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生明 (寧夏師范學院醫(yī)學院內科,寧夏 固原 756000)
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3例
劉生明 (寧夏師范學院醫(yī)學院內科,寧夏 固原 756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鹽酸氨溴索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以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為主要特征,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穩(wěn)定期與急性加重期(AECOPD)交替出現(xiàn)。AECOPD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氣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痰呈膿性或黏液膿性,導致氣道阻塞和感染加重,發(fā)生低氧血癥及呼吸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本研究在合理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療基礎上,采用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AECOPD,觀察其療效。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AECOPD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8例,女36例,年齡42~80〔平均(56.2±7.1)〕歲,病程 8~25年,均符合 2007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分會制定的COPD診斷標準〔1〕,均以短期內咳嗽、咳痰、氣短加重持續(xù)≥3 d,痰量增多、呈膿性或黏液膿性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部分患者伴有發(fā)熱。排除氣胸、肺內出血、肺栓塞、肺水腫、長期口服或吸入皮質激素治療、需機械通氣者、左心衰竭、肝腎功能不全等其他臟器嚴重疾病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3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給予抗感染、止咳、解痙平喘、祛痰、持續(xù)低流量吸氧、糾正酸堿平衡、擴張支氣管等治療,必要時給予機械通氣。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應用鹽酸氨溴索30 mg,加10 ml生理鹽水霧化吸入,2次/d,連續(xù)14 d。
1.2.2 療效判定〔2〕顯效:用藥2 w后咳嗽、咳痰癥狀明顯減少,呼吸困難、肺部啰音、X線胸片征象消失。有效:用藥2 w后咳嗽、咳痰癥狀有所改善,呼吸困難癥狀減輕,肺部啰音減小、X線胸片征象有所改善。無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肺部啰音、X線胸片征象等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
1.2.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者臨床療效;(2)比較用藥前后兩組肺功能變化:采用美國SENSOR MEDICS V6200肺功能檢測儀,測定用藥前后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FEV1占預計值。(3)記錄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5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分類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4,P<0.01)。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43〕
2.2 兩組用藥前后肺功能比較 兩組用藥后肺功能指標FEV1、FEV1占預計值和FEV1/FVC均有顯著改善(P<0.01),觀察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 ± s,n=43)
表2 兩組肺功能比較( ± s,n=43)
與用藥前比較:1)P<0.01;與對照組比較:2)P<0.05
組別 FEV1(L)用藥前 用藥后FEV1占預計值(%)用藥前 用藥后FEV1/FVC(%)用藥前 用藥后觀察組 1.49±0.33 2.78±0.211)2) 51.34±2.78 62.84±4.721)2) 41.71±5.72 67.51±7.221)2)對照組 1.48±0.27 2.28±0.361) 51.53±4.11 57.45±5.811) 41.29±5.38 60.13±5.761)
2.3 不良反應 對照組2例(4.7%)出現(xiàn)不良反應(1例頭痛,1例惡心不適),觀察組1例(2.3%)出現(xiàn)不良反應,表現(xiàn)為惡心不適。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P>0.05)。
COPD是慢性呼吸系統(tǒng)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在中老年人中多見,隨著病情的進展和肺功能進行性減退,患者逐步喪失勞動能力,生活質量下降,最終因呼吸衰竭而死亡。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COPD發(fā)病率為4.3%,40歲以上更是高達8.2%,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3〕。
AECOPD主要為COPD患者因各種原因在短時間內臨床癥狀迅速加重,氣促憋悶加劇,咳痰增加且黏稠,并出現(xiàn)明顯的低氧,繼發(fā)性紅細胞增多,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響血液順暢,誘發(fā)和加重呼吸衰竭〔4〕。目前臨床上主要以吸氧、抗生素抗感染、解痙平喘、祛痰鎮(zhèn)咳、糾正酸堿平衡、支氣管舒張藥、糖皮質激素等對癥支持治療為主。
霧化吸入療法是COPD患者中經(jīng)常被用作輔助治療的一種手段,可達到稀釋痰液、促進引流、解除支氣管痙攣的作用。鹽酸氨溴索作為一種新型的黏液溶解劑,在咳嗽、咳痰及改善患者病情等方面有較好的療效,已廣泛用于COPD的治療〔5〕。其作用機制為:①通過作用于氣道分泌細胞,使?jié){液分泌增加,加強纖毛的擺動,促進痰液排出;②促進肺表面活性物質的生成,降低肺泡表面張力,防止肺泡萎縮;③減輕過氧化物引起的肺部損傷,提高肺部組織的抗氧化活性;④抑制肺泡上皮細胞的損傷,維護上皮細胞的完整,減少液體滲出和水腫的程度〔6〕。研究證明,應用鹽酸氨溴索后,可保持黏液正常的流動性,恢復氣道上皮細胞的活性,減少痰液分泌,增強纖毛擺動,促進排痰;并能與抗生素協(xié)同作用,增加氣道中抗菌藥物的活性,增強抗菌效果,縮短抗生素的使用時間〔7〕。
本文在常規(guī)吸氧、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AECOPD。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用藥后肺功能指標顯著改善,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07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1):8-17.
2 高立毅.鹽酸氨溴索輔助治療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 當代醫(yī)學,2011;17(18):126-7.
3 鄔海燕,李勇誠,蔣軍林,等.基層綜合性醫(yī)院COPD住院患者現(xiàn)狀調查〔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1;49(8):32-3.
4 郭式敦,蔣慶賀.COPD的炎癥機制〔J〕.山東醫(yī)藥,2010;50(27):106-7.
5 周凌燕,黃美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藥物治療進展〔J〕.安徽醫(yī)學,2011,32(6):865-7.
6 任化立.鹽酸氨溴索霧化吸入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 中國醫(yī)療前沿,2010;5(13):21,24.
7 項燕鷗.氨溴索霧化吸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 海峽藥學,2011;23(2):79-81.
R563.3
A
1005-9202(2012)17-3786-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87
劉生明(1968-),男,副教授,主要從事內科疾病臨床研究。
〔2012-01-09收稿 2012-01-19修回〕
(編輯 袁左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