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巨濱
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醫(yī)院,廣東廣州 511495
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缺血性腸病患者診斷及預后中的價值
馮巨濱
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醫(yī)院,廣東廣州 511495
目的 研究與探討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缺血性腸病患者診斷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 方法 選擇2008年6月~2011年12月來筆者所在醫(yī)院治療的132例疑似IBD患者,于患者疼痛發(fā)作24 h內抽血檢驗D-二聚體,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白細胞計數(shù)、C反應蛋白,診斷后比較IBD患者與非IBD患者指標情況。 結果 132例中11例診斷為IBD,其余121例排除IBD可能。比較IBD患者與非IBD患者各指標情況,兩組患者凝血指標與炎癥指標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BD患者與非IBD患者D-二聚體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IBD患者D-二聚體檢測結果均呈陽性。 結論 D-二聚體檢測方法方便、經(jīng)濟、快捷,對于IBD的及早發(fā)現(xiàn)有很大價值,有助于診斷及改善預后。
D-二聚體;缺血性腸炎;診斷;預后
缺血性腸?。╥schemic bowel disease,IBD)是臨床少見的急腹癥,由于該病起病急、發(fā)展快、臨床癥狀無特異性,導致該病診斷困難、預后差[1]。本資料對132例疑似IBD患者進行血液檢驗研究,探討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IBD患者診斷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6月~2011年12月來筆者所在醫(yī)院治療的132例疑似IB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3例,女59例,年齡43~78歲,臨床癥狀均為突發(fā)性的劇烈上腹及臍周腹痛,伴有惡心、嘔吐、腹瀉等胃腸道排空現(xiàn)象,并有老齡、便秘、糖尿病、動脈硬化、低蛋白血癥、心血管疾病等IBD高危因素。
1.2 診斷標準
(1)腸系膜動脈造影動脈部分或完全充盈缺損,栓塞動脈擴張[2];(2)螺旋CT造影有如腸管擴張、腸內積氣,腸壁厚度改變、腸系膜滲出、腹水等異常表現(xiàn)[2];(3)腸系膜上動脈血管造影原始CT圖像及多層螺旋CT圖像中有血管狹窄、栓塞或有血栓形成情況;(4)螺旋CT血管造影未發(fā)現(xiàn)異常的結合其他試驗檢診斷。
1.3 觀察指標
檢測纖溶指標(D-二聚體);凝血指標,包括凝血酶原時間(PT)、凝血酶時間(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纖維蛋白原(FIB);炎癥指標,包括白細胞計數(shù)(WBC)、C反應蛋白(CRP)。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分析,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32例中11例診斷為IBD,其余121例排除IBD可能。比較IBD患者與非IBD患者各指標情況。見表1。兩組患者凝血指標與炎癥指標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IBD患者與非IBD患者D-二聚體指標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IBD患者D-二聚體檢測結果均呈陽性。
IBD是由于腸系膜上動脈閉塞、狹窄,或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導致結腸和小腸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缺血性腸道損害[3]。由于該病在臨床上較為少見,且缺乏特異性癥狀,僅表現(xiàn)為突發(fā)性腹痛、惡心、嘔吐、腹脹、腹瀉等,臨床上容易發(fā)生誤診,延誤疾病治療,影響預后。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降解后的特異性產物,是纖溶系統(tǒng)的主要檢測指標,對于檢測各種血栓、纖溶系統(tǒng)病變以及溶栓治療有重要意義[4],常用于對于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的診斷[5]。
表1 IBD患者與非IBD患者指標情況
有相關研究指出[6],IBD患者D-二聚體檢測結果明顯高于正常水平,本研究結果與之類似。通過選擇132例疑似IBD患者,于患者疼痛發(fā)作24 h內抽血檢驗D-二聚體、PT、TT、APTT、FIB、WBC、CRP,診斷后比較IBD患者與非IBD患者指標情況。檢測結果顯示,IBD患者與非IBD患者在PT、TT、APTT、FIB、WBC、CRP指標上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IBD患者D-二聚體指標顯著高于非IBD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IBD患者D-二聚體檢測結果均呈陽性,而非IBD患者D-二聚體僅部分呈陽性。使用D-二聚體檢測方法方便、經(jīng)濟,30 min即可得到結果,臨床上的疑似IBD的患者可先檢測D-二聚體進行初步判斷,若呈陽性則可以考慮為IBD的可能,及早通過其他方式驗證有助于改善預后。且D-二聚體的陰性結果比陽性結果更有價值[7],若疑似患者呈陰性即可排除IBD可能??偠灾?,D-二聚體檢測方法方便、經(jīng)濟、快捷,對于IBD的及早發(fā)現(xiàn)有很大價值,有助于診斷及改善預后。
[1] Altinyollar H,Boyabatli M,Berberoglu U.D-dimer as a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J].Thromb Res,2006,l17(2):463-467.
[2] 帥曉瑋,謝鵬雁.缺血性腸病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醫(yī)刊,2008,38(9):514-516.
[3] Bradbury MS,Kavanagh PV,BEchtold RE,et al.Messenteric venous thrombosis:diagnosis and noninvasive imaging[J].Radiographics,2009,22(4):527-541.
[4] Nomura H,Wada H,Mizuno T,et a1.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D-dimer for diagnosis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Int J Hematol,2008,87(1):250-255.
[5] Chang L,Kahler KH,Sarawate C,et a1.Assessment of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colitis[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08,20(3):36-42.
[6] 盧向東,張志廣.血漿D-二聚體檢測對缺血性腸疾病鑒別診斷價值的探討 [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0,8(27):433-434.
[7] 丁向民,張喜成,諸林海,等.急診疑似腸系膜動脈缺血病人血漿D-二聚體的檢測及臨床意義[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7,12(4):72-73.
R574
B
2095-0616(2012)12-111-02
2012-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