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津 毛 蕾/文
喝酒臉紅者飲酒更易患癌
天 津 毛 蕾/文
酒桌上常見到一喝酒就臉紅的人,遇到這樣的人,勸酒的常說:臉越紅說明越能喝,因為酒中的乙醇都揮發(fā)了呀。事實果真如此嗎?一位知名營養(yǎng)師在微博上道出了“喝酒臉紅”的秘密:有喝酒臉紅反應(yīng)是因為代謝酒中乙醇的酶有基因缺陷,因而導(dǎo)致有毒的乙醛在體內(nèi)大量累積,造成血管擴張,引起臉紅反應(yīng)。臉紅的人還喝酒,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fēng)險。
你是個一喝酒臉就紅的人嗎?勸酒的人一般認為越紅說明越能喝;喝酒的人一般認為臉紅說明心腸好。可惜,這些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其實,臉紅說明你根本就不該喝酒。別相信“酒量是練出來的”這種鬼話。
網(wǎng)上流傳著這樣一條微博:大約1/3的東亞裔喝酒會臉紅,這種癥狀稱為Asian Flush,會增加患致命食管癌的危險。
你是不是納悶,喝酒怎么又跟癌癥扯上關(guān)系了呢?不過,這條微博確實說得有道理。“喝酒上臉”在亞洲人身上更常見,所以才被稱為“Asian Flush”,大約36%的東亞人都有這個問題。很多人以為這是酒精過敏,其實是酒精代謝產(chǎn)生的乙醛在體內(nèi)堆積的結(jié)果,和過敏可沒有太大關(guān)系。
喝酒帶來的危害主要來自乙醛,同時它也是使人臉紅的元兇。為了消除這個危害,專職代謝乙醛的乙醛脫氫酶2就顯得尤為重要。
喝酒以后,乙醇在消化道被吸收進入血液,其中,不到10%會以乙醇的原形由肺和腎排出,剩下的90%多是由肝臟代謝。
簡單來說,乙醇首先經(jīng)乙醇脫氫酶催化,變成乙醛;然后,乙醛在乙醛脫氫酶2的作用下變成乙酸;然后,乙酸參與到體內(nèi)的多個代謝途徑中去,最終成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這其中,除了乙醇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外,危害最大的就是乙醛了,它對許多組織和器官都有毒性,可能造成DNA損傷,也被認為有多種致癌效應(yīng)。在動物試驗中甚至用乙醛來做癌癥模型的誘變劑。
乙醛脫氫酶2如果出了問題,乙醛就容易大量堆積,很快你就會臉紅。而且,這個問題出在基因上,所以此生你是無能為力了。
那些“基因正?!钡娜耍驗榭梢愿斓卮x乙醛,所以不容易引起乙醛堆積,他們喝酒的危害稍小些;那些有兩個“壞基因”的人,由于完全不能代謝乙醇,不勝酒力,很快就醉倒了,所以反而不會去喝酒,對健康也就不會有什么大的影響;那些有“一好一壞雜交基因”的人,經(jīng)過不斷的磨煉,逐漸對乙醛、臉紅的現(xiàn)象耐受,然后越喝越多,盡管沒有醉倒,但乙醛在體內(nèi)的堆積越來越多,對身體的損傷也越來越大。
盡管人體中還存在其他非特異性的氧化酶,也可以氧化乙醛,但是效率比較低,代謝時間較長。乙醛在體內(nèi)滯留的時間越長,損害就越大。
有研究表明,對于酗酒者來說,讓其臉紅的基因缺陷同時對食道癌的高發(fā)也有著重要影響,那些有著“一好一壞雜交基因”的人如果酗酒,患食管癌的風(fēng)險可能比沒有這種基因缺陷的人要高。所以,醫(yī)生可以通過問患者是不是喝酒容易臉紅來判斷他們是否存在乙醛脫氫酶2缺陷,并且應(yīng)該勸告他們少喝酒,增加食管癌方面的檢查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