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靜
(四川省內江市中醫(yī)醫(yī)院,四川 內江641000)
咳嗽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病癥之一,包括現代醫(yī)學的上感、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等。近幾年,筆者應用院內協定方制劑麻玄止咳合劑治療咳嗽患者327例,并與急支糖漿治療的104例作對照,麻玄止咳合劑取得滿意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臨床病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327例,其中男187例,占57.2%,女140例,占42.8%;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5歲;病程最長者2個月,最短者1 d。其中痰熱蘊肺142例,占43.4%;風熱犯肺137例,占41.8%;風寒襲肺28例,占8.6%;痰濕蘊肺10例,占3.1%;燥邪傷肺10例,占3.1%。對照組104例,其中男50例,占48.1%,女54例,占51.9%;年齡最大者68歲,最小的為3歲;病程最長者為2個月,最短的為1 d;其中痰熱蘊肺41例,占39.4%;風熱犯肺40例,占38.5%;痰濕蘊肺7例,占6.7%;燥邪傷肺6例,占5.8%。
1.2 診斷標準 全部病例診斷、證候分類標準均按《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訂。
治療組:用麻玄止咳合劑(組成:麻黃75 g,杏仁42 g,石膏100 g,甘草50 g,玄參30 g,麥冬30 g,桔梗50 g,射干30 g,銀花50 g,魚腥草50 g)共制1000 mL分裝為每瓶100 mL(1 mL含生藥0.586 g),每次口服30 mL,日服3次,7 d為1療程。
對照組:采用市售急支炎糖漿(太極集團涪陵制藥生產,批號980629150,100 mL瓶),每次口服30 mL,日服3次,7 d為1療程。
3.1 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按《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治愈:咳嗽及臨床體征消失,內傷咳嗽在兩周以上發(fā)作者為臨床治愈。好轉:咳嗽減輕,痰量減少。未愈:癥狀無明顯改變。
3.2 2 組療效分型比較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分型比較 n(%)
從上表1可以看出,治療組治療咳嗽,治愈率為90.2%,好轉率為8.3%,總有效率為98.5%,無效率為1.5%,療效明顯,對照組治愈率64.4%,好轉率22.1%,總有效率85.55%,無效率13.5%,兩者比較,χ2分別為26、66,P<0.01,有顯著差異。
從上表也可以看出,治療組對痰熱蘊肺及風熱犯肺型療效更好,治愈率分別達97.2%,97.8%,總有效率為100%,而對風寒襲肺、痰濕蘊肺、燥邪傷肺型療效欠佳,治愈率分別為50%、40%、50%,總有效率分別為89.3%、90%、90%,與對照組比較,痰 熱 蘊 肺 型 及 風 熱 犯 肺 型 χ2分 別 為 0.556、0.977,P>0.05,無顯著差異。說明治療組治療咳嗽對痰熱蘊肺型、風熱犯肺型、療效更明顯,臨床需辨證使用,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某某,男,27歲,于2001年5月3日初診。主述:咳嗽2 d??┥倭堪咨菽蛋楸侨释矗泛l(fā)熱,查T38.5℃,咽部充血,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干濕啰音,舌淡紅,苔薄黃,脈浮數。輔查:血常規(guī) WBC l1.3×109,N 0.78,胸透無異常。西醫(yī)診斷:上感;中醫(yī)診斷:咳嗽(風熱犯肺型)。予以麻玄止咳劑30 mL口服,每日3次。3 d后,癥狀完全緩解,復查血常規(guī)正常,治愈。
麻玄止咳合劑是本院協定處方制劑,方中麻黃、杏仁宣肺化痰,石膏、銀花、魚腥草清熱解毒,玄參、麥冬滋陰清熱,桔梗、射干開宣肺氣,全方共具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麻玄止咳合劑動物試驗可延長SO2氣體引發(fā)小鼠耳廓炎癥有拮抗作用,對雞蛋清致大鼠足趾腫脹炎癥有抑制作用,可抗大腸桿菌內毒素致家兔體溫升高,體外對枯草桿菌、金葡球菌、肺炎球菌有明顯抑制作用,具有止咳、抗炎、解熱、抑菌作用,臨床運用,療效較好。麻玄止咳合劑是純中藥制劑,需按中醫(yī)理論辨證使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