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蘊杰, 張文品, 張海寧
(1.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101;2.沈陽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遼寧 沈陽 110003)
中藥復方治療疾病的物質基礎是復方中所包含的各種化學成分,利用有效組分對人體多環(huán)節(jié)、多層次、多靶點進行綜合調節(jié),從而起到治療作用,臨床有效性,也正是中醫(yī)藥理論指導下藥物作用的終極反映[1-2]。而粉碎工藝廣泛應用于中藥制劑領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藥物吸收率,提高生物利用度,對提高療效具有重要意義[3-4]。扶正散為本院待開發(fā)的有效中藥制劑,由紅參、靈芝等中藥組成,具有滋補強身、扶正固本的作用。方中君藥人參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消除疲勞、抗癌等活性[5],人參皂苷則是人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6]。本實驗通過對扶正散粉碎后粉體中人參皂苷Rg1及人參皂苷Re溶出量進行比較研究,旨在探討中藥粉碎最佳工藝參數,為扶正散制備工藝的確立,提供佐證和實驗依據。
RCZ-8A型智能藥物溶出儀(天津大學精密儀器廠),日立L-7100高效液相色譜儀,日立L-7420紫外檢測器,天美色譜工作站,梅特勒-托利多AL104電子天平。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對照品由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藥材由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四醫(yī)院提供。乙腈(色譜純)、重蒸水,其它試劑均為分析純。
2.1 扶正散粉體的制備 按處方各生藥配比準確稱量適量,用機械粉碎機粉碎,并分別通過不同目數篩網,得到不同粒徑范圍粉體,分別為100~120目細粉、120~150目細粉和150~200目細粉。
2.2 色譜條件 色譜柱Inertsil ODS C18柱(4.6 mm×250 mm);檢測波長203 nm;流動相為乙腈-0.05%磷酸溶液(20∶80);柱溫40℃;體積流量1 mL/min;進樣量20 μL。
2.3 線性關系考察[7]
2.3.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分別精密稱取人參皂苷Rg10.0100 g,人參皂苷Re 0.0200 g置50 mL量瓶中加入甲醇適量,超聲溶解并稀釋至刻度,即得質量濃度為200 μg/mL的人參皂苷Rg1貯備液及質量濃度為400 μg/mL的人參皂苷Re貯備液。
2.3.2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人參皂苷Rg10.25、0.5、1.25、2.5、5于50 mL量瓶中,甲醇定容,搖勻;精密吸取人參皂苷 Re 0.25、0.5、1.25、2.5、5 于 50 mL 量瓶中,甲醇定容,搖勻;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20 μL,以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的峰面積積分值為橫坐標(X),以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的質量濃度(Y)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分析,得回歸方程、相關系數及線性范圍分別為人參皂苷Rg1:Y=3×10-5X -0.0456,R=0.9999,線性范圍 0.02 ~0.4 μg/mL,0.04 ~0.8 μg/mL。
2.3.3 供試品溶液的配制 扶正散經高速粉碎機粉碎過篩得到不同粉碎級別細粉,分別精密稱取各不同粉碎級別的細粉5 g,置錐形瓶中,加150 mL重蒸水,靜置48 h后過濾,濾液定容到150 mL,即得供試品溶液。
2.3.4 陰性樣品溶液的制備 按照處方比例及工藝制備除去紅參的陰性細粉,再將該陰性細粉按2.3.3項方法處理得陰性樣品溶液。
2.3.5 系統(tǒng)適應性試驗 取人參皂苷Rg1、Re對照品溶液、樣品溶液、陰性溶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陰性樣品在人參皂苷Rg1、Re對照品溶液出峰時間區(qū)域沒有干擾峰出現,表明處方其它成分對測定結果無干擾。
2.3.6 精密度實驗 精密吸取同一質量濃度的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對照品溶液20 μL,按上述色譜條件進樣,連續(xù)進樣5次,分別測定峰面積積分值,計算人參皂苷Rg1、人參皂苷Re,其相對標準偏差RSD分別為2.41%、1.37%,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2.3.7 穩(wěn)定性試驗 分別取同一份供試品溶液,室溫下放置,分別于 0、2、4、6、8、10、12、24 h 測定,考察樣品溶液的穩(wěn)定性,計算其RSD分別為1.25%、1.89%。結果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wěn)定性良好。
2.3.8 回收率實驗[8-9]按照加樣回收率試驗方法,精密量取已知量的同一樣品液6份10 mL,加入精密量取的人參皂苷Rg1、Re對照品,混勻,進樣,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分析,結果見表1?;厥章示?8.15% ~101.85%,說明本方法準確度較高。
表1 各組分回收率測定結果(n=6)
3.1 溶出量的測定 精密稱取扶正散不同粉碎級別細粉5 g,分別置于溶出儀中,加900 mL重蒸餾水作為溶出介質,采用槳狀攪拌器法,恒溫37.5℃,攪拌轉速為75 r/min,溶出時間為4 h,取樣2 mL,離心,取上清液過0.45 μm濾膜 (平行做3份),按前述色譜條件進行測定。結果不同粉碎級別細粉中人參皂苷的溶出量分別為(1.02±0.21)mg/g、(1.59±0.23)mg/g和(1.69±0.45)mg/g。采用3樣本間均數的t檢驗,不同粉碎級別細粉人參皂苷的溶出量無顯著性差異(P>0.05)。
3.2 溶出速度的測定 分別于 1、3、6、10、15、20、30、40、50、60 min時定位吸取2 mL(同時將同溫的2 mL重蒸水和離心的沉淀物一起補充到溶出度儀中)代替外,其余按上述方法操作,測得不同時間扶正散中人參皂苷的溶出量,并計算各時間的累積溶出百分率。結果見表2,溶出曲線見圖1。
表2 不同粉碎級別扶正散粉體中人參皂苷累計溶出百分率 (%,,n=3)
表2 不同粉碎級別扶正散粉體中人參皂苷累計溶出百分率 (%,,n=3)
時間/min 細粉目數100~120目 120~150目 150~200目134.5±0.9 36.4±1.5 38.7±1.5344.3±1.2 46.8±2.0 49.2±2.4655.4±3.7 63.2±4.6 65.3±2.810 67.4±6.6 70.3±3.8 71.8±3.515 73.6±3.9 75.3±3.2 76.9±4.220 75.2±3.7 79.4±2.9 82.3±3.230 82.6±4.6 87.9±2.5 90.5±2.340 86.6±3.5 92.3±2.1 93.4±2.750 90.4±3.0 94.7±2.5 95.4±2.160 93.5±2.4 95.4±3.1 95.8±2.3
將表2中的數據按零級動力學函數,Higuchi分布,Weibull分布,曲線進行擬合[10-11]表3。由表3可知,扶正散中人參皂苷體外溶出曲線比較符合Weibull分布。
圖1 扶正散中人參皂苷體外溶出度曲線
5.1 扶正散不同粉碎級別細分中人參皂苷溶出參數根據Weibull分布計算,利用Excel電子表格軟件計算T0.7、T0.8、T0.9等溶出參數[12]見表 4。
5.2 溶出速率比較 分別對不同粉碎級別扶正散常規(guī)粉體中人參皂苷溶出參數進行t檢驗,結果發(fā)現不同粉碎級別扶正散常規(guī)粉體中人參皂苷溶出參數T0.7,T0.8,T0.9之間均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
表3 不同粉碎級別扶正散粉體中人參皂苷體外溶出擬合函數
表4 不同粉碎級別扶正散常規(guī)粉體中人參皂苷溶出參數(,n=3)
表4 不同粉碎級別扶正散常規(guī)粉體中人參皂苷溶出參數(,n=3)
溶出參數 細粉目數100~120目 120~150目 150~200目T0.712.38±0.16 9.35±0.23 8.18±0.16 T0.8 23.37±0.22 16.99±0.18 14.94±0.19 T0.951.21±0.18 35.50±0.26 31.44±0.2
《內經·至真要大論》說“主藥之為君,佐君之為臣,應臣之為使”。故探明君藥應該是研究組方原則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未分析君藥,則無從分析用以佐君之藥(臣藥)和應臣之藥(使藥),可見研究君藥的重要性[13]。人參為扶正散中君藥,其主要成分人參皂苷的溶出度對制劑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療作用具有重要作用。上述研究結果顯示,從溶出量來看,扶正散不同粉碎級別常規(guī)粉體中人參皂苷在溶出介質中經過4 h后的溶出量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從溶出速度來看,扶正散不同粉碎級別常規(guī)粉體中人參皂苷的溶出速率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紤]到實際生產和患者服用的依從性,最終確定常規(guī)粉碎扶正散粉體細度為120~150目。同時,為了提高散劑的臨床療效,本實驗根據現代藥劑理論,初步探討了粉碎度對有效成分溶出度影響的量變關系,建立了與溶出度相關的數學模型,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影響散劑成分溶出的因素較多,如藥材質地、制備工藝等,即便是同一種藥材,因受藥材表皮與髓質等質地差別、活性組分分布不均等因素影響,同一粒徑活性組分溶出度也可能存在差別[14]。另外常規(guī)粉體、超微粉體和納米粉體中人參皂苷的體外溶出量和溶出速度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顯著性等問題,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1]張伯禮,王永炎,商洪才,等.組分配伍研制現代中藥的理論和方法[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06,20(19):59-91.
[2]王 階,荊 魯.用中醫(yī)理論指導中藥及復方研究[J].中國中藥雜志,2003,28(9):795-798.
[3]黃一平,鞠建明,高美華,等.傳統(tǒng)中成藥超微粉碎前后粉末質量比較研[J].中成藥,2007,29(1):135-137.
[4]周 昕,謝瑞芳,周 端,等.粉碎度對生曬參有效成分含量和溶出度的影響[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8,42(11):87-89.
[5]王海南.人參皂苷藥理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6,11(11):1201-1206.
[6]肖盛元,羅國安.紅參加工過程中人參皂苷化學反應HPLC/MS/MS研究[J].中草藥,2005,36(1):40-43.
[7]荊蘊杰,黃薇薇,方 亮.正交試驗優(yōu)選復方腳癬靈最佳提取工藝[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26(3):655-656.
[8]楊麗玲,吳 鐵.不同粉碎度對人參皂苷3種不同單體提取率影響[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25(10):669-671.
[9]張憲平,哈永紅,苗艷波.HPLC法測定羚貝止咳糖漿中綠原酸的含量[J].中國藥師,2008,11(3):326-327.
[10]鄒 龍,桂 卉,黃世超,等.馬錢子超微粉體和常規(guī)粉體中馬錢子堿的溶出比較[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24(2):127-129.
[11]王溶溶,陳丹菲.破壁與未破壁蒲黃中總黃酮的溶出度比較試驗[J].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03,14(1):57-59.
[12]張 莉,夏運岳.用電子表格Excel計算藥物溶出度Weibull分布參數[J].藥學進展,2002,26(1):48-50.
[13]王 毅,范曉輝,程翼宇.中藥方劑復雜性和系統(tǒng)性辨識方法初探[J].中國天然藥物,2005,3(5):266-265.
[14]丁志平,孫毅坤,喬延江.不同粒徑黃連粉體中小檗堿體外溶出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4,27(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