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婉儀 麥銀琴 陳少敏 曹 莎
(廣東同江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3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環(huán)境及生活的改變,惡性腫瘤的發(fā)病率每年上升;惡性腫瘤晚期疼痛,嚴重影響著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晚期癌癥的疼痛高達60%~90%[1]。20世紀80年代,WHO提出“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其中內(nèi)容就是提倡按階梯給、無創(chuàng)給藥、按時給藥和給藥劑量個體化。奧施康定(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為一種新型的強阿片類鎮(zhèn)痛劑,配合精確的控釋技術,起效快,毒副作用少,用于緩解持續(xù)的中度到重度疼痛,目前在臨床上應用比較廣泛[2]。但奧施康定可能出現(xiàn)阿片受體激動劑的不良反應,也有產(chǎn)生耐受性和依賴性可能?,F(xiàn)將我科210例服用奧施康定止痛的效果觀察及護理措施報道如下。
調(diào)查2008年9月至2012年3月應用奧施康定治療癌癥疼痛住院患者210例,其中男136例,女74例;年齡38~79歲,腫瘤類型:肝癌86例,肺癌56例,乳腺癌23例,食道癌20例,胃癌17例,腸癌8例。所有患者有持續(xù)的中、重度疼痛,神志清楚。
1.2.1 疼痛的評估工具
對疼痛程度的正確評估,是腫瘤患者選用止痛藥物和止痛方法的重要參考依據(jù)[3]。本組210例患者均啟用“疼痛護理單”,護理單上疼痛評估量表選擇有: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PS)、數(shù)字評定量表(NRS)和詞語評定量表(VRS)。本組疼痛評估工具均使用數(shù)字評分法(NRS):將一條直線平均分為10份,在每個點用數(shù)字0~10表示疼痛依次加重的程度,0為無痛,10為劇痛,由患者給自己打分[4]。
1.2.2 治療方法
應用奧施康定的劑型有:5mg、10mg、20mg。NRS評分為4-5分者,首劑量為5mg,q12h口服;NRS評分為6~7分者,首劑量為10mg,q12h口服;NRS評分為8~10分者,首劑量為20mg,q12h口服;已接受口服嗎啡治療的患者,改用奧施康定的,用藥劑量換算比例為:口服奧施康定10mg相當于口服嗎啡20mg。用藥24h后,疼痛評分在4分以上的,則調(diào)整幅度在上一次用藥劑量的基礎上增長25%~50%。
1.2.3 效果評價
服用奧施康定一周后,對治療效果進行總評估。所有患者用藥前進行疼痛評分,服用奧施康定1h后評估一次。如果疼痛評分>3分,2h再評估一次;如疼痛評分連續(xù)2次>5分,通知醫(yī)師處理。每位患者更改劑量、疼痛評分及疼痛處理記錄在“疼痛護理單”上,不良反應記錄在“護理記錄單”。0:無痛;1~3:輕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重度疼痛。
由表1可見,服用奧施康定一周后,210例患者的疼痛能得以完全緩解或減輕,其中中度癌痛患者112例,疼痛完全緩解有98例(87.5%),仍存有輕度疼痛的14例(12.5%);重度癌痛98例,疼痛完全緩解71例(72.5%),仍存有輕度疼痛的25例(25.5%),中度疼痛的2例(2%),2例中度疼痛的患者均為無按時服藥,在疼痛緩解后認為痛時服藥。
表1 一周后疼痛效果評價
由表2可見,用藥期間患者可出現(xiàn)一個或以上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較多為便秘,發(fā)生率高達74.8%,經(jīng)處理后一周內(nèi)緩解率只有33.1%;出現(xiàn)惡心嘔吐及眩暈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7.6%、22.8%,一周內(nèi)大部分能緩解癥狀;嗜睡和尿潴留,經(jīng)觀察、誘導排尿、插尿管、調(diào)整劑量等處理后,癥狀能完全緩解;出現(xiàn)呼吸抑制的4例患者,呼吸<8次/分、針尖樣瞳孔,2例因調(diào)整劑量過快有關,2例為吞咽困難患者,家屬將藥物研碎給藥所致;4例患者經(jīng)應用納絡酮對抗、調(diào)整劑量等處理后癥狀緩解,其中吞咽困難的患者改用芬太尼透皮貼止痛。
表2 一周期間的不良反應
WHO三階梯止痛原則中,其核心之一是“按時”給藥,教育患者及家屬按時服藥,而非按需服藥,藥物減量或停用需經(jīng)醫(yī)師指導。尤其在維持治療階段,大部分出現(xiàn)疼痛加重或反復爆發(fā)痛的患者,其原因多是自行停服、漏服或沒有按時服藥[5]。告知整片藥吞服的重要性,不得掰開、咀嚼或研磨。藥物說明書上指出,如果掰開、咀嚼或研磨服藥,可導致羥考酮的快速釋放與潛在致死量的吸收。服藥時間盡量安排在7~10am至7~10pm時段,避開休息時間,避免半夜叫醒服藥,影響睡眠質(zhì)量。
奧施康定屬麻醉藥品,按麻醉藥品管理。癌癥患者住院期間,我科醫(yī)師一般在臨時醫(yī)囑每3天開一次奧施康定的用量,囑托上注明每次劑量及服藥天數(shù)。護士從藥房領取藥片后,不將藥片交患者,統(tǒng)一放入口服麻藥的專用柜,并設“口服麻藥發(fā)放登記本”,登記患者的床號、姓名、藥名、劑量、服藥日期、服藥時間、發(fā)藥人簽名;護士每次發(fā)藥拿登記本核對發(fā)藥,要求按時發(fā)藥、服藥到口。但有時由于工作繁忙、個別護士責任心不足,往往不能做到服藥到口,是造成患者無按時服藥、漏服及儲存藥品的重要原因。因此,必要加強用藥安全管理及護士的安全意識教育。
阿片類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有便秘、惡心、嘔吐、嗜睡、眩暈、尿潴留,個別可能出現(xiàn)精神錯亂、甚至呼吸抑制等。研究顯示,使用阿片類藥物的患者約有63%出現(xiàn)不良反應,其中使用即釋劑型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占78%,使用緩釋劑型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便秘占64%[6]。便秘是不可耐受的癥狀,可貫穿全程,因此應提早治療、全程伴隨,用藥同時適量使用緩瀉劑,如果片導、番瀉葉、開塞露等; 指導患者多喝水、多吃纖維食物、早上空腹飲用蜂蜜水,按摩腹部及適當運動;如3d未解大便,則需給予更積極治療,增加瀉藥的劑量或應用強效瀉藥如乳果糖、硫酸鎂、山梨醇,嚴重時灌腸。惡心嘔吐多發(fā)生于用藥初期,一般4~7d可緩解,個體差異較大,化療時惡心嘔吐者,較大可能發(fā)生,但應首先排除其他原因如便秘、腦轉(zhuǎn)移、化療、放療、高鈣血癥等,初用第一周內(nèi),可給予胃復安、嗎丁啉等預防,嚴重者予昂丹司瓊、雷莫司瓊、托烷司瓊等止吐;若惡心嘔吐持續(xù)一周以上者,須減少用藥劑量,或換用藥物、改變用藥途徑。嗜睡、眩暈無須特殊處理,一般在3~5d或1周內(nèi)自然減輕或消失;眩暈的患者盡量留陪人,落實防跌倒措施措施;嗜睡可通過濃茶、咖啡等飲料減輕癥狀;若如出現(xiàn)顯著過度鎮(zhèn)靜,則減低奧施康定的用量,待癥狀改善后再逐步增加劑量至滿意效果。發(fā)生尿潴留可采用誘導尿法,如熱水沖會陰部或熱敷膀胱區(qū)、聽流水聲等,無效者再予導尿。個別患者出現(xiàn)精神錯亂、呼吸抑制,主要與首次劑量過大、調(diào)整劑量過快、濫用藥導致阿片藥物發(fā)生無法控制的釋放等有關;護理上應保持呼吸道通暢,使用阿片類拮抗劑——納絡酮靜脈注射,暫停給藥,嚴密監(jiān)測24小時呼吸、瞳孔變化,病情平穩(wěn)后重新調(diào)整用量。
疼痛是個體的感覺,不可能用儀器測量,并受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是極其復雜的生理現(xiàn)象[5]。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癌痛患者中57.9%發(fā)生抑郁,其中23.7%為嚴重抑郁,18.4%中度抑郁,而且有癌痛患者自殺傾向的比例明顯高于無疼痛的癌癥患者(76.3%V8 23.7%)[7]。由此可見,心理干預對于癌痛患者尤為重要。護理上,應加強與患者交流,重視患者的主訴,在疼痛問題上保持良好的溝通;護士熟識癌痛的知識和技能,正確評估癌痛的性質(zhì)和程度,真正做到按時、按階梯給藥。向患者講解癌痛的相關知識,避免患者認為癌癥導致的疼痛在所難免,害怕止痛藥“成隱”,治療只要能使疼痛部分緩解即可等誤區(qū)。動員患者參加適當?shù)纳缃换顒蛹绑w育鍛煉,家屬給予更多的支持、關心和耐性;細心觀察患者心理變化,及時調(diào)整心態(tài),使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提高生存質(zhì)量。
隨著醫(yī)學的進步、新藥的不斷研發(fā),癌癥患者的生存期延長,生活質(zhì)量不斷在提高。而生活質(zhì)量的高低大大取決于疼痛,因此,WHO把疼痛提到重要和優(yōu)先解決的位置。奧施康定為一種新型的強阿片類鎮(zhèn)痛劑,可在1h內(nèi)起效,發(fā)揮快速鎮(zhèn)痛的作用,12小時內(nèi)穩(wěn)定控制疼痛[8],有效緩解中度到重度疼痛,成隱性少。但要使止痛效果事半功倍,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護理人員要熟練掌握癌痛的知識和技巧、止痛藥的使用說明,在宣教、安全用藥、不良反應預防方面充分發(fā)揮護理干預,嚴格執(zhí)行三階段止痛方案,盡早實現(xiàn)“使癌癥患者不痛”的目標。
[1]黃佑慶,唐曙光.奧施康定治療晚期癌癥患者疼痛的臨床療效分析[J].藥物與臨床,2010,7(13):71-72.
[2]Kapil R,Nolting A,Roy P,et a1.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combination oxycodone plus racemic ibuprofen:two randomized,open-label,crossover studies in healthy adult volunteers[J].Clin Ther,2004,26(12):2015-2025.
[3]于曉昀,朱華.癌癥疼痛患者口服止痛藥物效果評估及護理[J].護理學報,2006,13(10):36-37.
[4]郭向麗,趙繼軍.疼痛評估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報,2008,15(12):8-10.
[5]羅少燕,馬冬.癌性疼痛的控制與護理進展[J].護理學報,2010,17(10A):25-28.
[6]Duensing L,Eksterowicz N,Maeario A,et a1.Patient and Physician Perceptions of Treatment of Moderate—to—Severe Chronic Pain with Oral Opioids[J].Curr Med Res Opin,2010,26(7):1579-1585.
[7]張秀蘭,彭金蓮,等.晚期癌癥患者發(fā)生自殺未遂的相關因素調(diào)查與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4):324-325.
[8]Biancofiore C.Oxycodone controlled release in cancer pain management[J].Ther Clin Risk Manag,2006,2(3):22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