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路 峰,曹厚文,全立葛
(1.大連交通大學 體育工作部,遼寧 大連 116028;2.大連工業(yè)大學 體育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34; 3.大連理工大學 體育部,遼寧 大連 11602);4.大連市中山區(qū)培智學校 體育組,遼寧 大連 116016)
·運動人體科學·
跳繩運動對智障學生身體素質(zhì)影響的實驗研究
王 強1,路 峰2,曹厚文3,全立葛4
(1.大連交通大學 體育工作部,遼寧 大連 116028;2.大連工業(yè)大學 體育教學部,遼寧 大連 116034; 3.大連理工大學 體育部,遼寧 大連 11602);4.大連市中山區(qū)培智學校 體育組,遼寧 大連 116016)
采用實驗對照法,比較采用跳繩授課和正常體育課授課的教學活動練習對智障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顯示:30周的花樣跳繩練習可以有效改善智障學生的身體機能,而且其力量、速度、靈敏柔韌性、反應能力都得到顯著增強。
智障兒童;跳繩運動;身體素質(zhì);實驗研究
智力障礙又稱智力缺陷,一般指的是由于大腦受到器質(zhì)性的損害或是由于腦發(fā)育不完全從而造成認識活動的持續(xù)障礙以及整個心理活動的障礙。由于先天的智力缺乏使他們參加體育運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給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的發(fā)展帶來了一定的障礙。與正常孩子比較存在較大的差距,發(fā)育不很健全,身體素質(zhì)差,體態(tài)、性情等都不一樣。要把智障兒童培養(yǎng)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殘而不廢的勞動者,必須注意幫助他們參加適當?shù)捏w育鍛煉。跳繩運動是適合智障兒童體育鍛煉的理想項目,跳繩方法簡便易學,不受場地設備和人數(shù)限制,運動量可以根據(jù)動作的繁簡、快慢、時間的長短及參加者的體力、技術(shù)來調(diào)節(jié)。跳繩運動不僅易學、安全而且還能全面鍛煉身體。實驗證明跳繩運動是智障兒童非常樂意參加的理想的體育項目。
1.1研究對象
大連市中山區(qū)啟智學校和大連市沙河口區(qū)培智學校兩個班共計40名智障兒童學生為研究對象。將其分成兩組,分別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名學生(其中男女各10人)。
1.2研究方法
1.2.1 教學實驗法。
1.2.1.1 實驗時間。2010年7月1日—2011年7月1日,其中每周授課3次,每次課45min,共30周90學時。
1.2.1.2 實驗地點。大連市中山區(qū)培智學校和大連市沙河口區(qū)啟智學校
1.2.1.3 實驗方法。①選取大連市中山區(qū)培智學校和大連市沙河口區(qū)啟智學校兩個學校的同一年齡段組(8~12歲)的兩個班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且男女人數(shù)比例相同,授課教師教學水平在同一水平線上。
② 任課教師按計劃提前制定跳繩課的教學計劃,教學基本內(nèi)容和學生測試評價方法。經(jīng)實驗組成員研究討論通過后方可進入實驗周期。實驗組:在每周兩次體育課和一次課外體育活動的前提下,進行45min的跳繩。按照初學、一般掌握、熟練掌握三個組別,分別進行單人普通雙足跳、單足交替跳、后搖跳、編花跳、單繩雙人跳、車輪跳、轉(zhuǎn)體跳等單繩跳躍練習,并穿插長繩的單人跳、雙人跳、集體跳、8字追逐跳、疊加跳等輔助練習手段。對照組:按照學校正常體育課教學計劃進行授課。
③授課前對所有學生進行各項身體機能(身高、體重、肺活量等)測試,利用韓國的身體成份檢測儀TIYU-2007對學生的脂肪百分比指數(shù)進行測試,做好數(shù)據(jù)采集和整理工作,并保證所有采集數(shù)據(jù)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④利用單盲法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進行為期一學年的體育教學實驗。
⑤學年教學結(jié)束后再對授課學生進行身體素質(zhì)測試及身體成份指數(shù)測試。并做好數(shù)據(jù)采集和整理工作,并對前后采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對照和科學分析。
1.2.2 文獻資料法。 查閱與跳繩體育教學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為教學實驗的設計和實施過程提供理論依據(jù)。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實驗研究的需要采集的數(shù)據(jù),采用SPSSWin15.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根據(jù)同一組受試的實驗前后2個方差間的差值是否為零(即檢驗兩組測量值的平均水準有無差異性)對比實驗中學生鍛煉效果。
2.1課的基本思想
通過跳繩教學訓練,促進智障兒童骨骼、關(guān)節(jié)、肌肉韌帶的生長發(fā)育;鍛煉智障孩子們身體的快速反應、時間和空間感覺,發(fā)展觀察、判斷能力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協(xié)調(diào)性,促進腦功能的發(fā)展;增進器官發(fā)育,開發(fā)智力提高思維和想象力,有益于身心健康;培養(yǎng)他們團結(jié)協(xié)作的精神,提高智障兒童的自信心;培養(yǎng)智障兒童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2.2教學策略
2.2.1 教學手段要靈活多變。初學跳繩的智障兒童學習跳短繩時由于平衡能力、協(xié)調(diào)性差不能連貫跳。易犯的幾種錯誤:有的由上向下?lián)舻? 有的翻腕,有的手臂、肩關(guān)節(jié)緊張,還有的智障兒童手腳不協(xié)調(diào)。即先跳后搖, 或搖繩時又同時跳。這是初學智障兒童最普遍的現(xiàn)象。為了讓智障兒童能盡快學會跳短繩,應有針對性地采取下列方法和步驟:
①搖繩練習專用練習繩,是有木柄的半短繩,繩端系一小鐵片,使智障盲童能聽見擊地的響聲。搖繩時要求智障兒童手握木柄,以肩為軸兩臂用力在體旁作向前繞環(huán)。個別智障兒童需教師手把手的指導,直至熟練為止。
②手持對折的短繩的搖繩練習兩手各拿一根對折短繩,在體側(cè)向前繞環(huán)搖動。要求繩子要掄得圓。
③模仿跳繩練習雙足并跳、徒手模仿做搖繩動作,要求手腳協(xié)調(diào),能根據(jù)教師的口令用對折繩或練習繩做模仿跳短繩練習。待智障兒童較熟練掌握后,便可以學習并足跳繩。智障兒童往往不能連貫進行,通過反復強調(diào)不斷練習,均能熟練地掌握并足跳繩的技能。
2.2.2 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①了解智障兒童平時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應更多地安排一些體育游戲穿插在教學中。使課堂更加豐富多彩,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同時也能夠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
②智障兒童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差,跳繩教學中如果孩子沒有跳的意識可先抱著孩子在彈簧床上跳讓其感受跳躍的感覺。還可以進行袋鼠跳游戲,讓其在口袋的輔助下獨立跳躍,當其有了跳躍的感受與能力后,可進行過繩跳練習,而后再進行徒手掄圓、握繩掄圓練習,最后就可以讓孩子嘗試單跳練習了。如果孩子的動作不連貫,還可以用前帶跳、左帶跳、右?guī)尯⒆痈惺軇幼鞯倪B續(xù)性。
③教學中要多采用鼓勵的語言,并且教師講解注意語言簡練通俗易懂。可先采用圖畫的方法或分解示范的方法等讓孩子明白要學做的動作。
3.1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智障兒童學生基本狀況對照(見表1)
在實驗前我們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智障兒童學生的身體基本狀況進行測試,測試結(jié)果表明:作為研究對象的40名智障兒童學生的身高、體重、年齡的測量值的平均數(shù),經(jīng)方差檢驗(P>0.05)均無顯著性的差別,可進行實驗。
表1 實驗班對照班學生身體的基本狀況對照表
3.2實驗后智障兒童學生身體素質(zhì)對照(見表2)
實驗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一年的跳繩課學習后。作為研究對象的實驗班20名智障學生的雙手握力平均值的進步幅度很大,呈現(xiàn)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肺活量平均數(shù)比對照班的進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立定跳遠平均數(shù)比對照班的進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現(xiàn)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實心球平均數(shù)比對照班的進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分析原因:跳繩運動由于連續(xù)的搖繩和跳躍,對學生的下肢和上肢鍛煉較多。心肺功能也得到很好的鍛煉。對照班學生肺活量、立定跳遠、實心球維度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雙手握力平均數(shù)指標略下降,可能是手部力量練習較少有關(guān)??梢娡ㄟ^一年的跳繩課教學練習,實驗班學生通過跳繩運動取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效果。
表2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心肺功能對照表
3.3實驗后智障兒童學生協(xié)調(diào)和反應能力對照(見表3)
由表3可看出:作為研究對象的實驗班20名智障學生,在檢驗反應能力的接反彈球平均值的進幅很大,呈現(xiàn)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50m速算跑平均數(shù)的明顯提高,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坐位體前屈平均數(shù)的進步幅度明顯,呈現(xiàn)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6m往返跑平均數(shù)比對照班的進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分析原因:跳繩教學中,教師能夠結(jié)合音樂同時把舞蹈步法融合到教學中。通過墊步、交叉步、小跳步以及各種抬腿跳,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的柔韌靈敏素質(zhì)??梢娡ㄟ^一年的跳繩課教學練習,對實驗班學生的綜合身體素質(zhì)的發(fā)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表3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協(xié)調(diào)和反應能力對照表
3.4實驗后智障兒童學生身體基本狀況對照(見表4)
實驗結(jié)果表明:經(jīng)過一年的跳繩課學習后。由于作為研究對象的40名智障學生處于生長發(fā)育期,實驗后的身高平均值的均有明顯提高,呈現(xiàn)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體重平均數(shù)均有所提高,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由于實驗班的跳繩運動是一項有氧運動而且進行得多,脂肪功能較多,脂肪消耗較大,所以脂肪百分比平均數(shù)比對照班的進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P<0.05);肺活量平均數(shù)比對照班的進步幅度高出很多,呈現(xiàn)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梢娡ㄟ^一年的跳繩課教學練習,實驗班學生的心肺功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身體成份也在趨向良好的方向發(fā)展。
表4 實驗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基本狀況對照表
4.1結(jié)論
4.1.1 在特殊的體育教學中,對智障兒童進行跳繩練習訓練,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身體機能,以及力量和靈敏性,顯著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有效改善學生身體形態(tài)。
4.1.2 可以培養(yǎng)勇敢、果斷、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提高自信心和興趣,可以很好地促進智障兒童的心理健康。
4.1.3 在特殊體育教學中實施跳繩課教學,能培養(yǎng)和激發(fā)他們的體育興趣和愛好。能正確地認識殘疾人體育的價值觀。
4.2建議
4.2.1 對于智障兒童的體育教學中盡量采用分組教學。充分調(diào)動不同運動水平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運動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強的沖動信號,并能產(chǎn)生更強的運動動機。
4.2.2 智障兒童的接受能力相對較差,教學訓練時還應注意語言指導要通俗易懂,而且要多運用鼓舞或激勵的語言,只有讓孩子聽得懂而且愿意聽,他們才會付諸于行動。
4.2.3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有耐心和信心,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消除抵觸情緒逐漸樹立信心,才會一直和你合作下去。在日常生活和教學活動中,包括在進行運動治療的過程中也應多和兒童溝通,建立師生彼此間的信任,了解他們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便于他們更好地參與體育活動。
[1] 王然科,等.中外跳繩運動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1(9).
[2] 楊小鳳,等.花樣跳繩對13-15歲少年健身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5).
[3] 孫延林,孫德榮,等.體育活動與青少年道德發(fā)展關(guān)系[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7(4).
[4] 唐炎,周登嵩.社會學視角下的體育課堂文化探究[J].體育學刊,2009(6).
[5] Amy S.Ha,Stephen H.Wong, Daniel W .Chan, et al.Effects of a Skipp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 among School Children in Hong Kong[J].Journal,ICHPER·SD. WINTER(Volume XLII),2006(1):14-18.
[6] Michael T . Buyze, MS, Carl Foster . PHD Michcael L . Pollock ,PHD . et al Comparative Training Responses to Rope Skapping and Jogging[J].The Physican and Sportsmedicine, 1986,14(11):65-78.
[7] 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中國跳繩競賽規(guī)則 [S].2009.
[8] 邱麗玲.中國跳繩競賽項目設置與競賽方法研究[J].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9.
[9] 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切實提高學生健康素質(zhì)的意見[Z].教體藝[2006] 5號.
TheExplorationResearchofSkipRope’sInfluencesonMentalDeficiencyChildren
WANG Qiang1, LU Feng2,CAO Hou-wen3,QUAN Li-ge4
(1.Sports Department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China; 2.Sports Department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 3.Sports Department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4.Sports Department of Mental Disabled School of Zhongshan District, Dalian 116016, China)
Contrasted method was applied conducting the experiment. Comparing rope skipping classes and normal activit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had an impact on the mental deficiency children's physical attributes. Results showed that practicing rope skipping exercises for 30 weeks had an effective influence on improving children's physical conditions. Meanwhile, their physical strengths, speeds, sensitive flexibilities and reaction abilities were enhanced significantly.Keywordsmental deficiency children;rope skipping;physical attribute;research
2011-12-03
王 強(1973-),男,吉林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
1004-3624(2012)02-0110-03
G804.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