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波,許汝清,李明忠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外科, 湖北 荊州 434000)
胸腔孤立性纖維性腫瘤1例
盛 波,許汝清,李明忠 (長江大學臨床醫(yī)學院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外科, 湖北 荊州 434000)
孤立性纖維性腫瘤;胸部; 診斷治療
胸腔孤立性纖維性腫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臨床較罕見,術前確診困難。我院于2011年10月收治胸腔孤立性纖維性腫瘤1例,現(xiàn)報道如下。
患者,女,52歲。因體檢查胸部CT發(fā)現(xiàn)右側胸腔占位病變13d于2011年10月25日入院。查體:淺表淋巴結未捫及腫大,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啰音。查血常規(guī)正常,查胸部CT平掃加3D示右側后下胸壁占位性病變,考慮右側胸膜惡性腫瘤可能(圖1、圖2),兩肺未見異常。入院后3d在全麻下行右側剖胸探查術,術中見腫瘤約12cm×10cm×8cm大小,有完整包膜,質中,兩端分別與膈肌中心腱及右下肺基底部相連,中間瘤體孤立。將兩端分別結扎離斷,完整切除腫瘤。術后病檢為:右胸腔孤立性纖維性腫瘤。免疫組化:CD34(+)、Vimentin(+)、Pclc(-)、CD56(-)、S-100(-)、CD68(-)、SMA(-)、bcl-2(+)、CD99(+)、Ki67(+)lt;5%(圖3、圖4)。
圖1 胸部冠狀位重組
圖2 胸部血管重建
圖3 CD34免疫組化結果(HE,×200)
圖4 SMA免疫組化結果(HE,×200)
孤立性纖維性腫瘤具有向纖維母細胞/ 肌纖維母細胞分化的特征[1]?,F(xiàn)被認為是一種源于CD34 陽性的樹突狀間葉細胞的腫瘤,可發(fā)生于全身各部位,分布于人體結締組織中[2]。此類樹突狀間葉細胞胞質常突起,廣泛分布于肌束、血管、神經(jīng)及皮膚附件周圍。SFT是一組形態(tài)多樣、無特定組織構型且含有多少不等膠原纖維的梭形細胞腫瘤,確診必須結合組織形態(tài)和免疫組化共同完成。SFT 治療以手術切除為原則,外科整體切除是SFT最好的治療手段,完全切除腫塊者預后較好。任何部位的SFT 均可以在完全切除后復發(fā)或轉移,因此有學者指出良性的SFT也可作為低度惡性處理,切除盡量徹底并密切隨訪觀察[3]。
[1]李亮,孫錫超,高冉,等.胸膜孤立性纖維性腫瘤3例報告[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7,30(4):342.
[2]李長平,范欽和,王亞茹,等.孤立性纖維性腫瘤臨床病理分析[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03,19(2):138-140.
[3]曹雅靜,曹海光,范螂娣,等.孤立性纖維性腫瘤3例臨床病例分析[J].中國腫瘤臨床,2004,31(22):1305-1307.
[編輯]何 勇
10.3969/j.issn.1673-1409(R).2012.03.011
R730.262.1
A
1673-1409(2012)03-R025-01
2011-11-26
盛波(1979-),男,湖北大悟人,醫(yī)師,主要從事普外科及腫瘤外科臨床與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