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毓升 (甘肅省腫瘤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甘肅 蘭州 730050)
香菇多糖合并化療治療惡性胸腔積液23例
張毓升 (甘肅省腫瘤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甘肅 蘭州 730050)
香菇多糖;化療;惡性胸腔積液;療效觀察
香菇多糖作為一種生物反應調(diào)節(jié)劑,具有提高化療抗腫瘤效果以及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1〕。惡性胸腔積液是惡性腫瘤患者的晚期表現(xiàn)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及生存期,治療較為困難,預后較差。既往多通過單純化學藥物的胸腔灌注治療胸腔積液,療效欠佳。隨著熱療和生物制劑在臨床廣泛應用,胸腔積液的控制率得以提高〔2〕。本文探討熱化療聯(lián)合香菇多糖胸腔灌注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經(jīng)病理證實和細胞學檢查確定為惡性胸腔積液患者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齡63~71歲。所有患者經(jīng)本院專家組判定,生存期均大于3個月,卡氏功能狀態(tài)評分(KPS)>60分。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觀察組,每組23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導致胸腔積液的疾病類型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23)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治療前均停止原有的化療或者放療30 d,并在本次治療過程中均進行胸部CT、胸片、超聲等檢查,并在治療期間檢查血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
患者先行B超定位,觀察組患者只進行常規(guī)熱化療,從胸腔穿刺抽液1 000 ml,之后將氯化鈉溶液20 ml與銨鉑60 mg注入胸腔;治療組在熱化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香菇多糖進行治療,行胸腔穿刺抽液1 000 ml,之后將氯化鈉溶液20 ml、順鉑60 mg和香菇多糖2 mg注入胸腔,1次/w,使用內(nèi)生場腫瘤熱療系統(tǒng)進行胸部定位,溫度41℃ ~43℃持續(xù)1 h,2次/w,4次為1個周期。每次在治療之前均需要使用B超進行定位。治療1個周期后進行胸部CT復查。
1.3 療效評價標準 治療2個周期后進行療效評價。顯效(CR):經(jīng)臨床、X線、超聲檢查胸腔積液完全消失,胸膜增厚<原有胸液范圍的1/2,維持30 d以上;有效(PR):臨床、X線、超聲檢查胸腔積液減少1/2以上或胸膜增厚>原有胸液范圍的1/2,維持30 d以上;無效(SD+PD):胸腔積液減少不到1/2,或治療后30 d內(nèi)又增長〔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1 療效觀察 治療2個周期后治療組顯效12例,有效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86.96%;觀察組顯效7例,有效6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56.52%,兩組之間療效有顯著性差異(P<0.05)。
2.2 毒副作用觀察 在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出現(xiàn)一定的毒副作用,治療組出現(xiàn)7例(30.43%),觀察組出現(xiàn)16例(69.57)%,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所產(chǎn)生的毒副作用比較(n,n=23)
2.3 治療1年兩組的生存率比較 治療組生存16例,死亡7例,生存率 69.57%,觀察組生存 8例,死亡15例,生存率34.78%,兩組之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
惡性胸腔積液患者大多數(shù)可以在胸腔積液中找到惡性細胞,如果胸腔積液伴縱隔或胸膜表面轉(zhuǎn)移性結(jié)節(jié),無論在胸腔積液中能否找到惡性細胞,均可以診斷惡性胸腔積液。臨床所見的大量胸腔積液大約40%由惡性腫瘤引起,最常見的為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腫瘤類型在男性和女性之間有一定差異,男性常見為:肺癌淋巴瘤、胃腸道腫瘤;女性常見為乳腺癌、女性生殖道腫瘤、肺癌、淋巴瘤〔4〕。
香菇多糖具有免疫增強作用,在體內(nèi)雖無直接殺傷腫瘤細胞作用,但可通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而發(fā)揮抗腫瘤活性;使脾臟和腹腔的自然殺傷(NK)細胞活性增強,誘生干擾素水平與劑量相關,與白細胞介素類或干擾素誘導劑有協(xié)同作用。另有相關研究證明,在體外,本品可增強脫氧胸腺嘧啶核苷的抗艾滋病病毒的活性〔5〕。
化療是目前臨床上治療實體瘤最常用和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但是由于毒性問題,在殺死病毒細胞的同時也損傷了宿主的免疫系統(tǒng)。相關研究認為,殺傷腫瘤細胞與保護機體的免疫功能具有同等的重要作用。因此,目前腫瘤學研究的主題是尋找一種既能增強化療療效,又能提高宿主機體免疫功能的藥物。本研究用香菇多糖合并化療的方法治療因腫瘤所致的惡性胸腔積水,療效滿意,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質(zhì)量都得到了提高,優(yōu)于單純化療治療,建議進一步使用。
1 姚 陽,顧康生,林 峰,等.國產(chǎn)香菇多糖合并化療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臨床研究〔J〕.腫瘤防治研究,1998;25(5):393-5.
2 王傳金,王明訓,劉召義,等.熱化療聯(lián)合香菇多糖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觀察研究〔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5;28(3):232-3.
3 賈軍梅,趙和平.熱療聯(lián)合胸腔注射香菇多糖治療肺癌惡性胸腔積液療效觀察〔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2;12(3):377-8.
4 王玉梅,劉召義,王傳金,等.熱化療聯(lián)合香菇多糖治療惡性胸腔積液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6;14(7):837-8
5 潘 宇,朱超林.香菇多糖與胸腔化療腫癌惡性胸腔積液臨證〔J〕.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7;21(8):61
R73
A
1005-9202(2012)17-3812-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106
張毓升(1960-),男,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腫瘤內(nèi)科化療尤其是肺癌的化療和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
〔2012-01-04收稿 2012-03-20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