表了勝利的喜悅心情,形象地刻畫了人物的心理。
臺詞的成功運用是該片的一處亮點。國王最后演講的那段臺詞,充滿力量,頓挫有力,萊昂和國王的對話臺詞,詼諧幽默。
比如:
萊昂:請不要那樣做。
喬治六世:啥?
萊昂:抽煙吸到肺里相當于自殺。
喬治六世:我的醫(yī)生說那樣會放松喉部。
萊昂:他們是白癡。
喬治六世:他們都被授了爵位了。
萊昂:那就是官方白癡咯。
再如:
喬治六世:給我起來!你不能坐那兒!快起來!
萊昂:為啥不行?不就是一椅子么。
喬治六世:那……那……那是圣愛德華的椅子。
萊昂:人家都隨便刻了名字上去了。
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臺詞雖然簡練,但卻不失幽默,為平靜的故事增加了一些波瀾和趣味,更能吸引觀眾。
通常情況下,一國之君都是不怒自威、高高在上的,而演講更是一個政治家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然而,本片開始時的喬治六世是個羞澀內向、脾氣暴躁的口吃者,是一個誠惶誠恐的兒子,是一個因為口吃而喪失威嚴的皇室成員,喬治六世的內心脆弱、焦慮、缺乏自信。他不能像哥哥那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不能給女兒講一個完整的故事。一個有缺陷的人,最后卻沖破自我,完成超越,變成了自信幽默的國王。喬治六世這一形象打破了觀眾心目中對國王的傳統看法,有新鮮感,讓人明白不管是誰,人生都會遇到困難,面對困難,我們很渺小很無助,但只有勇敢面對,才能戰(zhàn)勝困難。
喬治六世角色的成功塑造,離不開萊昂醫(yī)生這一配角。這個人物也是極具個性,萊昂是一名澳大利亞人,他并不是醫(yī)生,也沒有什么資格證書,他就是樂于助人,才開始做起語言訓練的工作,他有自己獨創(chuàng)的語言訓練方法,對于喬治六世也表現得不卑不亢,并且堅持以平等的身份對話,最終得到了國王的信任。在國王發(fā)脾氣時,他以犀利的話語直接挑明國王的心理疑慮,讓國王直接面對自己的內心,他所表現出的老練,游刃有余,為影片增添了不少活力。另外影片中還有溫莎公爵,為了美人放棄王位,這一形象也讓觀眾看到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和人生價值觀。
另外,喬治六世的妻子,在影片中出現的頻率較高。大多時候,醫(yī)生與喬治六世的見面都是她主動去聯系,包括見萊昂的時,她走過大街,進入一個偏僻的郵局,又乘坐了一個狹小仿佛年久失修的小電梯,這一系列的畫面讓我們感覺到她對丈夫默默的愛,如果導演安排喬治六世一開始就主動去找醫(yī)生,那么之后一系列艱難的轉變就會變得令人費解。由于國王自身的排斥和被動,才能使后面的情節(jié)步步深入。這樣的情節(jié)設置,使影片有更好的故事性,才可能讓其有勇氣有動力走出缺陷的陰影,這是對人性的表達,對尊嚴的詮釋。簡言之,喬治妻子形象的塑造,意味著從影片開始就為國王病能治愈埋下了伏筆,并很好地起到了潤滑的作用。
《國王的演講》這部影片,無論是主題上帶給觀眾人性的思考,還是在藝術手法的表現上,影片鏡頭的運用、畫面色彩的處理、音樂的搭配、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都是非常成功的,這是一部值得品味的優(yōu)秀的電影。
參考書目
(1) 《影片分析透視手冊》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