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華峰
減震器(Absorber)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沖擊。在經過不平路面時,雖然吸震彈簧可以過濾路面的震動,但彈簧自身還會有往復運動,而減震器就是用來抑制這種彈簧跳躍的。減震器太軟,車身就會上下跳躍,減震器太硬就會帶來太大的阻力,妨礙彈簧正常工作。在關于懸掛系統(tǒng)的改裝過程中,硬的減震器要與硬的彈簧相搭配,而彈簧的硬度又與車重息息相關,因此較重的車一般采用較硬的減震器。與引震曲軸相接的裝置,用來抗衡曲軸的扭轉震動(即曲軸受汽缸點火的沖擊力而扭動的現象)。為加速車架與車身振動的衰減,以改善汽車的行駛平順性(舒適性),在大多數汽車的懸架系統(tǒng)內部裝有減震器。
汽車的減震器也稱為“懸掛”,是由彈簧和減震器共同組成的。減震器并不是用來支持車身的重量,而是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和吸收路面沖擊的能量。彈簧起緩和沖擊的作用,將“大能量一次沖擊”變?yōu)椤靶∧芰慷啻螞_擊”,而減震器就是逐步將“小能量多次沖擊”減少。如果你開過減振器已壞掉的車,你就可以體會汽車通過每一坑洞、起伏后余波蕩漾的彈跳,而減震器正是用來抑制這種彈跳的。沒有減振器將無法控制彈簧的反彈,汽車遇到崎嶇的路面時將會產生嚴重的彈跳,過彎時也會因為彈簧上下的震蕩而造成輪胎抓地力和循跡性的喪失。
懸架系統(tǒng)中由于彈性元件受沖擊產生震動,為改善汽車行駛平順性,懸架中與彈性元件并聯安裝減震器,為衰減震動,汽車懸架系統(tǒng)中采用減震器多是液力減震器,其工作原理是當車架(或車身)和車橋間震動而出現相對運動時,減震器內的活塞上下移動,減震器腔內的油液便反復地從一個腔經過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個腔內。此時孔壁與油液間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間的內摩擦對震動形成阻尼力,使汽車震動能量轉化為油液熱能,再由減震器吸收散發(fā)到大氣中。在油液通道截面和等因素不變時,阻尼力隨車架與車橋(或車輪)之間的相對運動速度增減,并與油液黏度有關。
減震器與彈性元件承擔著緩沖擊和減震的任務,阻尼力過大,將使懸架彈性變壞,甚至使減震器連接件損壞。因此要調節(jié)彈性元件和減震器這一矛盾。
(1) 在壓縮行程(車橋和車架相互靠近),減震器阻尼力較小,以便充分發(fā)揮彈性元件的彈性作用、緩和沖擊。這時,彈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2) 在懸架伸張行程中(車橋和車架相互遠離),減震器阻尼力較大,迅速減震。
(3) 當車橋(或車輪)與車橋間的相對速度過大時,要求減震器能自動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終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內,以避免承受過大的沖擊載荷。
在汽車懸架系統(tǒng)中廣泛采用的是筒式減震器,且在壓縮和伸張行程中均能起減震作用叫雙向作用式減震器,還有采用新式減震器,它包括充氣式減震器和阻力可調式減震器。
一. 檢查該產品是否提供2-3英寸升高要求,部分產品只提供2英寸升高,勉強使用到3英寸升高后很容易在越野中拉到極限造成破壞。
二. 減震器中心伸縮桿直徑是否能達到16毫米以上,這是強度的一個基本指標。
三. 減震器上下連接套是否為高強度聚胺脂套,這也是能否保證長時間高強度使用的一個重要依據,因為普通橡膠很難在高強度下長時間使用。
減震器主要用來抑制彈簧吸震后反彈時的震蕩及來自路面的沖擊。在經過不平路面時,雖然吸震彈簧可以過濾路面的震動,但彈簧自身還會有往復運動,而減震器就是用來抑制這種彈簧跳躍的。減震器太軟,車身就會上下跳躍,減震器太硬就會帶來太大的阻力,妨礙彈簧正常工作。史曉輝表示,在關于懸掛系統(tǒng)的改裝過程中,硬的減震器要與硬的彈簧相搭配,而彈簧的硬度又與車重息息相關,因此較重的車一般采用較硬的減震器。在改裝時需要不斷地嘗試,以設計出最佳的減震器與彈簧組合方案。專業(yè)改裝店一般都可以為車主找出最佳搭配。
常見故障主要有三種:
(1)漏油
主要原因:①油封或墊圈磨損嚴重,密封不嚴。
②密封墊圈損壞,油就從缸筒壁處漏出。
③若油封墊圈和毛氈油封損壞,油就會從活塞桿的端頭處漏出。
排除:更換新的油封或墊圈,或更換減震器。
(2)減震器效能降低
主要原因:
①漏油造成筒內油液減少,使效能降低。②活塞環(huán)磨損嚴重或斷裂。
③伸放閥彈簧過軟或調整不當。
排除:
①排除漏油。
②更換加大活塞或換用標準活塞環(huán)。
③更換伸張閥彈簧或加適當厚度的墊片加以調整。
(3)減震器發(fā)響
主要原因:
①活塞桿端部螺母松動。
②減震器的支承膠墊老化、破爛或失落。排除:
①緊固螺母。