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趨勢下財政投入機制研究

        2012-10-31 01:46:35姜慶志
        武陵學刊 2012年1期
        關鍵詞:農村服務文化

        方 堃,姜慶志

        (1.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農村研究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2.華中師范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趨勢下財政投入機制研究

        方 堃1,姜慶志2

        (1.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農村研究院 湖北 武漢 430079; 2.華中師范大學 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十一五”期間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的成效顯著,但投入的總量仍顯不足,尤其是財政投入結構相對失衡,文化投融資體系單一。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機制優(yōu)化,應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為導向,建立健全政府間公共文化服務事權劃分與責任分攤機制、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財政轉移支付機制、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社會投融資機制和公共文化服務投入績效評價機制。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一般性轉移支付;公共財政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指出:“滿足人民基本需求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必須堅持政府主導,按照公益性、基礎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讓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yōu)惠的基本公共服務。”[1]“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內涵包括全體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務的機會均等、結果大體相等,并且尊重社會成員的自由選擇權”[2]。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一個重要部分,嚴格意義上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是指政府向全國各地的居民提供大體相同的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它受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層級性和階段性制約①。就目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狀況和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而言,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目標尚處于初級階段,應當將其目標定位在實現區(qū)域均等化上,即加快城鄉(xiāng)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兼及不同區(qū)域居民公共文化服務的均等化[3]。因此,為了達到促進公益性文化事業(yè)發(fā)展和維護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政策愿景,亟需我們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趨向下的財政投入機制進行深入探索。

        一 “十一五”期間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的基本狀況②

        1.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總量逐年遞增?!笆晃濉逼陂g,我國加大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投入,全國文化投入進入了高速增長期,年均增長率高達19.3%。如圖1所示,2010年,全國公共文化投入為323.06億元,比2006年的158.03億元增長了104.4%,雖增長幅度較前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較快的增長。我國人均公共文化服務投入也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2006年僅為11.91元,而2010年則為24.11元,五年內增長了102.4%,這也反映出我國公共文化投入產出質量得到改善。

        圖1 “十一五”期間我國公共文化投入的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2001~2010年《中國文化年鑒》和文化部計財司統(tǒng)計的《近幾年我國文化投入情況及對策建議》一文整理而得。

        2.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yōu)化。一方面,財政支出向基層傾斜,轉移支付力度逐漸增強?!笆晃濉逼陂g中央對地方文化建設共補助經費100.24億,是“十五”期間的11.4倍,地方重點文化項目穩(wěn)步推進,“村村通”等農村文化工程基本完成;另一方面,財政支出向西部傾斜,區(qū)域間差距有所緩解。如圖2所示,2010年,西部地區(qū)公共文化事業(yè)費達到85.78億元,占全國的26.6%,比2006年提高了4.9個百分點。

        圖2 “十一五”期間我國西部公共文化投入的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2001~2010年《中國文化年鑒》和文化部計財司統(tǒng)計的《近幾年我國文化投入情況及對策建議》一文整理而得。

        3.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效果明顯提高。“十一五”期末,我國基本建成覆蓋城鄉(xiāng)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各項文化事業(yè)獲得快速發(fā)展。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顯示,2010年底,我國建成公共圖書館數量比“十五”期末增加了106個,博物館增加了1 439個,各類藝術表演團體增加了4 059個,文化館(包含群眾藝術館)增加了38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文化站增加了1 756個,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提升了1.81和1.64個百分點[4]。

        (二)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存在的主要問題

        1.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總量仍顯不足。目前我國公共文化投入所占財政支出比重較少,與財政支出漲幅不相匹配。從2007年開始,文化投入所占國家財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下降,2010年比2006年回落了0.07個百分點。另據《中國統(tǒng)計年鑒》顯示,2010年文化投入所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較1992年歷史最高水平下降了30.79%。如圖3所示, “十一五”期間我國公共文化投入增長速度除2007年外,均低于同期財政支出增長速度,2010年更是落后了7.3個百分點。

        圖3公共文化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及兩者增長速度比較

        資料來源:根據2006~2010年《中國文化年鑒》、《中國統(tǒng)計年鑒》和文化部計財司統(tǒng)計的《“十一五”以來我國文化事業(yè)費投入情況分析》一文整理而得。

        2.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結構相對失衡,均等化程度不高。一是公共文化投入的城鄉(xiāng)差距較大。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0年我國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50.32%,但農村公共文化財政投入卻只占全國的36.1%,遠低于城市63.9%的比重。在人均數量上,“十一五”末期的城市居民人均公共文化財政投入為31.1元,比農村居民的17.2元高出80.8%(見圖4)。同時受到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水平、文化服務半徑和居住集中度等因素的影響,我國農村地區(qū)實際享受到的公共文化服務質量遠低于城市;二是公共文化投入存在著嚴重的區(qū)域性不平衡,中西部省份人均財政投入較低。2010年中部地區(qū)人均文化投入僅15.64元,西部為23.8元,均低于全國24.11元的平均值。人均文化投入最高的上海為80.92元,而人均投入最低的河北只有9.78元,前者是后者的8倍多。

        圖4 “十一五”期間農村和城市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情況

        資料來源:根據2006~2010年《中國文化年鑒》和文化部計財司統(tǒng)計的《“十一五”以來我國文化事業(yè)費投入情況分析》一文整理而得。

        3.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融資體系單一。首先,我國公共文化投入方式存在行政化、部門化和條塊分割問題,適應性和整體性不強,公共文化財政投入效率偏低,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普遍;其次,公共文化財政投入績效考核機制不健全,特別是地方政府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考核權重微??;再次,民間資本的準入機制操作性不強,文化政策大多停留于文件上,沒有減免稅收、財政補貼和人力支持等有效的具體實施細則,社會力量投資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激發(fā)出來。

        二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的理論依據及分析框架

        從學理角度考察,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實現的根本途徑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亦即圍繞公共財政建設,以公益性文化單位為骨干,面向全民文化需求,保障群眾能看電視、聽廣播、讀書閱報、開展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公共文化生活等基本文化權益為主體構架,完善城鄉(xiāng)一體化、結構合理、功能齊全、實用高效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而公共財政是在市場經濟體制環(huán)境要求下,用以彌補市場功能性缺陷和失靈,滿足社會公眾需求的財政運行模式。自1998年以來,預算體制由過去的收入為主向以支出為主的嬗變是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公共文化服務資金投入首先是起到彌補市場失靈的作用,保障公益性文化事業(yè)順利發(fā)展,滿足公民基本文化服務的需要;其次,鑒于我國市場經濟發(fā)育先天薄弱,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資金投入還應當兼具引導與刺激文化市場、加速文化產業(yè)振興等任務,這既是對于公共文化的有益完善,同時也是形成公共投入與市場經濟互動共融、從根本上實現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路徑。不容回避的是,現階段我國公共文化投入還必須歷史性地擔負行政體制改革引發(fā)的成本,如文化事業(yè)單位整體改制中的人員安置、部分國有文化資產大量流失等難題[5]。

        具體而言,當前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的支持功能有兩種:一種是關鍵和根本性的方式,即承擔文化體制改革的成本。政府不僅要轉變職能,為文化事業(yè)單位轉企改制“買單”,還要為民營文化團體的進入和成長提供必要的財政資助或減免稅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用在專項經費中增設民間非營利性文化發(fā)展基金“一臂之距”(Arm’s length)的方法對激勵民間文化機構參與公共文化服務的作用更大;另一種方式是常規(guī)的,即為彌補經營性文化單位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失靈提供公共財政支持,充分發(fā)揮政府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保底”作用。

        公共文化服務作為一種文化意義上的公共服務,不僅具有公共產品和準公共產品的雙重屬性,更是國家文化治理的手段和方式。保障公共文化服務有效供給是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的初衷,而加大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產品與服務項目的資金投入,則是當前構建公共服務型政府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的題中應有之意;另一方面,公共經濟學范疇下的公共文化產品無疑具有一定的非競爭性、非排他性以及較強的外部收益性,均等化的公共財政投入彌補這種失靈優(yōu)勢明顯。應當說,我國歷來注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的建設需要按照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協(xié)調均衡發(fā)展的要求,讓全體人民共享文化成果。

        圖5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趨勢下財政投入機制的運行框架

        資料來源:根據江光華《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機制初探》(載《科技智囊》2011年第1期)的相關內容整理而成。

        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資金投入是解決文化服務供需矛盾的關鍵。如圖5所示,政府部門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之間并非簡單的“投入—產出”線性關系。在財政支出的限制和其他因素的制約下,唯有依照特定的路徑和機制去執(zhí)行,才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實現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使人民群眾廣泛享有免費或優(yōu)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

        冷戰(zhàn)結束后,新自由主義盛行使西方各國政府在文化政策領域的主導地位愈來愈弱,跨國媒體與商業(yè)文化集團進入公共文化領域,使公共領域受損?,F今,在許多國家,新自由主義已經受到質疑,其影響也在退潮之中。重構受損的公共領域和公民文化權利空間,正是全球各國文化政策所應關注的焦點[6]?;竟参幕站然笳诒U先裣碛泻侠淼奈幕娣峙錂嘀?,必須自始自終使公共財政保持社會透明并形成總量文化支出的科學換算方式,在充分平衡城鄉(xiāng)差別、東中西部差別、人群利益差別等邊界裂痕的基礎上進行不同實現形式的公共文化利益的社會分配,努力使這種分配既符合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情況又有利于公民身份塑造和公民社會建構,既追求有限文化資源的效果最大化也追求和諧社會的公平正義目標[7]。

        我國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趨向下財政投入機制的完善應明確四項目標:第一,公益性。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區(qū)別于一般市場經營性文化服務的本質在于公益性。實現高層次文化享受由市場來滿足,而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要靠政府來投入;第二,差異化。我國東中西部地區(qū)、城鄉(xiāng)文化發(fā)展不平衡,因而發(fā)達地區(qū)的文化投入可以由地方財政負擔,欠發(fā)達地區(qū)和落后地區(qū)的文化應由國家按一定比例實行轉移支付;第三,普遍均等。公共財政投入應保證最大限度地實現普遍均等原則,通過轉移支付和專項資助等方式,促進城鄉(xiāng)文化統(tǒng)籌和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這就需要文化投入向農村和落后地區(qū)傾斜;第四,高效率?;竟参幕站然⒉皇侵鲝堈度朐蕉嘣胶茫窍M缘统杀緭Q取高收益,避免服務設施閑置和浪費。當然,就現階段我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投入整體不足的情況而言,中央和省級財政的文化投入增幅應不低于同級財政經常性支出增幅和國民經濟增幅。

        三 建立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財政投入機制

        (一)政府間公共文化服務事權劃分與責任分攤機制

        以中央與地方為進路,學界就公共文化服務問題提出了各級政府在財政投入中承擔不同的責任的觀點,在厘清公共文化服務資金來源渠道的基礎上,提出了要加強對政府財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務的監(jiān)督。以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和文化科技支撐體系構建為例,財政部科教文司司長趙路指出:“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級負擔財政投入機制十分必要,具有基礎性價值和全國性示范意義的項目理應由中央財政支付,包括國家級文化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國家標準制定以及文化服務領域核心技術研發(fā)運用等。而地方財政則主要承擔公共文化服務人才培訓工作的經?;c制度化、制定區(qū)域性公共文化服務標準以及開展地方特色的文化科技項目活動等?!盵8]吳理財教授針對“十五”期間我國預算內的農村文化建設投入減少,中央財政投入年均增長率達到18.69%,超過同期中央財政總支出的14.53%增幅的財政狀況,指出我國基層政府對農村公共文化投入的積極性較弱,地方財政在農村公共文化投入中出現了“疲軟”的狀況。據此他建議,農村公共文化服務財政資金投入制度要按照分級管理和分類設定的基本原則,以中央財政35~40%、省級財政45~50%、縣級財政10~20%為比重確定農村公共文化投入的主體權責,以實現不同地區(qū)農村人均經費相對均等[9]。

        順應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趨勢,同時借鑒學界的研究成果,我們認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首要任務在于重新勘定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政府間財權與事權的分配標準,科學界定各級政府之間的支出責任。我們初步考慮的是,政府間事權劃分與責任分攤應遵循中央和地方共擔的原則。廣電網絡、圖書館、博物館、文化信息資源網絡等文化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基礎性和普遍性特征,且能夠定量供給,可以由中央財政投入為主,地方財政積極配合;城市社區(qū)公共性文化活動、農村節(jié)慶文娛活動、鄉(xiāng)村戲曲班社、文化人才培育等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具有多元性和地域性特征,建議以地方財政投入為主體,中央財政根據項目形式給予一定的補助或獎勵。總的說來,在構建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體制機制的過程中,中央財政不能放松中西部地區(qū)農村文化建設這個制約均等化的重點,通過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財政調節(jié)手段,實現東西部地區(qū)及城鄉(xiāng)間基本公共文化供需均衡。

        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為例,在細化事權的基礎上,科學地界定各級政府對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投入的責任是均等化財政體制建設的核心。通常情況是最接近村民的一級政府最了解農民的實際需要,其提供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最能滿足需求,這種供給效率最優(yōu)的原則可以確定合適的服務提供主體。然而實現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則要依據公共產品受益范圍原則,即公益性政策范圍越廣,履行責任的政府層級就越高。就目前我國“中央—省—市—縣—鄉(xiāng)”五級政府的體制現狀,縣以上農村文化服務提供機構碎片化特征明顯。如縣廣電局負責廣播電視,縣文化局負責群藝活動,縣體育局負責群眾體育健身,縣委宣傳部負責群眾文化宣傳工作;但鄉(xiāng)鎮(zhèn)政府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后,“七站八所”撤并給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帶來挑戰(zhàn)?!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的農村公共文化活動組織體制只能最終依賴鄉(xiāng)鎮(zhèn)政府去落實[10]。按照“合理劃分事權的基礎劃分財政投入比例”的理論要求和現行政府系統(tǒng),目前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供給可以圍繞鄉(xiāng)鎮(zhèn)這個“原點”,沿村莊輻射開去,同時賦予中央政府、省級政府和縣政府特定的供給責任。中央政府主要負責全國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檢查;省級政府負責政策在全省的落實情況、經費籌集以及本省政策的制定及實施檢查。統(tǒng)籌城鄉(xiāng)公共文化服務的主戰(zhàn)場是各省及直轄市,省級政府應承擔較多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經費;縣級政府負責政策的落實、財政資金的預算管理和調配;鄉(xiāng)鎮(zhèn)政府只需組織提供各項具體的服務內容。

        (二)均等化的財政轉移支付機制

        我國是幅員遼闊且人口眾多的國家,地域性差異不可回避,當前中西部與東部地區(qū)之間在經濟發(fā)展尤其是公共文化服務提供等方面的差距呈繼續(xù)擴大之勢。盡管這與地區(qū)間經濟發(fā)展水平本身相關,但究其根本是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缺陷導致的。第一,現行的稅收返還制度阻礙了均等化。稅收返還政策的“逆向調節(jié)”功能不僅未能縮小地區(qū)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等問題,反而進一步加劇了地區(qū)文化投入的不均衡。解決這一困境的途徑是選擇放棄“基數法”確定的稅收返還政策,采用國際通行的做法即綜合考慮各地差異的“因素法”,利用固定的公式來計算中央對地方的給付金額,從而減少基數慣性的影響。第二,一般性轉移支付規(guī)模不夠,專項轉移支付分配不合理。我國的財政轉移支付總體設計的形式過多,結構缺乏層次性,例如稅收返還和專項撥款補助比重大,具有地區(qū)平衡功能的轉移支付過小,傳統(tǒng)的地區(qū)基數平衡政策大于均等化調節(jié)政策。政府應逐步減少專項轉移支付的投入,加大一般性轉移支付額度,還自主支配權于地方政府。按照政府職能優(yōu)化的要求,加大對特別落后地區(qū)的轉移支付力度,確保落后地區(qū)居民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務。

        有鑒于此,首先,根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邏輯,重新建立科學合理、統(tǒng)籌協(xié)調的城鄉(xiāng)公共文化服務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把重點放在農村公共文化資金的投入上,設立科學的各級政府財政支出預算體系,制定農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標準;其次,嘗試“因素法”確定上級政府轉移支付規(guī)模,將鄉(xiāng)村人口密度、財政狀況、財政努力程度等客觀因素納入轉移支付測算系統(tǒng),資金流向中西部貧窮地區(qū)、農業(yè)縣、革命老區(qū);此外,要增加財力性轉移支付和先進地區(qū)以獎代補測算透明度及預見性,調動下級政府財政投入農村文化建設的主動性,激活基層政府統(tǒng)籌城鄉(xiāng)公共文化的信心。

        當前要通過以鄉(xiāng)鎮(zhèn)文化中心為建設起點,逐步覆蓋全國農村來加強對鄉(xiāng)鎮(zhèn)公共文化建設的財政轉移支付比重。建議中央宣傳和文化部門核實各省數據后,綜合制定鄉(xiāng)鎮(zhèn)公共文化站(中心)的最低建設面積、基本功能布局等標準。然后,財政部門結合財力可及和全國實際確定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中心)的最低補助標準和設施維護的最低維修維護成本,并核定各級財政在資金籌集中的分配比例。同時,文化建設資金可采取中央財政“以獎代補”方式,由各省組織申報,建成一個、補助一個。與此同時,政府提供鄉(xiāng)村民間文藝創(chuàng)作資助,為農村當地開展文化活動“保底”。在確定農村民間文藝創(chuàng)作人均最低資助標準、農村文化活動人均補助標準、農村文藝骨干人均工作補助標準、農村文藝骨干人均培訓標準之后,統(tǒng)一由各級政府財政分擔和支持,保證基層農村文化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10]。

        (三)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的社會投融資機制

        公共文化服務的投融資動力主要來源于投資性回報和政策性傾斜兩個方面。公共文化產品因其公共屬性,具有高外部性、高風險性和收益不可確定性的特點,因而其它資本不愿介入其供給過程。因此,在農村或其它偏遠地區(qū),缺乏必要的商業(yè)運作環(huán)境,是基本公共文化服務資金匱乏的重要原因。當然,有的地方開始探索BOT (Build Operate Transfer)、TOT(Transfer Operate Transfer)等方式融資,但這些方式較適用于大城市或較大規(guī)模的文化項目,其推廣的局限性較大,政府也未探索出成熟的特許經營權出讓制度,一些地方在尋求與市場的合作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尋租,這都降低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質量和水平。目前主導性的投融資方式依舊是行政色彩濃厚的國家單一投融資和政策性融資,市場融資則因缺乏利益驅動和政策驅動而一直處于低增長狀態(tài)。為了更大范圍籌集資金投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領域,筆者建議進一步優(yōu)化我國公共文化服務投融資渠道。

        首先,出臺鼓勵性政策,保障公共文化服務多元化投融資體制的運行。政府應當根據財政收入的實際情況,逐年有計劃地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所占財政支出比例,改善財政投資結構,兼顧城鄉(xiāng)之間、地區(qū)之間和行業(yè)之間的協(xié)調發(fā)展;制定和出臺有利于公共文化投資、規(guī)劃和發(fā)展的政策法規(guī),保證公共文化服務投融資過程中的公正性,以創(chuàng)造和諧的投資環(huán)境,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政府在其它資本注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時,可以出臺專門的優(yōu)惠政策,也可以對項目直接進行資金補貼,以提高市場資本介入的積極性。

        其次,拓寬投融資方式,探索公共文化服務投融資體制的商業(yè)化操作模式。政府可以通過貸款、債券、股權、投資基金、產業(yè)投資基金、融資租賃等多種方式募集文化服務資金,運用“花錢買服務、養(yǎng)事不養(yǎng)人”的辦法去購買公共文化服務。這種“市場—政府—市場”的半商業(yè)化投融資方式仍應以政府為主導,它是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常規(guī)的投融資方式;此外,政府可以直接通過行政和法律手段授予特定公共文化項目廣告、商業(yè)和產品生產等經營性的業(yè)務特許權,通過這些附加特權使其具備商業(yè)化經營的條件,以吸引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從而改進BOT(建造—運營—轉移)、BTO(建造—轉移—運營)、TOT(轉移—運營—轉移)和PFI(私人主動融資)等投融資新模式。

        再次,完善投融資平臺,增強公共文化多元投融資方式的整體性和協(xié)調性。當前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雖有所發(fā)展,但總體上仍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部門間信息不對稱、協(xié)作機制欠缺和效率低下等問題依然存在。建立公共文化投融資平臺旨在加強文化企業(yè)和銀行之間的關系,以期有效拓寬公共文化服務投融資渠道,改變過去有文化產業(yè)項目的找不到投資商、有投資商的找不到合適的文化產業(yè)項目的狀況。投融資平臺的主要功能是發(fā)布最新資訊、政策法規(guī)、項目及產品、行業(yè)資料等信息,在線受理信貸申請、產權交易以及補貼申報等業(yè)務,這將有效增強投融資體系的整體性和協(xié)調性。

        (四)公共文化服務投入的績效評價機制

        建立健全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機制有利于加強對公共文化服務的監(jiān)督約束,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其意義不僅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務品質、改善文化服務機構職能,也有助于滿足公眾表達公共文化需求和參與國家文化治理戰(zhàn)略。所以,建立和完善我國公共文化服務財政投入的監(jiān)督與約束機制,提高公共文化投入績效評估的完整性,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必然訴求。

        當前,建立完備的公共文化評估監(jiān)督機制,首先要按照“宏觀調控、市場監(jiān)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政府公共行政改革旨趣,建立職能科學、合理和機構統(tǒng)一、精干的文化宏觀管理和資金監(jiān)管機構,制定操作性強的公共文化服務投入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和具體實施方案。綜合全面的財政投入績效評價機制的構建,首先,要構建全面系統(tǒng)的考評指標。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一項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的系統(tǒng)工程,各級政府應根據公共文化需求詳細制定出評價指標,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到績效考核中;其次,要對各部門負責的公共文化服務的投入、質量、效率和效果進行量化測評,對公共文化服務主體進行主觀性評價,綜合自我考評、“群眾滿意度”評價和第三方中介機構考評等多元考核方法,改善當前政府辦文化、管文化、評文化的內部性困局[11];再次,要注重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的獎懲與信息反饋機制。量化公共文化服務評價指標,應從投入、產出、效果三個層面設立財政支出的績效評價指標,考核過程中可以把公眾文化滿足度、活動參與度、城鄉(xiāng)社區(qū)的文化覆蓋面等數據作為參照系數。還要建立財政轉移支付評價、監(jiān)督及考核機制,實行公共文化服務經費定期報告制度;最后,逐步優(yōu)化政府文化采購,對國家有特殊需求和重點扶持的文化項目、大型基礎設施、科研課題等實行集中招投標和中介評估[5]。

        注釋:

        ①需要指出的是,學術界對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概念的外延及其分類標準觀點各異。一般認為,基本公共文化服務主要包括公立博物館、圖書館、藝術館、重要藝術劇團、重要藝術展覽、藝術節(jié)慶、文物古跡和其他公共文化信息等服務。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并不是要向公民同時提供每一種相同的公共文化服務,而是政府根據地區(qū)差異、類型區(qū)分、形式差別和規(guī)模大小等,通過不同程度的文化投入或干預,縮小城鄉(xiāng)及區(qū)域之間公共文化發(fā)展的不平衡。

        ②本文提到的公共文化財政投入主要是公共文化事業(yè)費,文化部門的其他行政費用不包括在內。

        [1]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EB/OL].[2011-10-2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2]常修澤.中國現階段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7(2):66-71.

        [3]楊永,朱春雷.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三維視角分析[J].理論月刊,2008(9):150-152.

        [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tǒng)計局,編.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10[EB/OL].[2011-01-20].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0/indexch.htm

        [5]魏鵬舉.文化體制改革與我國公共文化資金管理創(chuàng)新[J].中國行政管理,2008(7):54-56.

        [6]陳云根.公共財政資助與西方文化政策的演變[M]//中國公共文化服務發(fā)展報告(200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115.

        [7]王列生,郭全中,肖慶.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論[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102.

        [8]趙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財政保障機制滿足人民群眾基本文化需求[J].中國財政,2008(21):12-15.

        [9]吳理財.非均等化的農村文化服務及其改進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 10-17.

        [10]王瑞涵.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財政責任[J].經濟研究參考,2011(66):24-25.

        [11]焦德武,陳琳.財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5):98-103.

        (責任編輯:張群喜)

        FinancialInputMechanismResearchundertheTrendofEqualizationofBasicPublicCulturalServices

        FANGKun1,JIANGQing-zhi2

        (1.Rural China Research Institute,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2.College of Management,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9,China)

        During the“Eleventh Five-Year” Plan, China’s financial input in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resulted in great effect. However, the total input is still insufficient. Moreover, the financial input structure was lack of balance and cultural financing system is short of variety. The optimization of financial input in China’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should be guided by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 and based on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nter-government right-dividing and responsibility-sharing mechanism for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equalized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mechanism for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iversified financing mechanism for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and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for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input.

        basic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equalization; general transfer payment; public finance

        F810.45

        A

        1674-9014(2012)01-0022-06

        2011-11-28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基于整體性治理的新型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研究”(11YJC630042);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農民工城鎮(zhèn)融入中的公共服務整合機制研究”(20110491176)。

        方堃,男,湖北武漢人,華中師范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為地方政府治理與公共服務復雜性。

        猜你喜歡
        農村服務文化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誰遠誰近?
        招行30年:從“滿意服務”到“感動服務”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中國記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不卡| 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丰满人妻| 久久99精品综合国产女同|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 免费国产裸体美女视频全黄| 国内久久婷婷精品人双人| 97超碰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 亚洲天堂中文|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毒不卡| 欧美大屁股xxxxhd黑色|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亚洲高清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国偷拍自产在线| 亚洲色无码播放| 97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三级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日本19禁啪啪吃奶大尺度|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国产在线白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噜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精品| 亚洲va欧美va| 亚洲综合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男人阁久久| 手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av| 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 欧美精品中文| 国产三级c片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首页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av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午夜洪| 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少妇私密会所按摩到高潮呻吟 | 超高清丝袜美腿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